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来了就知道了
苏晓泠并没午睡,而是起来包汤圆了。她想起今天是腊月廿四,父母晚上要吃汤圆。
好在店里什么都有,肉馅儿、糯米粉,苏母都准备了。
苏晓泠揉粉,包汤圆,终于赶在两点十五分的时候忙完。
“妈,下午几个同学约了喝茶,喝完茶我就直接回家了。我拿几个汤圆带走,晚上回家自己煮了吃。”
苏母照例要仔细问询一遍的,苏晓泠就现说了几个同学名字。
赶到“月亮湾”的时候,刚好两点半。苏晓泠把自行车停在窗前一个从里面看得见的位置,上了锁。
这年头丢自行车是最最平常的事,谁家里没丢过一两辆自行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会骑自行车的。
她走到门口,往里瞧,里面人还挺多,几乎每桌都有人。有人举起胳膊对她示意,正是黄建伟。
她走上前,笑道:“来这么早?”
“也刚到。”黄建伟示意她坐下,“喝点什么?”
“就来杯拿铁吧。”苏晓泠在他对面就座,脱下手套和围巾,塞进羽绒服口袋,再把羽绒服脱下来,放到椅背上。
“你的房产证。”说着,黄建伟拿出三个大红本,递给苏晓泠。
“一上来就交接?”苏晓泠笑着接过,打开,看到自己的信息都无误,才收进带来的双肩包里。
“早点交接早点放心哇。”黄建伟笑道,“去看过你的店了吗?”
“刚来的路上路过,看了几眼。一楼据说前天刚开业的,门口花篮还没撤。楼上的‘开封菜’还在装修,估计年后才能开业了。”
“‘开封菜’那种装修起来有点费事的,没那么快。我们一楼的也都开业了,你看见了吗?楼上的也还在装修。”
“看见了。你楼上酒吧洗浴的,装修起来更麻烦。”
“可不是。我爸还亲自去盯着他们,尤其是那个洗浴的,防水一定要做得好,不然后果严重。”
“你在平市市区上大学,回来一趟也方便,就算不能每天回,每周末回是妥妥的。”
“‘妥妥的’,你这个是江城方言吗?”黄建伟问。
苏晓泠一愣,这是自己重生前的网络语,一时说出口,老实说她自己都不知道哪里的方言。
“我也不知道哪里方言,之前听寝室同学说过,就记下了。”
两杯拿铁上桌,二人各自举杯小啜。
“听说你大学的专业是英语?”黄建伟问,“我是上次暑假遇到林爱珍,听她说的。她说你俩在一个学校,她学的土木工程。”
“是的,最近和林爱珍联系得少。”苏晓泠道,“要不把她一起叫来吧,不知道她空不空。”
“我来打她家里电话。”黄建伟说着,在手机上输入号码。
黄建伟用的手机,就是苏父说的三千多的那款,也就是苏晓泠送给冯骐冯骥两兄弟的那款。
电话响了好多声都没人接,最后自动挂断了。
“没人接,她家里没人,可能跟她男朋友约会去了。”黄建伟道,“她有手机吗?”
“不知道,我也好些时候没见着她了。”
“你俩一个学校都不常见面的吗?”黄建伟表示不能理解。
“大一上学期见得多点,下学期开始各自忙。她学习可勤奋了,每天都去上自习。”苏晓泠道。
“上次见她,说你在外面租房了?”黄建伟打听。
“对,跟我同宿舍的一个女生合租的。我和她如今也算是同事吧,一起帮一家外贸公司打工。宿舍里人多太吵,为了工作方便,我俩就在学校附近合租了个两居室。”
“那边租金贵吗?”黄建伟继续问。
苏晓泠:“一个月两三百吧。”
“那还好。”
“外贸公司你们是兼职吗?收入还不错吧?”
“嗯,兼职。收入还不错。不然也买不起铺面啊。”苏晓泠笑。
“对,现在外贸很吃香。”黄建伟表示赞同。
他喝了口咖啡,继续问:“谈了男朋友吗?”
苏晓泠反问:“你呢?一定很多女同学追吧?”
苏晓泠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一看,果然又是冯骥。
内容是:喝了什么咖啡?
苏晓泠回:拿铁。
又加了一句:刚才男同学问我,有没有谈男朋友。我该怎么答?在线等。
那头的冯骥看见信息,第一反应是直接拨电话过去,来给对方男生一个侧面警告。但他一想到男生刚满18,于是作罢。
回道:如实回答。
苏晓泠看到回复,笑了笑。
黄建伟见苏晓泠许久没回答,又是发信息又是看着信息笑的,心里差不多有了答案,道:“我也是多此一问,一定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