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栗子一口酥 - 吃货的摆摊日常 - 山楂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吃货的摆摊日常 >

第128章栗子一口酥

第128章栗子一口酥

鸡枞内的鲜味分子,渗入到油脂里,依靠古法压榨的金黄黄菜籽油,与鸡枞的相逢,旷野之息,山的风味,经过煎熬慢煮,汇聚成一股子灵气四溢的浓鲜。

属于菜籽油的特殊芳香,令人欲罢不能,宋荔咬着鸡枞,就着嚼头,嗦一筷子面条,劲道不足,爽滑分明。

鸡枞油的油脂附着在面条上,如碧浪涟涟,带给舌尖味蕾一波又一波的惊喜。

嗦完面条,连碗里的的面汤也不放过,被她们喝了个底朝天,只放了一点点食盐,一筷子鸡枞油,最朴素简单的烹饪方式,处处打动着人的心弦。

一碗热乎乎的汤面下肚,鼻尖沁出少许细汗,拿袖角擦拭一把,宋荔放下面碗,起身去了厨房外。

她负责做宵夜,剩下的洗碗活计交由另几人。

返回卧房的路上,经过梅嫣的屋子,黑漆漆一片。

今日饮食上没节制,大吃大喝一顿,此时梅嫣再不敢吃宵夜,吹了烛火,早早歇下。

宋荔吃饱喝足,面条是高碳水,吃完就犯困,打着哈欠回房睡觉。

一夜安睡,秋高气爽的清早,院子里又是一地的微黄落叶。

盼盼在洒扫院子,梅嫣则帮着洒水,地面湿了,以免溅起灰尘。

吃过早饭,梅嫣有家里的钥匙,自由行动,宋荔带着盼盼前往东市采买食材。

东市“一点小食”铺子新招来的员工通过试用期,原来跟谭百合同一批来的两名老乡,一人去了京都,另一人阿顺识得些字,对算术不太精通,这次新来的接手了阿顺的工作,阿顺被宋荔提拔到“一间茶饮”铺子做跑堂,接替谭百合的活计。

一早,阿顺便翘首以盼等着宋掌柜。

终于见到盼盼赶着马车来,阿顺招呼着铺子里的跑堂一起帮忙卸货。

卸完后,盼盼招手让阿顺上车,撩开车帘子,见到宋掌柜后,阿顺坐到角落的位置。

尽管大伙都说宋掌柜好相处,突然跟对方同处一室,阿顺有些手足无措。

“宋掌柜好。”打了个招呼,得了对方点头后,阿顺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安静老实地呆在一旁。

距离丹朱街有些距离,干等着,宋荔倍感无聊,从茶几屉里抽出个话本子翻阅,打发时间。

阿顺瞧着封面上的《霸道王爷俏戏子》,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一盏茶后,几人抵达丹朱街。

盼盼去拴马匹,阿顺则跟着宋掌柜,由宋掌柜介绍着,认识了“一间茶饮”的帮厨帮工和跑堂们。

宋掌柜擡手一指:“以后你跟着小花学,平时跑堂,做卫生,基本没别的事情。”

将新人交给老员工带,宋荔这个甩手掌柜也要去忙烘焙点心的事情。

今日谭百合没来丹朱街的铺子,直接去了北市的“一间自助”,跟着阿蒲学习如何打理铺子。

临近午时饭点,她们铺子丝毫不受暑热天气影响,门口大排长龙,许多外地食客为了来铺子尝鲜,特意赶早过来排队等候。

怕食客们晒到,也为了阻挡炙热的光线直射,让食材变质,铺子门口拉了块防水的桐油布,罩下大片的阴凉,遮阴遮光。

在荫凉处等候,微风拂面,倒也凉爽。

终于后厨做好准备工作,腌制的肉片入味,到了铺子开始营业的时间,谭百合按照阿蒲管事的吩咐,在前台收取饭钱,手写押金条等。

大堂里,飘荡着上百种食物的混合香气,其中以满室飘香的蜜汁鸡,最为引人注意。

要不是谭百合正在上工,她都想交上两百二十文,也去尝一尝。

早早来排队的食客,大多也都是听了鲜嫩爆汁的蜜汁鸡,慕名而来。

吴烁同朱掌柜在这里约见谈买卖,进了食肆后,被飘香的蜜汁鸡香得挪不开眼。

他头一次来,对这里不甚熟悉,也跟其他人一样想着只花两百文,扭头问:“这家掌柜难道不亏吗?”

同行的朱掌柜神秘一笑:“要真是亏本,人家宋掌柜怎么可能在苏州、京都开分店?对了,苏州不是也有“一间自助”铺子吗,你没去过?”

吴烁摇头:“这种外地来的食肆很少去,平时一贯去城里的酒楼。”

听了跑堂的建议,吴烁只拿了半只蜜汁鸡回到座位,撕下的鸡腿,鸡汁流淌,鸡腿肉质滑嫩,竟是一点不柴。

皮脆柔嫩,香软嫩滑,蜜汁鸡好吃到嗦手指。

吃完半只鸡,没吃过瘾,他又来半只,对面的朱掌柜笑言:“一只鸡给你干饱了,起码赚咱们一百五十文呢!”

“既然是开门做生意,哪有不赚钱的道理?不过这鸡是怎么烤得,可真嫩啊!”半只鸡不够,一整鸡又太撑,吴烁勉强吃完,拿回了自己的二十文押金。

饭桌上,两人的买卖谈得七七八八。

从“一间自助”铺子出来,目送朱掌柜上了马车,吴烁则去了同一条集市上的吕记酒坊。

前些日子中秋团圆节,吕记酒坊的少东家回扬州探亲,最近应该回到凤仙郡了。

来到酒坊门口,撞见一辆马车缓缓驶停,梅香从马车走下,余光扫见某位故人,面色平静许多,不似那日在码头的慌乱。

冲对方点了点头,算作昔日故人的问候,梅香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擡步往铺子里走。

身后传来男子的轻唤:“小玉。”

梅香的脚步微顿。

小玉,是她的本名。

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在春风楼里改了名字后,大家都会称她为梅香姑娘,后来被阿娘捡回家,丫鬟和婆子们都会称呼她少东家,外人也多是吕记少东家的称呼,很少有人会喊她的名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