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开得挺溜
冯骥开车,苏晓泠和陈旭苒坐在后座。
冯骥:“想好去哪儿吃饭了吗?”
苏晓泠:“你们刚才说的那个‘滨江会所’怎么样?要不就去那儿?”
“行。”冯骥一把方向盘,车就掉了个头。
苏晓泠手机响,一个陌生的座机号,区号是平市的。这年代还没有电信诈骗,最多是打错的,苏晓泠很自然地按了通话键。
“请问是苏小姐吗?”
“是。您哪位?”
“苏小姐你好啊,我是崔志坚。”
“你好崔志坚。我也正想给你们打电话呢。”苏晓泠立马切换成平市方言。
“昨天交房,我们那边特别忙,所以没来得及打你电话,拖到今天才打。”
“没事。你们那些铺面销量怎么样,都卖完了吧?”
“基本卖完了,还有几个位置比较偏的还在售。”
“一定都能卖掉的。对了,房产证和土地证好了吗?”
“这几天刚办好,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拿一下?”
“你方便的话寄我挂号信吧,”
“好的,你到时把地址发我一下。”
“对了,崔志坚,我那边有人要租吗?”
“是的,今天打你电话的另一桩事就是告诉你这个的。你那几个铺面都有人想租。还有一家想租你那个两层的小楼开影楼。想问问什么价格。”
“目前行情大概多少?”
“九溪街上跟你差不多位置的,目前大概是3000一个月。”
“只是一楼吗?还是一楼二楼加起来?”
“只是一楼。两层加起来的话在4千5。另外那栋两层的话,你旁边那栋租给了开封菜,它的租金我听同事说付了一年的,16万。”
“想租我九溪街上店面的都是做什么的?”
“一家说是卖箱包,要租三间。另一家卖皮鞋,要租两间。”
“这样吧,如果他们一楼二楼一起租,要租三间的那家每月1万3。两间那家每月8千8。
租赁期限的话,签一年两年三年都可以,看他们自己的意思。支付方式可以付三押一。但如果一年一付,三间15万,两间10万。
我那栋两层的,位置比那个开封菜稍微好一点,面积差不多,也一年一付,租16万吧。”
“好的。”
“如果他们要装修,你们有相关规定的吧?”苏晓泠问。
“对,我们会按照规定监督的,不让随便乱打乱拆。”
“好的。租赁合同模板你们有吗?”
“我们公司特地为vip客户准备了统一的租赁合同模板。等下你发我一下你的电子邮箱,我发一份给你。”
“好,我晚点发你。谢谢你,崔志坚!”
“没关系,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对了,物业费要交了吧?一共多少,你算一下,一并发给我。”
“好的。”
苏晓泠心情不错,刚交房就有人要租了。她如今自己不能常回平市,能这样打包整租最好,省时省力,租金少一点就少一点吧。
要不了半年,市面上的租金一定会涨的,所以她说的签一年或三年,其实也算是给租户们机会,就看租户的决心了。
如果租户签三年,那她三年内就按合同约定价格来,如果只租一年,那第二年的租金她一定是会调整的。
车里的另外两人都在旁听,见她挂了电话,陈旭苒首先开口。
“哈哈晓晓,你又说‘日语’了!”
330寝室的余佳和陈旭苒,以及对面王胜男寝室的人,每次把吴淑雅和苏晓泠接家里的电话时讲的方言,称为“日语”。
虽然吴淑雅和苏晓泠对她们胡乱称自己优美的家乡话为倭国话表达过抗议,但也知道她们只是玩笑。
或许当年的倭国话发音,就是来自她们那儿的方言也说不定呢。
“嗨!”苏晓泠用一个语气词表达了对陈旭苒调侃的抗议,接着道:“我买的铺面有人要租了。”
“啊!这么快租掉了?”陈旭苒有点莫名激动。
“嗯,比我预想中的稍微快那么一点。”
“平市那边大概什么价格?”陈旭苒问。
苏晓泠大致说了一下。
“平市的租金看起来不错啊,江城这边可能租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