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美人兮
望美人兮
深宫后院,宜安宫,明祚帝疲惫地坐在床榻上,她撑着膝盖,一只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
宜妃端着一个碗走来,在他身边款款坐下,她将碗放下,轻轻地代替了明祚帝的手,纤纤柔荑,揉按在他的鬓发两侧。
皇上微微闭着双眸,轻声道:“爱妃这双手,似有魔力,总能让朕顿感舒畅。
宜妃浅浅一笑,声音轻柔:“能为陛下消解疲乏,于臣妾而言,便是最自得的事。陛下,药凉了,快喝了吧。”
明祚帝睁开眼睛,握住宜妃的手,说道:“得爱妃如此贴心相伴,朕甚感欣慰。若能永远这般待在这宜安宫中,不理外界纷扰,该有多好。朝中那些烦心事,那些不省心的人,若都能如爱妃这般,朕也能少些忧愁。”
明祚帝将碗中的药一饮而尽,药极苦,但明祚帝面上表情没有一丝变化。宜妃为他递上一块糖,送进他嘴里。
明祚帝轻轻咀嚼着口中的糖,心情逐渐舒缓。他将宜妃揽入怀中,感慨道:“朕在这宫中,也只有在你这里,方能寻得片刻安宁。朕只恨自己是个皇帝,诸多事情身不由己,你总想着把最好的东西都给朕,朕却不能给你想要的。”
宜妃微微仰头,柔声道:“陛下莫要如此说,能常伴陛下左右,臣妾便已知足,从不敢奢求更多。”
明祚帝愧疚地说:“朕知你生性善良,从不争宠邀功,可朕却总觉得亏欠于你。
当初太妃硬要在朕的枕边强行安插她的侄女,朕便给不了你皇后之位;只因朝中权贵联名上书,要朕广纳侧妃,因而冷落了你;朕因公务繁忙,不得不处理国事,时常无暇陪伴你……这都是朕委曲求全后,对你的诸多亏欠。
可偏偏,朕还是没能守住这属于徐家的王朝江山。”
宜妃静静的听着,一言不发。明祚帝继续说道:“朕知他们早已虎视眈眈,不只是朕那些心怀叵测的亲兄弟,觊觎着这至高无上的皇位,还有朝堂上那些看似忠心耿耿,实则心怀鬼胎的朝臣们,他们表面上对朕毕恭毕敬,私下里却拉帮结派,为着各自的利益盘算着,无时无刻不想着从朕的手中夺走这江山社稷。
他们以为这些朕不知道吗?!朕全都知道!可朕不想再管这些。当初阜儿,朕对他寄予厚望,立他为太子,倾心培养,期望他能继承大统,成为一代明君。朕给了他无尽的宠爱和信任,可他却不知感恩,最后竟然谋反,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这天下大义。朕至今都想不明白,朕到底哪里对不起他,让他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每每想到此处,朕的心就如被万箭穿过,痛不可当。”
明祚帝越说越激动,随后笑了起来:“罢了罢了,朕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阜儿既已走上这条不归路,那便是他自己的选择。只是朕每每念及往昔父子温情,仍觉痛心疾首。或许这便是身为帝王家的无奈,亲骨肉也会反目成仇,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权力的诱惑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宜妃有些担心,道:“陛下……”
明祚帝缓缓叹了口气,道:“朕乏了,歇下吧。”
宜妃应了声“是”,伺候着明祚帝躺下,自己也在其旁侧卧。明祚帝顺势将宜妃揽入怀中,二人相依。夜渐深,万籁俱寂。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姜姜——姜姜姜姜姜姜!”陈烛猛地拍击着窗户。
姜棠把窗户推开,问道:“干嘛?!”
陈烛委屈道:“外头好冷。”
“我去给你拿床被子。”姜棠说罢就要转身。
“诶——”陈烛赶忙叫住她,道:“别那么扫兴嘛,让我进去呗。”
姜棠摇摇头,劝道:“不行——”
“就待一晚嘛。”
“一晚也不行。”
“……”陈烛索性直接在窗户下面躺下。
姜棠起身,俯看着他,问:“用给你盖床被子吗?”
陈烛双手交叠在胸前,直直地望着天空:“莫管小生了,让小生自生自灭好了。”
姜棠确认道:“那我真不管你咯?”
姜棠没听到回应,就要把窗户放下,然而关的只剩一个缝时,突然卡进来一只手,因为没有控制,那手“啪”的一声就被窗户狠狠夹了一下。
“嘶——”姜棠听着都疼,把窗户推开一点,问道:“手也不想要了,是不是?”
陈烛赌气道:“姜姜都不要我这个人了,要这手有何用?”
姜棠道:“别啊,你这手用处可大了,我可舍不得给你废掉。”
陈烛迅速爬了起来,重新趴回窗子上,道:“那姜姜要不要再用用我这手?”
“暂时还不想。”姜棠提醒道:“你快些回去吧,他应该有派人盯着你,你要是一直不在那待着,他一会就该来找我了。”
“他敢?!”
“快回去吧。”姜棠拍了拍他的脑袋,把他的手扒拉开,将窗户“砰”一声关上了。
陈烛心里苦啊,如此好的姜姜就在眼前,他却只能住在树上???只能默默叹一句:
“望美人兮,天各一方。”李淏文在书房内的桌子前伫立着,他将笔搁置,把那画好的美人图欣赏了又欣赏,等它干了后,便把它挂到墙上。
这才发现,整间屋子都已经被挂满了,上头无一不是一个女子,站在高台处,立在那月华之中。她的身旁放着一把古琴,因是仰望的视角,看不清,那究竟是七弦还是五弦。
那满墙的画,姿态各异,有的画中,她于高台里弹琴,琴音袅袅;有的画中,她仰望月华,身姿绰约;有的画中,微风轻拂,她发丝飘动;还有的画中,她温和望他,柔情似水。
李淏文缓缓转身,踱步辗转到窗户前。他微微仰头,仰望那窗外高高悬挂的月亮,只感觉到二者隔得太过遥远。微风悄然拂过,与那夜的风一样,撩动他的衣角,却抚不平心中的波澜。
明祚二十三年,京城风云变幻,局势诡谲莫测。皇帝诏令锦衣卫指挥使李淏文清查宁王府与其封地,然宁王抗旨不从,触怒龙颜。
明祚二十四年,有刺客欲行刺圣上,矛头直指宁王。
大战一触即发,京城硝烟弥漫。百姓四处奔逃,街巷满目疮痍。朝堂之上,群臣剑拔弩张,各方势力纷纷卷入战局。皇宫大内,圣上龙颜震怒,调兵遣将欲将宁王一举歼灭。
而宁王也不甘示弱,率领其私兵与钦差大臣麾下兵马两相联合,于其封地奋力抵抗。双方在鄄城外展开激烈交锋,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好了!他们又打过来了!”小六刚登上城墙,便望见大批人马如乌云般黑泱泱地压城而来。
姜棠等人闻言,立马跑了上来,果然,就见远处,龙武卫身着黑金相间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犹如一群来自地狱的战神,每一步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他们的旌旗烈烈作响,上面绣着的龙纹图案誓要挣脱束缚,翺翔天际。
锦衣卫的队伍中,为首的人身着深邃的蓝色飞鱼服,宛如暗夜中的星辰,格外引人注目。其余锦衣卫则身着或红或黑或紫的飞鱼服,不同的颜色交织却丝毫不显凌乱,反倒在有序的排列中彰显出别样的威严,腰佩绣春刀,英姿飒爽。他们行动步伐整齐划一、稳健有力,威严之气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