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感谢费
晚上,苏晓泠收到崔志坚发来的电子档租赁合同,她看了下基本没问题,就委托崔志坚帮她处理。
第二天,崔志坚把几波租赁的客人约上,一起给苏晓泠打电话。
最后,箱包店签了一年,月租1万3,付三押一。皮鞋店租了两年,月租8千8,也是付三押一。只有影楼租了三年,年付,16万一年。
崔志坚按照电话谈判内容,做好了合同,甲乙丙确认后,一式三份打印,乙方和丙方签字,崔志坚把签字好的文件挂号信寄给苏晓泠。
一起的还有铺面的房产证和土地证。
苏晓泠收到后,签完字,去学校打印社扫描,以电子邮件发给崔志坚。
纸质版文件自己留了一份,把另两份以挂号信方式寄回给了崔志坚。
挂号信收到得有几天,她让崔志坚在收到她回签文件的电子邮件后,就让租客入场,准备施工事宜。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银行柜台恢复营业,她收到了租客电汇的租金。
她也办理了两笔电汇,一笔是给房产公司的物业费,另一笔是给崔志坚的。
苏晓泠问崔志坚要了账户,汇了3千块给他,作为给他的私人答谢。
崔志坚起初也客气了一下,但不沾亲不带故的,没道理平白帮着跑腿,他没多推脱,也就愉快地接受了。
3000块,苏晓泠是经过思虑和权衡的。
按照后世的房产中介收费标准,这次给崔志坚的中间费,如果按照甲方承担月租金的50%算,苏晓泠需要支付1万7。
但此时房产中介还没盛行,所谓的垄断性“行规”还没有出台,主动给答谢费是她的礼貌,至于多少,也是全凭心意。
她不想因为自己一时的大方,而间接造成他人日后的贪婪,那将是她的罪过。
而且,这年代,月入3000已经是高收入,985毕业的本科生,新入职月薪2000也已经算高的。
再者,合同明文规定,第一批客人帮忙招租是房产公司给的福利。凭良心说,额外给服务人员3000块,真的不少了。
苏晓泠这人办事,喜欢按照约定来,这是她重生前担任职场高管多年养成的习惯。或许有时候会显得有点冷冰冰,有点不近人情。
但她认为,不管是跟人合作还是找人办事,距离和边界感,是必须要划清的。
businessisbusiness。除此之外,再讲人情。
国庆假期里后面的几天,苏晓泠都没见过冯骥,只在7号晚上给她发了条信息。
内容是:“我跟曹新斌说过了,到时上课直接过去旁听,报上姓名就好。课表已经发你邮箱。”
“曹新斌”就是那位建筑鉴赏课的老师,冯骥已经帮她打过招呼,去旁听他的建筑设计课。
苏晓泠回了俩字:“收到!”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苏晓泠、陈旭苒、高茜三人聚了下。
午饭后高茜返校,在她俩的出租屋碰头。
陈旭苒拿出从粤州带回的咖啡豆,放在手工碾磨机里磨碎了,用滤纸折了个漏斗,烧开水,做起手冲咖啡。
配上早晨校门口蛋糕店新买的虎皮蛋糕,和家里的水果,三人喝了一次下午茶。
高茜捧出一个音乐盒,对苏晓泠道:“后补的生日礼物。”
穿着燕尾服的棕发帅哥,站在盒子上拉小提琴。打开发条,随着音乐的节奏,棕发帅哥开始拉动弓弦。
陈旭苒接过:“这音乐盒做得真别致。”托在手掌仔细端详了几下,交给苏晓泠。
“这是我妈前段时间去德国出差带回来的,我觉得比较适合你,就借花献佛了。”
“谢谢茜茜,我很喜欢!也替我向阿姨转达一下感谢。”
“我送你的,关我妈啥事儿。要谢就谢我啊!”
“谢你谢你!等会儿出去逛街吧,晚上请你吃饭。”
三人出门去逛了商场,试衣服、试包包、试饰品。
路过打勾牌子的运动品专卖店,正在换季打折促销。高茜拉着两人进去,最后她和陈旭苒各买了双新款运动鞋,苏晓泠买了双打折款运动鞋。
高茜:“晓晓,你这夏季款准备买了明年穿?”
苏晓泠:“普普通通一双运动鞋,动辄六七八九百上千,穿上了我的脚未必有多舒服,但我的心绝对会痛。”说着,她皱眉捧胸装西施发病。
“我才知道你对自己这么抠门儿的。”高茜突然如同发现新大陆。
“你们饿不饿?”苏晓泠转向高茜:“想好要吃什么了吗?”
高茜肚子突然应景地叫了两声,似是在回答,她道:“就去那家新开的白胡子爷爷开封菜吧!”
苏晓泠:“确定吗?我今天可是打算请你大餐的。”
高茜:“确定。咱们多点些不就是大餐了吗?”她挤挤眼朝两人一挥手,示意两人跟上,率先迈步朝开封菜方向走去。
苏晓泠和陈旭苒对视,陈旭苒耸肩摊手,两人笑着跟上。
白胡子爷爷的开封菜在这个年代还是新鲜的洋快餐,很受年轻大学生们的喜爱,在两人眼里,高茜出身虽好,但本质还只是个孩纸。
三人点了全家桶套餐,一份大薯条,三个蛋挞,三个鸡腿堡,引得隔壁桌的一对情侣频频朝她们看。
高茜旁若无人,咬了大口汉堡,嘴里发出满足的声音:“好好吃,真过瘾。你们知道吗,这些东西我妈都不让我多吃。”
陈旭苒:“你要听你妈的,这些洋快餐确实不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