第一百六十章论策和转轮镜
高大俊朗神色肃穆的公子扶苏双眼直视着面前的大秦国师,恭敬的一行礼。
秦朝任晓也回礼。
二人寒暄几句后,秦朝任晓进入了正题:“公子可知此次来此所为何故?”
“未知也。”公子扶苏摇了摇头。
要不是他父亲下了旨意让他来这里,公子扶苏其实不愿意近距离接触这位最近一直在搅动风云带来了大量变化的大秦国师的。
毕竟孔子表达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儒家学说很是推崇的公子扶苏自然是对于目前最大的“怪力乱神”秉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的。
“公子可知欲使国富民安,当何如?”秦朝任晓没有直接说出来此次二人见面的根本目的,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故寡人以为,立德行,尊贤良,亲亲族,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如此方可使国富民安也。”
公子扶苏稍微思考了一下,郑重的回答出声。
秦朝任晓点了点头又说:“公子所言,乃为行教化施王道,正途也。然公子可知人心易变,多有贪欲、嗔怪、痴迷,此亦人之本性也。如此,何解?”
公子扶苏微微皱眉,他明白目前这国师是在以性恶论的论点来考校他。但是这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向来是一个得不出结论的大坑,真掉进去可就爬不出来了,所以他转换了论究方向说:“民故易生鄙心,然若行教化,教礼仪,立纲常,则可复尧舜之治,天下大同矣。”
秦朝任晓叹了口气说:“尧舜之治,乃上古之治也。昔尧舜之时,结绳以记事,钻木以取火,农事不兴,缺衣而少食,民寡而力弱,故同食共宿子女共养,乃为求生矣。当国力增,农事兴盛,民有结余,其欲长矣,故其制改,夏立矣。至今日,圣上灭六国立大秦,乃同理也。盖因国制、礼仪、律法,皆非可因循守旧者,需与时俱进也!以吾观之,今人未必不如古也!”
听到这里,公子扶苏脸色已经很不好了,因为他最推崇的就是孔夫子的儒家学说,而儒家学说最推崇的就是周礼,最追求的就是尧舜之治。
秦朝任晓这一番话算是把他的这些追求想法给否定了。
实际上,儒家过于守旧容易过时这一点儒生们自己后来也发现了,所以才会出现外儒内法、儒皮法骨这种情况。
不过,这种变革这个时代还是没有的,公子扶苏这种原教旨主义的听到秦朝任晓的话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此言,恕寡人不敢苟同。尧舜之治乃大同之世,国师所言大谬矣。”
这也就是公子扶苏脾气好,换一个暴烈一些的儒生这时候说不定都要拔剑学学孔夫子来一手“诛少正卯”了。
秦朝任晓早就知道公子扶苏不会被他的话这么轻易说服,所以他又说:“吾故之以一言难服,公子且看,”他拿出一面布满玄奇纹路的明亮镜子,“此乃转轮镜,乃为造化之宝。此物取世间因果,可演化历史未来,可使公子历古今之事。公子可敢实历尧舜之时乎?”
这一句话,让公子扶苏看向这镜子的眼神都要直了,他问到:“此非戏言乎?”
“吾从无戏言!”
秦朝任晓没有过多的辩解,但是单单是他那无意识散发的精神辐射就让公子扶苏从心底里相信了他的话。
秦朝任晓也确实没有说谎,这法宝他费了大量的心思,是真的能以因果之法推演未来景象、还原过去历史的。
公子扶苏深吸了一口气说:“既如此,寡人有何不敢!”
“善!”秦朝任晓一笑,这转轮镜就发出了柔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