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用贝加尔湖解决漠北沙漠问题
在大朝会的最后一个议题中,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中原大开发这件事情上。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亲信大臣,亲自站出来宣读了关于中原开封的更名事宜,以及一份详细的中原十年发展方案。
当房玄龄将这份方案念出来之后,朝堂上的官员们顿时炸开了锅。原因无他,开封这个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它被视为未来十年中原地区的重心所在,这意味着开封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县城,其地皮价格将会以惊人的速度飙升,甚至可能会上涨十倍、百倍之多。
官员们心中暗自盘算着,等下朝之后一定要赶紧给自己的家族写信,告知他们这个消息,并让他们尽快在开封附近购置地皮。毕竟,这样的投资机会可遇不可求,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家族的财富无疑会得到极大的增长。
除了购置地皮,还有一些官员下定决心要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他们打算在朝堂上下大肆走动,争取为自己的家人或亲戚在开封谋得一个职位。而其中最为关键的职位,自然就是开封府尹了。谁能当上开封府尹,谁就能在这片即将腾飞的土地上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就在官员们各怀心思的时候,房玄龄念完了方案。紧接着,大太监高德高声宣布:“陛下有旨,开封府尹一职,由娄师德担任!”
圣旨一经宣布,朝堂之上的官员们顿时面面相觑,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原本对开封府尹这一职位寄予厚望,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让他们大失所望。
然而,这些官员们毕竟久经官场,很快便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他们迅速调整心态,意识到虽然失去了开封府尹的竞争机会,但还有其他职位可供争取,并不会对他们的仕途造成太大影响。
这场大朝会从辰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多钟,时间之长实属罕见。在这漫长的会议中,官员们就各种重要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辩论,每个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次大朝会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被后世之人誉为拉开大唐盛世序幕的关键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官员们共同商讨并决定了大唐未来五十年的发展战略,为大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次会议也确立了大唐在世界上的核心地位,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朝会结束后,官员们如释重负,纷纷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刘君邛却被李世民特意留了下来,与他一同留下的还有李承乾、李泰、李恪、李贞、李慎等几位皇子,以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重臣。
他们穿过两仪殿的侧门,径直走向甘露殿。进入殿内,李世民吩咐太监们为留下来的几人准备餐食。毕竟从早上七点开始,众人一直在开会,到现在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大家都还未进食一粒米。
不一会儿,太监们便将丰盛的餐食端上了桌。李世民与众人一同迅速享用起来,毕竟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用过餐后,太监们动作麻利地收拾好碗筷,擦拭干净桌子,然后又为每个人奉上一杯清香的茶水。李世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感受着茶水的温润和香气。
放下茶碗后,李世民看向刘君邛,缓缓说道:“君邛啊,这次特意留你下来,是想与你探讨一下关于塞北开发的一些问题。”接着,他的目光转向李恪、李贞和李慎,微笑着说:“你们若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君邛请教。”
李贞和李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刘君邛,迫不及待地向他咨询起如何开发草原的问题。刘君邛见状,微微一笑,开始详细地讲述起来。
他首先提到了规模化养羊和养牛的方法,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种、饲养管理的要点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接着,他又介绍了制作奶粉和毛衣的工艺流程,从原料的采集到成品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十分细致。
李贞和李慎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理解。他们还拿出一个小本本,认真地记录下刘君邛所说的每一句话,生怕遗漏了任何重要的信息。
刘君邛把这些知识讲解完毕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表情严肃地对李贞和李慎提醒道:“在大规模养羊的过程中,有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需要特别留意。”
李慎听闻,心中一紧,赶忙追问道:“到底是何事呢?还请姐夫明示。”
刘君邛不紧不慢地解释道:“羊这种牲畜,它们吃草时喜欢连根一起啃食。所以,当你们放完羊之后,一定要及时将被羊啃掉的草补种回去。否则,用不了十年的时间,这些草地就会逐渐沙漠化,最终变成一片荒芜的沙漠,那么这块土地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李贞和李慎听完,都不禁点头表示明白,并说道:“姐夫所言极是,我们一定会牢记在心。”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世民突然插话道:“仅仅是记住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将这一点明确写入法律之中。一旦发现有羊啃过的土地没有及时补种草种,那么负责这片草地的牧民以及相关官员都要受到严厉的责罚。”
李贞和李慎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孩儿们明白了。”
原来,刘君邛之前曾经给李世民讲述过欧洲羊吃人的事情,这让李世民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他对这件事格外关注。
如今的关中地区,李世民已经开始下令限制柴夫砍柴的数量,显然是在为用煤炭替代木材做准备。刘君邛则将那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黄土高坡展现在众人面前,只见那画上满是荒山秃岭,一片荒芜,李世民被这景象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