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天子嘴巴发苦。
第49章天子嘴巴发苦。
既然已经考过了,瑜生就不必再回府学读书,只需等来年三月春赶去京城考会试就是,另外还可以去官府报个名,大约就是中了举就有当官的资格,官府有了空缺的时候,就会从这些名录里面挑人。
一般是那些科考无望或年纪大了不想再考,只想谋求个一官半职的人才会报,因为举人排到官位的少竞争大,且如果不是有特殊政绩功劳,到顶了也就是个县令。
如瑜生这样年轻有抱负的学子,会更倾向于继续考个进士,这样才有前途。
瑜生中了举,且得了解元一事,传出去后,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欢腾一片,人人都上门恭喜道贺。
特别是这事儿还挺波折,一开始以为落榜,谁知道瑜生的卷子是被人替换了,还是主考官亲自参与的科举舞弊的大案子,更难得的是天子没有让重新考过,而是直接御笔一批,恢复了他的名次!
这在历年的科举舞弊事件中都是极难得的处置方式,君不见多少科举舞弊的事,就算被揭发出来,处置方式也不一定利于当事受害方。
官府朝廷从来都一刀切,把祸害剔除出去后,要求学子们重新再考一场。
乡试有多难,只要进去考过,在里面关过九天七夜的都打死不想再体会那滋味儿,假如没过下回再继续考那是迫不得已,考完接着重考,那真是一场折磨。
特别是对于本来榜上有名的学子来说,更是一种不公,因为不可能这场和下场的试题一样,有的书生中榜了可能因着他当时刚好状态不错,下笔如有神,也可能因为他恰巧擅长这场的试题。
但再来一遍,就不见得能考好,能中了。
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历来伤了不少学子的心,我本来都已经欢喜极了,因为中举了,你说这场不算数,重来,我得罪谁了啊!要受报应也该是那些作弊之人才对!
很多人都觉得这次处置方式很公正,既没有要求重考,而且归还了受害者瑜生解元的名次,对谁都没有影响,让很多一开始听了自己这场有人偷天换日作弊的中举学子,很是松了一大口气。
小郭先生学问这样扎实的人,来瑜家做客参加庆祝流水席的时候,都笑着说:“我都不敢保证下回还能这个名次,还能榜上有名了。”
赵氏准备了好几日的庆功宴,前头童生秀才都没办过,只是一家人关起门来小小庆祝,这回峰回路转,得了举人头名,再不报得遭人说闲话了!
中了举,瑜生哪怕再年轻,也被人尊称一声老爷。
不说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就是县城府城的官商大户都派了人送了贺礼,前来恭贺,刷个存在感,结交一下。
这素来是一种礼节。
只要不是送什么太贵重的金银之物,都可收下,赵氏喜得牙不见眼,办一趟流水席,收了一屋子的贺礼。
村民们没什么钱,但因为是自家村里同族出了个举人老爷,所以都欢欢喜喜,这家带点肉那家拎一篮子鸡蛋、菜,甚至把自家过年才舍得杀的鸡都提一只过来,赵氏食材都不必自己买太多,都能凑一场流水席了。
她也没抠搜,全部下了锅,多的就让村人连吃带拿打包带回家吃。
另外买了不少糖果点心,分给全村来凑热闹的孩童。
宴席散场后,瑜老汉偷偷红了眼睛,从此以后,自家门庭就不太一样了,他家生出一个举人老爷,祖宗该如何欢喜高兴?
瑜老汉和赵氏是一般的农家人,眼界不高,真觉得这辈子这样就值了,从此以后,也不再盼着四儿中更大的功名,当什么大官了,对他们来说,一个举人老爷,就是天大的福报。
还跟瑜生说,让他不必有压力,能考则考,考不上进士,就一辈子在老家当个举人老爷,在县衙里谋求一官半职,再不然像老郭先生那样,开个私塾教书育人也是使得的。
瑜生被爹娘给逗乐了,没说自己一定能考进士,对爹娘点点头。
家里头办了一场流水席,瑜生也不忘自己的恩师,他准备了谢师礼,带着今秾去老郭先生家拜访,感谢老郭先生多年来的教育和栽培。
还去了府学谢过诸位夫子,赶上学政正好从省城去了一趟云州府巡视,又专程上门谢过学政。
学政欣慰捋着短短的美胡须,有这样的峰回路转也是感慨不已,他深觉是不是瑜生早被天子注意过,因为上回他未婚妻卷入黑商案的时候,他便已经有所察觉。
那个已经被处置的前任知府,抓了人没等他伸手捞,就已经麻溜地把人放出去,如果不是察觉瑜生有什么特殊的,他是绝不会这样做。
学政没把自己心中这番猜测跟瑜生说,笑着勉励几句,又问了瑜生与自家未婚妻何时成婚?
“以前就听你说过,与未婚妻感情极好,现在正是当龄,不如趁着会试之前,早点成亲,好喜上加喜。”
天子刚附到书呆子身上,就听见这么句话,气得头发差点竖起来。(如果他现在这个状态有头发可竖的话……)
学政接着叮咛:“你既然说未婚妻等你科考多年,且自小一直照顾你的身子,才让你现在健健康康顺利考完,就不能辜负她,我素来最看不上得志便猖狂,抛弃糟糠之妻的人,这样的人即便一时得意,也不会长久,能支撑人走一辈子的不是所谓才能,而是立身于根本的品性!”
瑜生连连赞同点头,有些害羞说:“学政大人说的是,我与未婚妻感情极好,我已经想好了,考完会试殿试,就准备成亲,无论我能否中,我都会向她求婚。”
天子气得嘴巴发苦。
他是真没想到啊,自己钦点的学政大人有这份闲心,管天管地管科考,还管到学子的家事来了!人家成亲不成亲关你屁事啊!
闲得慌!
他觉得这位学政一定是闲得慌了,改日得给他安排个忙碌些的官职,最好忙得脚不沾地,没时间管闲事了!
学政突然感觉背脊发凉,有一种被猛兽盯住的不祥感,本来还想多说两句,就住了嘴,“嗯,那便回去好生准备来年会试。”
瑜生点点头,这才告辞。
回家前,无意间听见人说,云州府的竺府已经被人抄家,且被京城的竺家主脉除名,一人做事连累全家,想当初,那人嚣张跋扈在天下第一楼门前,嘲讽自己乡巴佬,此后在府学里相遇也不依不饶,没想到会成这样的结果。
一时间瑜生心里也是感慨颇多,只觉令人唏嘘,也提醒了自个儿,日后定要谨言慎行,不能连累秾秾连累家中。
瑜生去拜访学政和夫子们的时候,今秾正在杜家小院里收拾东西,买了些谢礼谢过杜大娘等人昔日的照顾,等瑜生从学政那里出来,两人吃了一顿饭,才带着留在府城里的剩余行礼回家,往后便不必再回来了。
回去时,经过蔡家商行,托人给蔡逸带了一份礼物,不是什么贵重的,是今秾自己做的吃食,她觉得礼轻情意重,蔡逸对他们有恩,蔡家商行又在这一年多总帮助传递书信,他又不缺金银,只是好那一口,就给他一兜子吃食。
瑜生想了想,从自己包袱里,抽出了几本书册和卷子。
蔡家掌柜问起这是什么东西,要给自家公子的时候。
瑜生腼腆地笑着说:“那是我在府学里的读书笔记、课堂笔记,以及一些读书心得,蔡兄去年未中院试,明年还要再继续考,希望能给他一点帮助。”
蔡家掌柜是蔡老板的心腹,一听喜得差点给瑜生磕头了,解元老爷的读书笔记,要是说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愿意出千金万金来买!不管有没有用,解元碰过的书卷,那不是妥妥的好风水?一日三炷香地拜,说不定就能考啥中啥。瑜老爷现在已经是云州府出了名的考神!
宝贝似的收了起来,连连拱手,“老朽代自家公子谢过瑜老爷赠书恩德!您真是帮上大忙了,我家老爷放话,明年再考不中,要把我家公子赶出家中,让他自个儿出门自食其力去,说他都被惯坏了,还说得吃了苦才知道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