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没良心炮的灭世之威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对李畋说道:“李先生啊,虎尊炮和红衣大炮我都已经见识过了,接下来是不是该看看那传说中的没良心炮啦?”李畋微笑着点头回应道:“正是如此,陛下,我这就吩咐士卒们去安排。”
李畋随即高声呼喊,让士卒们赶紧把车上的没良心炮搬下来。只见二十几名身强力壮的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十个巨大的铁桶从马车上卸下来。
李世民定睛观瞧,这些铁桶看上去颇为普通,不禁心生疑惑,开口问道:“李先生,这不是普通的大铁桶吗?为何要被称作没良心炮呢?”
李畋微微一笑,解释道:“陛下,这名字其实是刘驸马取的呢。”
李世民闻言,转头看向刘君邛,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刘君邛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这没良心炮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发射出去的东西会爆炸。一旦有人被这爆炸波及,其内脏都会被震碎,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啊!所以才会被叫做没良心炮。”
李世民听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失声叫道:“什么!竟然会爆炸?难道就如同你之前弄出炸药后,在你家训练场那种爆炸一般吗?”
刘君邛连忙点头,应道:“陛下圣明,确实很相似,不过这没良心炮的威力可要比那恐怖数十倍呢!”
李世民兴趣盎然道:“好好好,快快把没良心弄好!朕已经迫不及待了。”
士兵们没多久便将十个大铁桶抬到一个平坦的地方,而对面摆着上百具稻草人,这些稻草人跟发射虎尊炮的稻草人还不一样。
这些稻草人都穿着板甲。
李君羡眉头皱起,问道:“这些盔甲是哪里来的?怎么跟我们大唐的盔甲不一样?”
张士贵说道:“这叫板甲,这盔甲是用两个大铁板,在水锤那边冲压而成的,制作起来非常快捷。当时老夫看到这些盔甲的时候被吓了一跳。”
李世民面带微笑,缓声道:“这板甲嘛,朕自然是知晓的。君邛此前曾向朕展示过此物,其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这板甲过于笨重,实非我军骑兵和步兵的理想装备。我大唐军队,向来以行军迅速、动作敏捷而著称。若士兵们身披如此厚重的板甲,势必会影响行军速度和机动性。
而在战场上,速度与机动性乃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旦失去了这两者,我军便极易陷入被动,丧失战斗的主动权。如此一来,要想取得胜利,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似乎对自己的观点颇为自信。接着,他话锋一转,提及了刘君邛曾向他讲述过的成吉思汗席卷亚欧大陆之事。他对成吉思汗的军队所采用的战法战术赞赏有加,尤其是蒙古的轻骑兵战术,更是让他钦佩不已。
“那蒙古的轻骑兵,来去如风,行动迅捷,犹如鬼魅一般。”李世民赞叹道,“他们凭借着出色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战场上如鱼得水,往往能出其不意地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相比之下,欧洲的那些所谓骑士、十字兵,虽然装备精良,但却因那笨重的战甲而行动迟缓,宛如被束缚住的巨兽。”
他嘴角微扬,流露出一丝不屑,“这些欧洲骑士,或许在面对那些崇尚力量的野蛮国家时还能占些上风,但若是与精通兵法战术的东方国家交锋,恐怕就只有吃败仗的份了。
他们那身厚重的盔甲,在战场上简直就是一个个移动的铁棺材,不仅限制了自身的行动,还成为了敌人攻击的目标。”
张士贵摸着胡须思考后,赞同道:“陛下之言,真是兵法极深着之言也。”
李世民他们不再言语,目光紧盯着士兵们忙碌地布置着没良心炮。士兵们熟练地在土地上挖掘出一个巨大的坑洞,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巨大的铁桶放入其中,铁桶的口子呈四十五度角,直直地对准远处的稻草人。
摆放好铁桶后,士兵们又用装满泥土的麻袋将它们紧紧地固定住,确保这些铁桶在发射时不会移动。接着,士兵们将纸制的定装火药轻轻地放入铁桶底部,然后再放入一个与桶口大小相同的铁盘子,将其压实,以保证火药的稳定性。
完成这些步骤后,士兵们从马车上取出了炸药包。这些炸药包体积庞大,每个都重达四十几斤。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这些大圆布袋子就是炮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