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规划小学 - 鹅的三国 - 中更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鹅的三国 >

第649章规划小学

第649章规划小学

潼关,幕府驻地。黑熊翻阅竹简,大多数竹简他不认识,但仅仅是认识的这部分竹简,就让他明白,那压抑、厚重的天穹,总算是被捅了个大窟窿。

他脸上没有什么明显的情绪变化,将竹简放入木箱里,扭头看孔融:“先生有大功,若是运到大学,难免有不测之险。”

“臣不敢居功。”

孔融长拜:“还请君上传令陈留,命郡县遣专人守护信陵君墓。”

边上杨修也拱手:“君上,关东之士已然疯癫,不可不防。”

而杨俊却说:“不可如此,君上若勒令陈留守护信陵君墓,必惹人觊觎。陈留之兵不过千余,四方狼心狗行之辈不可胜数,非陈留所能挡。”

见孔融、杨修怒视自己,杨俊不疾不徐说:“如若勒令陈留,信陵君墓失窃,则罪在陈留;不若就此不问,今后信陵君墓失窃,关东四州共罪之!”

可仔细深究,杨戬作为人神结合的儿子,是人的同时也是天帝外孙,这与天子有多少差异?这比张天师的子弟还要糟糕,张天师是飞升了,可飞升的是他本人,家中子弟依旧是人,不过有个神仙父兄,他们想要飞升,还要经过修行。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这点雕刻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原本还想,但听说杨二郎劈山救母的事迹后,突然就不想了。”

“是,仆明白。”

孔融去当兰台令,也不觉得委屈,这个职务不看官秩的,负责管理、维护国家藏书,能进去就是对你地位、品德的认可。

孔融略皱眉:“那雒阳夏侯元让?”

杨俊都能察觉‘天帝外孙’杨戬身上携带的法统,杨修也感受到了。

长安大学城里的士人,基本上都有了固定的工作范围。

思索片刻,黑熊就说:“我欲重建兰台,文举公可愿屈就?”

杨俊应下,就见黑熊起身走向门口,对跟来的几个人又说:“兰台暂时迁入上林苑,我会命张定调派军士,营建兰台馆舍。我就一件事,务必妥善竹简。如若失火,休怪三族之诛。”

现在文化方面,最重要的反而不是龙骨文翻译,也不是河内竹简的翻译、整编。

杨修展臂邀请孔融进入外厅,两人看着有序排列的一箱箱竹简,杨修继续说:“我现在要回家里,询问老人。若非我杨氏,就要申明此事。”

杨修顾虑这方面的隐患,孔融也是能理解的。

而教师,他准备越过大学城,这里的人力资源已经濒临枯竭。

一些年龄较大的,也开始涌到大学城去混日子,能学多少全靠天赋与勤奋。

“可以。”

黑熊行走几步落座,等其他人落座后,就说:“关中纸张充裕,最好的纸就该用在兰台。我希望兰台整编竹简之余,也要分出人手,重修熹平石经。”

已经给了大学城机会,不仅是贫家少年得到了机会,传统士人也得到了机会。

而教材,则通过雕版印刷。

“嗯。”

其他人,也就勉强胜任重复性质的抄写工作,说到底依旧是体力劳动者。

孔融也不想有太多牵扯,反正倒霉的是留在关东的那些人,他们这些已经入关效力的人,自然不在株连范围。

缩编后,青华卫士就留十二营编制。

万一真有人要害杨氏,诈称杨氏子,以杨戬之后的身份举兵……事败之后,弘农杨氏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是,臣领命。”孔融郑重起身长拜,下次见面,同属汉臣,就该口称大司马了。

现在也有大量的孩童到了入学年龄,只是他们多是从匈奴、鲜卑解救回来的,重要性没有强,又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

做了信陵君墓的预防工作后,黑熊又感到为难。

“喏。”

孔融惊愕,也随即恍然,就拱手:“敢问君上,未来的兰台藏书,可是以纸书为主?”

另一边,黑熊登上元始号战舰,向上游起航。指挥塔楼内,他捉笔书写,开始亲自规划教材。

片刻后,黑熊就说:“兰台之事我就交给文举公了,这司直一职就先免了,专心国事。”

竹简还算好处理,还有皮书、帛书之类。

王粲带了一伙人去修后汉书,张松有钱,不仅养着益州士人,还养着一伙贫寒士人,张松这里的学馆更像一个综合性质的学馆,什么都搞。

而是编写教材,再过两年,关中大量的吏士子女就该到了入学阶段。

杨修索性不再言语,这跟他本来就没什么太深的牵扯。

仅仅是龙骨文翻译一事,就占了许多人力。

但他们都不如龙骨文吸纳的人多,现在孔融重建兰台,又会吸纳一部分优秀士人。

黑熊应下,也是龇牙一笑:“我要看看他们究竟有多少胆魄。真若盗取信陵君墓,也值得我高看一眼。”

秦宓的织造府里混来了许多益州士人,这些人投机取巧,是以织工、杂役身份入关中的。

一次雕版,能用几十年。

见黑熊沉思不语,跟随的几个人也都静静等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