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有人送棺柩,准备陪弟弟去流放
穆清宁刚回到柯家,才点了新蜡烛,柯嬷嬷急急进来通报,“穆姑娘,有人往我这里送了口棺材,说里面装的是你大嫂,你要不要出去认一认。”
“何人送来的?”
“说是乔家的家丁,他们说乔大小姐嫁给了穆家,死在乔家晦气,要你安葬了。”
穆清宁快步出去,果然见到门口放着一副新棺材,旁边立着几个家丁。
他们见穆清宁身穿孝服,面布寒霜,不由得畏惧几分,小心翼翼说明来意。
“陆夫人,我们是乔家的下人,奉我们家二小姐的指示送大小姐的的棺柩过来,还请收下。”
“二小姐说大小姐已嫁入穆家,死也该是穆家的鬼,不能安葬在乔家祖坟边上。”
“打开给我看看。”穆清宁本以为两个弟弟报官后官府会审理此案,查出给大嫂下毒之人,没想到府衙根本没处理。
乔家二小姐竟然也不愿意安葬自己的姐姐。
果然世态炎凉。
穆清宁深吸了口气,好,京都府伊也列入她的仇人名单中了。
棺木也没订紧,两个家丁打开棺盖,穆清宁上前看去,确实是大嫂的尸体。
还是一副中毒身亡模样。
“你们走吧,告诉乔家二小姐,不顾自己血亲之人,将来落难时,也必定会举目无亲。”
那几个家丁闻言面面相觑后应了声是便驾着马车离开了。
“穆姑娘,我帮你喊人抬进去吧。”柯氏热心道。
穆清宁感动又惭愧。
自家停放外人的棺木总是晦气的。
何况又添了个年轻人的棺柩。
其实穆清宁有另外购一处宅子办丧事的想法,只是倒是怕新邻居不乐意,招人唾骂,以至于阴魂不得安息。
“柯大娘,两口棺材都要停放您家,给您添麻烦了,您若是不介意,我可以出钱给您另外置办一套更宽大的新宅子。”
她从钱袋子中取出一张千两银票递给柯氏。
“这是我买您棺材和宅子的补偿金,还请收下。”
“穆姑娘,你不用与我客气,我老婆子不忌讳这些,我还是习惯住自己的老宅子,我也怕搬家了,二郎和他爹的魂魄找不着家。”
“那拿这笔钱给你生计用。”穆清宁还是坚持要给这笔银子补偿。
“这些年我大儿子在外行商,也不时差人寄银票给我,我手头宽裕,用不着这些银子,你家如今落难了,比我更需要银子打点。”柯氏仍然推辞不收。
“大娘,您还是收下吧,若是您不肯收下,我也不好意思把我大嫂的棺柩放进去。”
如此,柯氏收下,说道:“这钱用来给穆夫人和少夫人办丧事吧,我帮他们请人做法事,风风光光送葬。”
“多谢柯大娘仁义。”穆清宁记下这份厚重恩情。
这是穆家出事后遇到的第二个贵人相助。
柯氏很快喊了街坊邻居的壮汉帮忙把门口这棺材抬进去。
这些人原本就同情穆家的遭遇,所以也没有人忌讳,柯氏也没白让他们出力,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两银子。
邻居们又热情帮穆清宁张罗起丧事,有的去请法师念经做法超度亡灵,有的请鼓乐手前来吹唢呐,有的帮忙采买招待。
因为他们的热心相助,这原本凄凉的丧事变得有了不少人情味。
穆清宁又给了柯氏一笔银子,请她帮忙送给在宫门被屠杀的穆家军军属们,每家各二十两银子当丧葬费。
朝廷没有给战亡将士们抚恤金,反而栽赃陷害,但他们都是跟随父兄出征的,穆清宁给这笔钱,想让九泉之下的亡灵略安慰。
那些军属收了银子,心里也记住了穆清宁的好。
即使是穆家出嫁的女儿,仍然有情有义。
穆清宁心里记挂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在刑部监狱的安危,决定去探监。
虽然萧景睿说会在流放路上派人照顾凌云和凌志,她还是担心刑部办案的官吏会给两个弟弟施加酷刑,若是身体残废了,将来后半生就毁了。
若是准许,她想陪同两个幼弟去流放,让自己陪嫁在陆府的丫鬟和家丁送母亲和大嫂的灵柩回故乡安葬,如今形势所迫,生者比死者更为重要,只要人活着,才有振兴穆家,为父兄,为穆家军翻案的可能。
做下打算,穆清宁决定添置流放路上急需的食材,她那个随身空间里存放东西不会变坏,采买一些带着,流放路上就不缺吃用了。
她蒙着一层面纱到酒楼预订了十几道饭菜,有荤有素,有鱼有肉,有糕点炊饼。
饭菜做好,用几个高高的食盒装着,穆清宁结账后提走,提到无人处,放进随身空间存放。
路过街市,又采买了一百个馒头、十斤白糖、盐是官府管控的,她只买到一斤。
还买了铁锅、火炉子、水囊、斗笠、纸伞、蓑衣、草席、粗布匹、棉被等用得着的物件都是买了好几件……
采购齐全后,穆清宁寻到刑部衙门,说要见刑部侍郎,只有刑部侍郎有权利放人进监狱,守门的衙役拦着不让见主官。
这也是预料中的事。
有钱能使鬼推磨,穆清宁给他们各一袋银子。
两个小衙役掂量掂量后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