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你怎么知道你爸在记账
苏晓泠很清楚,这个楼盘地段虽说好,却也有不少缺点。
首先最北靠河正对农贸市场的那排,后世有几年水治理不到位,每年夏天河水都会发黑发臭,农贸市场早晚也都人声鼎沸。
还有就是最南边一排,出门就是号称“甫南镇小九溪商业街”的甫南镇商业步行街。
步行街上的不少商家会从早到晚开着震天的音响叫卖,而且后来有开餐饮火锅店的,厨房油烟管道朝小区这边排放,第一排住户每天遭受严重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
苏晓泠翻看着整个布局图,想着,虽然开售时间提早了一年半,但整个布局还是和原先一模一样啊。
三栋双拼位于小区最后排,紧邻着农贸市场前面的那条小河,她只好放弃。
公寓楼栋主楼层都是四层,没有电梯。层高三米,加上一楼挑高两米六的密封的车库,以及四楼顶上的一个阁楼,实际楼高相当于六层。
中间这排既不临河也不靠步行街商铺,位置最好。缺点是,一楼冬天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只能晒到四个小时的太阳,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
而顶楼上楼梯稍微有点费力。她最终选了中间排一户150平方的二楼,以及紧邻小区大门口左手边的两套商铺。
公寓一楼单价1800,高一层加100,二楼1900,苏晓泠的公寓总价28万5千。两个两层的商铺60万。
她顺带要了位于她选的公寓底下的一个汽车库和一个自行车库。加上零零总总的税费,她这次又是一次性付全款,打完折,总计花了100万。
苏晓泠记得,这个“甫南华府”小区的得房率很高,超过了百分之九十。所以150平方的房子,四室两厅两卫一点不拥挤,最小的房间都有15平方。
晚上,苏父苏母也回了家里住。苏晓泠趁着祭灶的时间,拿出公寓和两个车库的购房合同,递给父母。
苏父苏母接过,看了标题以及第一页的名称、金额、最后一页的签名,互相对视一眼。紧接着,二人不约而同看向苏晓泠,眼里是不可置信和惊喜。
“这150平的公寓和一楼的两个车库,我在房产证登记信息上写的你俩的名字。今年5月底交房的时候,房产证土地证会一起下来,到时我会交给你们保管。”苏晓泠道。
苏晓泠对父母还是很了解的,两人都缺乏安全感,尤其苏父。苏晓泠重生前,大学刚毕业不久,有一晚路过父母房间,听见苏父和苏母聊天。
苏父:“她大学里花的每一笔钱我都记下来了,以后她如果对我们不好,我就让她把从小到大花我们的钱还给我们。连本带利还15万就好。”
苏母:“你真让她还?”
苏父:“当然,她如果没良心,我肯定让她还。”
苏母听苏晓泠这么说,对苏父道:“房子加两个车库,给我们的已经有40万了。我俩忙了大半辈子,还没攒到这么多钱。”
苏晓泠想,果然,重生前那样的话,苏父应该已经在苏母面前说过了。
其实,重生前刚毕业的苏晓泠无意间听到苏父的那番话,并没有多放在心上,只是知道了苏父竟是这样的为人。
直到重生前吵的那一架,苏晓泠才彻底认清,苏父认为抚养自己供自己读书,只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投资,或者说是借贷吧。
苏晓泠假装不经意,半开玩笑道:“爸,你的那本账本上,我现在欠你多少钱了?这40万连本带利,够了吧?”
说完,她看着父母的表情。
苏母惊愕地问:“你怎么知道你爸在记账?”
苏父先是错愕,随即是赧然,转而心虚地否定:“什么账本!瞎三话四,没有这回事!”
苏母只是偷笑,没有跟以往那样,继续拆穿苏父。苏晓泠想,母亲这是开始懂得给父亲面子了么?
苏晓泠随即继续玩笑道:“哦,那次我不小心翻到你的一个小本子,里面写着我的名字和数字,还以为是你记的账呢,等我大学毕业后让我还的。”
苏母继续偷笑,苏父解释道:“没有,父母养子女是自愿的,哪里还有要求子女还钱的道理。”
随即话锋一转,愉悦道:“当然,如果子女愿意主动从财物上报答父母,也是子女应该的。”
苏晓泠只是笑着点点头,没说话。
苏母道:“你看老苏,我说晓泠从小是个有良心,知道感恩的小孩。我的女儿,从小我看着她,手把手一点点教她的,一直都是好小孩,个个老师个个都称赞她。”
苏母又打开了她滔滔不绝的夸女儿模式……
第二天,苏晓泠坐公交车去市里,路过金鹊湖时,看到了一则售楼广告。
这是正对金鹊湖的一个楼盘,重生前,一直占领着工业园区楼王地标榜榜首。如今一期正在开售,起价3200。
苏晓泠记得,这个楼盘,后世也是要一年半之后才开始销售的,起价5900。她不知道往后的发展,大趋势都会提前,还是说这两个楼盘提前只是巧合。她摇摇头,不管它,且看着办吧。
她在下一站下了车,又打了个过路的出租车,起步价到了售楼处。
售楼处正对靠马路,面朝金鹊湖,一共五层,以后会成为这一带的少年宫和活动中心。苏晓泠看中的是挨着售楼处后面的那一栋。
后续这个小区会推出二期三期四期,有些位置如今看得见金鹊湖,后续随着楼越盖越多,视线会被遮挡。
而售楼处后面的这一栋,无论后面怎么盖,售楼处前都不会再盖楼了,稳坐楼王中的宝座位置。
苏晓泠询问了销售人员这一栋的情况。
销售:“这一栋地下两层停车位,地上18层,都是大户,每户220平方,两梯两户。这个户型是20米乘以12米的,阳台长20米,只算一半面积,才说是220平方,实际建筑面积是240的。
售价一楼是3360,每增高一层,加价50。目前在售的是12层以上的,做了标记的是已售的。”
苏晓泠查看了下,这种大平层她很满意,而且这年头还早,高层得房率都过了百分之八十,而这里好像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
相比重生前的那几年,高层得房率只在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之间的,实在算得上良心了。
最重要的是,重生前,这个小区二手房单价超过了8万。她记得一五还是一六年的时候,她一个同事家为了孩子上学,买了这个小区的一户大平层,视线没这栋好,总价1800万。
苏晓泠毫不犹豫要了16层的东边户。又思考了数秒,对销售道:“西边户我也要了。”
想了想,又道:“您稍等,我打个电话,看看我朋友要不要。”
销售很热情,道:“不急女士,您先打。打完了再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