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她是乡下种地的 - 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 竹笋君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8章她是乡下种地的

第148章她是乡下种地的

满人也喜欢狗,将狗视为天龙,据说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天下时躲避追兵被一只吓黄犬救下,之后清宫就一直爱养狗。得黄犬相救。

上行下效,整个清朝人都喜欢狗,如果说宋朝是猫天下,清朝就是狗天下,像雍正皇帝就是狗奴,他的狗不仅养尊处优,有专门的养狗处、狗御医,甚至还恶趣味地给狗穿虎皮貂皮玩儿。

雍正在这方面还算克制,到了乾隆就更奢靡了,据说有两只狗儿被新疆那边献过来,一路上舟车劳顿,恐其水土不服,乾隆便下令让两只狗儿每日食用猪肉一斤。

当然在清末慈禧太后身上,乾隆也是个吃不起蛋的乡下人,她大手笔地在紫禁城养了一千多只狗,祖宗的家法统统继承,甚至还别开生面地让这些狗领朝廷领俸禄,得她喜爱的狗,地位比一些达官贵族都高。

黄米胡同不敢跟皇家比,但他们也家家户户都养了狗,按时令做小褂子小帽子给狗穿。

对门姚太太养的是只叫老虎的白色哈巴狗儿,黄太太对狮子狗儿“小舌头”也极尽宠爱。

杜家不养狗,因为二姐狗毛过敏,郎氏看着狗就说有人要咒二姐不得超生,如今二姐还活着,郎氏便无所谓了,大手一挥让下头小的随便养,——只要家里养得下。

杜容和在本朝风气感染之下,也未能免俗不爱毛茸茸的狗,这次也是借着补偿杜密圆了自己的梦。

杜密欢天喜地地跟他说谢谢,看着巴掌大的奶狗额心一点黑,眨眼就给狗取名叫“净盘将军”,希望它吃得多长得壮。

楚韵这只是母的,也只有巴掌大,除了两只熊猫眼儿全身通黄,她说:“你就叫三娘吧。”

因为真三郎杜容和经常点灯熬油地看书,第二天眼睛就跟三娘一样。

杜容和以为她会取叫财滚滚、钱多多,来富儿、来旺儿,听到“三娘”。

听出来三娘就是杜小荷,杜容和:“财滚滚、钱多多、来富儿、来旺儿、财神爷……”

三娘年纪尚小,一双黑葡萄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她:“……、……、……、……”睡了。

楚韵:“三娘?”

三娘:“汪!”

杜容和冷漠道:“……不行!”

但三娘是完全不管的,因为第一声她已经应了。狗认了名字,人就是再取一万个好听的威风的都没用。

杜密知道杜容和行三,如今看这个狗也行三,他虽然不知道杜小荷,但心里已经把狗跟三叔叔划等号了,哈哈笑着抱着净盘将军喊:“三娘!三娘!三娘!”

杜容和没好气地想,什么净盘将军,不就是个吃货吗?也没有比三娘好到哪里去啊!

几个人喂了净盘将军和三娘一点吃的,喜鹊挎着脸过来了,小声道:“三爷,老爷叫你去。”

在楚韵的角度,杜容和的笑容几乎一瞬间停滞了下来,她走过去悄悄问:“要不要我跟着一起过去?他要是欺负你,我在外边说要去请安,他总不好当着我的面对你怎么样吧?”

杜容和摇头。

杜老爷和他其实还没到这时候,大家都还是要脸的人,有些事虽然心照不宣,但都依然维持着整个杜家的和谐。

像杜密就很喜欢杜老爷,他拍着手说:“三娘你去吧,老爷要是给你单独分好吃的,也得给我一份好吗?”

杜容和叹气,这就是他为什么依然愿意不说破的原因,他打心底里盼着杜老爷以他塑造出来的面目过完一辈子,这样对下边的小孩子才不至于留下什么阴影,于是是他笑着道:“臭小子,有也不给你!”说完跟着喜鹊走了。

杜老爷把儿子叫过来伺候,不想让他走,为此不惜开窗吹冷风真的打算生一点儿小病。

古代人的身体素质跟现代人不同,一点儿真风都能吹死个把人,杜老爷仗着有奶滋养,愣是打开窗户脱得只剩里衣吹了会儿穿堂风,京里穿堂风很厉害,再上床没多会儿,杜老爷就觉得身体开始发烫,防止把自己作死,他还提前熬上了药。

喜鹊现在一颗红心向郎家,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杜三爷赶紧走,他走了自己就能跟着太太回亲亲老家了,所以路上就把杜老爷的小九九倒了个底朝天。

等杜容和进门,杜老爷虚弱地道:“老三,过来扶着我把药喝了。”

杜容和听话地坐过*去扮孝顺儿子,一边托着碗一边关心:“中午还好好的,怎么不到晚上就病了?”

杜老爷实在不像当光杆儿司令,于是拼着咒自己一回,道:“爹从去年到今年,身上总不见好,或许是大限将至,人不中用了。”

杜容和摸了摸他的头,发现是真热,要不是有喜鹊把来龙去脉告诉他,他还真要吓了一跳,自己始终是做儿子的,要是杜老爷真有个三长两短,杜容和于情于理肯定留下来把人好好送走。

他就这么想把我掐在手心里吗?为此不惜损伤自己的身体?

“爹正值壮年,什么病只要睡一觉就都能好一大半儿。”杜容和光这么想想都觉得胆寒,总觉得眼前坐着的不是人是什么没人情味儿的怪物似的,他伺候杜老爷漱口、梳头、上茅房、吃饭,不停安慰——会好的。

就是一个字没说留下来不走的事。

杜老爷很失望,难道他这个做爹的的还没有他的前途重要吗?他可是他的爹啊!是给了他一条命的爹啊!

第二天杜老爷的病又重了一点,第三天干脆起不来身了。

杜容和还是那句话——没事的,会好的,吉人自有天相。

杜老爷看得出来儿子态度里透着敷衍,很快就生气了,甚至把怒火发泄到了楚韵身上。

他觉得,只要楚韵过不好,儿子就会服软。

楚韵得此无妄之灾,恨不得拿刀把杜老爷捅了,男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儿,怎么就拿她开刀啊!

幸好杜老爷的怒火不是泼妇骂街,也不是默不作声地让人做针线活、跪着敬菩萨。

这种古代体罚无聊又辛苦,人绵绵不断地做几年几乎就成傻子了,跟星期五没什么区别。

男人要罚女人,长辈要罚晚辈,法子数都数不过来,在这一层身份上修理人,那就简单多了。

杜老爷的招数也很简单,损坏楚韵的名声,把她的身世说出来,让她融不进黄米胡同,容不进杜家女眷,身份低一点儿和身份低到泥土里这里头区别大了去了。

闵氏、魏佳氏能受得了自己的妯娌是真泥腿子?黄米胡同的妇人能允许楚韵跟她们平起平坐?

楚韵身份如此低微,不管谁来下她的脸,他这个做公公的郎氏这个做婆婆的都顶在前头为她说话。他们对她这么好,是大贤德!料想老家那边也说不出什么难听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