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鲜肉米粉
第095章鲜肉米粉
瞧见宋掌柜和木管事说说笑笑,小翠不禁想起,以前木湘湘跟自己一样大字不识,现在木湘湘进步飞快,都会认字识字了!
完了,自己以后要被木湘湘甩在身后了。
小翠感到自卑焦虑,她也想像木湘湘一样,能跟宋掌柜这样说笑。
一盏茶的功夫,银耳莲子羹炖好了,加上适量蜜糖,搅拌融化开来,能感受到勺子在甜汤里的阻力感,这是汤水黏稠出胶的状态。
每人盛了一碗,隔着碗壁放到刚从水井拎出来的凉水里湃一湃,湃得温温的,不烫嘴,便可以享受美味甜汤了。
宋荔挖来一勺品尝,入口甜润,温润甘美,很补津液。
夏日出汗多,皮肤干燥体乏,适合喝点银耳羹、米汤,补充能量,她对小翠说:“这个银耳撕得很碎,炖得软乎,莲子也不错,口感粉绵绵。”
被夸夸,小翠跟吃了蜜似的甜。
木湘湘香得一张小脸恨不得埋在碗里,头也不擡说:“煮得很黏稠,一定炖了很久吧!”
小翠答:“先浸泡了,后又炖煮半个多时辰了
。”
木湘湘点点头:“我就说嘛,这个银耳汤煮的好水润。”
吃完一碗银耳莲子,夕阳坠下地平线,天色灰暗下来,木湘湘怕阿娘担心,要回家去了。
宋荔想让盼盼一起送回家,被木湘湘婉拒:“这会子天还没完全黑下来,街上人多,不碍事。”
她们才忙活着蒸完桃子罐头,疲乏不已,见木湘湘这么说,将人送到门口,回屋洗漱,早早歇下。
次日一早,宋荔算了下日子,自己腌制的剁椒坛子过了二十天,亚硝酸盐下降,可以拿出来吃吃看。
从杂物间抱出剁椒坛子,用粗布吸掉坛口的清水,以免污染到里面的剁椒。
腌制的二十多天里,她们时不时查看剁椒坛子和泡菜坛,发现坛口倒扣的盖子,添了隔绝细菌的清水被蒸发掉后,会适量加些清水。
用粗布抹干水分后,揭开盖子,一股子经过发酵的微酸,与小米椒的香辣气味,扑面而来。
好香。
剁椒的颜色,呈现诱人鲜亮的石榴红。
光是闻见味道,宋荔就知道剁椒成功了。
她支使了盼盼去买块鲜肉回来,从厨房柜子里取来米粉,考虑到阿虫饭量较大,她往盛着清水的木盆,又多加了一把干米粉。
等待米粉浸泡时,舀出巴掌大的一罐子剁椒,留着平时吃,剩下的坛子,继续倒扣上坛盖,添了碗清水,隔绝掉空气和细菌,可以保存很久。
清早,周万春打算把菜园子里规整一番,老掉的空心菜,茄子苗全部拔了,预备出伏后,种植秋冬菜。
许是生长周期过去,这个月收获的一茬茬空心菜老得不像话,菜梗子吃着有筋有渣,不如前两个月吃着脆嫩。只好拿来喂给家里养的鸡和驴子吃。
茄子也是,才长出的茄子,便老了。
周万春带着阿虫把空心菜、茄子和西瓜藤一起拔了,一部分拿到鸡圈驴圈,一部分铺在青石板上晾晒。
今年的两根西瓜藤,统共结出七八个小瓜,可能是种植不当,陆陆续续掉了,又或是坏了,她们只吃到一个好西瓜。
西瓜太难种。
以后还是上外边买点西瓜吃好了。
听说女儿要做鲜肉米粉,周万春到菜园子里摘来几条丝瓜,掐了把丝瓜尖,拿来厨房。
这个季节,丝瓜藤还在不断爬藤冒尖,不怎么生病,好养活。
酷暑天气,午后被日头烤干得耷拉着叶片,到了晚间,又精神抖擞的舒展着叶片,默默汲取营养,抽枝发芽。
今年只种了一根丝瓜藤,家里几乎没缺过丝瓜吃。
现在还在兢兢业业开花结果,藤上悬挂了十来个小瓜秧子,周万春不舍得拔了它,等得了闲,再给它施点肥料。
菜园子里的丝瓜品种好,皮薄肉厚,用刀锋一刮,立刻去了皮,切成滚刀块,放置一旁备用。
小翠买来一块前腿肉瘦肉,将肥肉剔除,只用瘦肉部分切片,腌制入味。
剔除的肥肉也不浪费,切块后,被宋荔放进烧干的铁锅里,小火煸炒,炒出猪油,倒入滚刀块的丝瓜瓤,翻炒至微微出水的状态。
添了蒜末爆出蒜香,一勺红酱,一勺剁椒,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这时候把泡开的米粉放到锅里煮。
加食盐、酱油,米粉快煮熟时,另起一只锅子,将小翠和盼盼择好的丝瓜尖焯水。
腌制后的瘦肉片,下锅汆至变色,加入焯水的丝瓜尖,一把葱花,少许秘制的味精粉。
给灶膛退了柴火,就可以开饭。
大家能吃多少,给自己添多少。
宋荔添来碗鲜肉米粉,猪油添了红酱和剁椒,被炒出金黄蜜色的色泽,浓香诱人。
自家吃,下料足,米粉里点缀着葱花,以及多多的瘦肉片,另有少许新绿色丝瓜块,碧绿丝瓜尖。
剁椒的酸辣之余,融合了属于丝瓜的丝丝缕缕清香。
她嗦了一口米粉,爽滑q弹,还很鲜。
米粉吸收了剁椒的味道,以香辣为主,带有一丝发酵的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