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传言
特需病房内,麦亦芃和廖小月在岁月静好的养伤。一院之隔的玉衡小苑的业主群却炸开了锅!
无它,前几天众说纷纭的楼道袭击案,警方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蓝底白字的通告张贴在了网上,整个片区的居民都漫起了恐慌的情绪。因为警方再怎么解释骇人听闻的西瓜刀砍人事件乃私人恩怨,那也发生在居民楼的楼道里。
离大家的生活,实在太近了!试问谁听说自家小区出了恶性事件,能不害怕?
这直接暴露出小区保安碌碌无为、漏洞门禁形同虚设的事实。如今医闹高发,在玉衡小苑这住满了医护的小区,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哪个倒霉蛋又遇到神经病家属了。如此一想,本小区居民更恐慌了!
毕竟,谁手上没几条“人命”啊!一天天病人乌央乌央的,救不过来的可太多了!
业主群的情绪迅速向外扩散,很快,家政群里也重新聊起了这个话题。
“天啊!你们看了警方通报没有?被砍的居然是小保姆!是谁啊?在不在我们群里?”
立刻有阴谋论的上线:“该不会是有人被寻仇,把保姆推出来挡刀吧?那就太坏了!”
正因闲得无聊而打开群聊的廖小月:“……”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她被砍的主要原因是打架水平太高,把歹徒打到恼羞成怒。以至于放着正主不砍,非要先收拾了她不可。
说起来,廖小月就冤得想落泪。好几天了,她仍然想不明白,麦亦芃他那智障的外公为什么盯着她砍。她当时都被逼到墙角,根本保护不了麦亦芃了好不好!盯着她砍有用吗?看,现在目的一点没达到,人还被抓了。
麦亦芃几乎无损逃脱,精神好得一批的在盘算着怎么报复。现在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出去,那些人怕不是得盼着法院最好判重点。要不然,呵呵!
可等廖小月再想想麦亦芃给的报酬,辛酸的打工妹又把眼泪憋了回去。
没办法,一套700万的房砸下来,哪怕明知道当时生死一线、将来俩胳膊必然留疤,也实在哭不出来。别说哭了,她现在连恐惧的情绪都没有了。想着那套房,兴奋得白天黑夜的睡不着。
在该午休的时间点,翻来覆去的在床上烙煎饼。实在烙得心烦,才记起还有群消息里的八卦可以打发时间。结果,吃瓜吃到了自己头上……
警方的通报很含糊,只说私人恩怨,却没说到底什么恩怨。大概率是有人打过招呼,以免其他的不法分子锁定麦亦芃的身份和位置。
于是,得不到准确信息的群成员们又开始发挥起了想象力。有猜医闹的、有猜经济纠纷的、还有好几个忍不住嘴贱的造起了黄谣。
本来快乐吃瓜的廖小月眉头皱了起来,吃过亏的她最恨有人乱造黄谣。随便捏造个人还好,但黄谣的恶毒之处在于,常常传着传着,就落到了具体的某个女人头上。等当事人知道时,已经传得满天飞,处在百口莫辩的境地了。
廖小月正想说话,又有人跳出来信誓旦旦的发了版更离谱的!也不知哪个黑了心肠的营销号,搞了篇图文并茂的文章,绘声绘色的讲述了一个出轨女人骗走了夫家一套房,公婆受了刺激来砍儿媳妇,因天黑老人眼神不好,错把保姆当儿媳,把保姆砍了个当场死亡的故事。
文章写得极富有煽动性,只把男护工们看了个怒意翻涌,在群里疯狂大骂起了表子!
廖小月顿时火了!
“放尼玛的狗屁!”廖小月飞快的打字,“你妈才死了,你全家都死了,老娘活得好好的好吧!”
“不造谣会死是吗?”
“那么喜欢造谣绿帽子,我祝你们这辈子下辈子,自己家亲戚家通通带上绿帽子!让你们爽个够!”
廖小月的突然发言,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好几个认识她的家政纷纷问询:“小月你没事吧?”
“照片上那么多血是你的吗?”
“到底怎么回事啊?小月你快跟我们说说!”
被好奇心占据上风的家政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问起了一手消息,立刻把刚刚那位谣郎的骂骂咧咧刷了下去。
廖小月心里畅快了些许,连忙发了条语音表示自己没事,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已经包扎好了。
“所以说,你救了老板!!!”一个阿姨忍不住惊呼出声,“那老板要给你多少钱啊?”
“没给钱。”牢记保密协议的廖小月绝口不提麦亦芃的具体情况,索性睁眼说起了瞎话,“老板是个学生,没爸没妈的,自己身体也不好,在医院住院呢。他能给我什么钱?”
至于麦亦芃给了套房的事,别说还在走流程没成功过户,有发生变故的可能。即使房产证已经办下来了,廖小月也打算烂死在心里。问就是替老板收租,房子跟她没关系。
毕竟,论对人渣的了解,底层出身的廖小月比一向活在霁月风光里的麦亦芃深刻太多了!麦亦芃尚且知道财不露白,她只会更低调。生怕自己有一丝一毫值得惦记的地方,即使发言是为了辟谣,也没忘狠狠卖了一波惨。
“造孽啊!”刚才那个问老板奖励了小月多少钱的阿姨,在群里发语音道,“小月你最近走背运啊!听阿姨一句劝,别信电视上讲的科学不科学,正经去莲花山拜一拜吧!”
廖小月呵呵,拜什么莲花山?现在她心里,麦亦芃才是她的真菩萨!
阿姨和廖小月语音发得起劲,却不料旁边有人听了个全场。原来这个阿姨最近正在心血管内科干活,她的雇主恰跟罗润妹在一个大病房。听到“小月”两个字时,罗润妹和蔡立林仿佛装了雷达似的,刷地看向阿姨,暗戳戳偷听起了谈话。
听到廖小月的声音从外放的手机里传出来时,母子齐齐望向彼此,眸光闪烁,似有话想说,却谁也没好意思先开口。
有些跟头,不是自己亲自栽过,总是不以为然的。罗润妹现在,就是那个亲自摔了个头破血流的人。她的一番谣言,把廖小月坑的直想去拜妈祖。可真等廖小月在蔡家消失后,罗润妹才知道什么叫事事不顺。
先是老公公意外亡故,夫妻大吵一架。紧接着她自己在家吃错药,差点病死。再然后,因为廖小月和另一个看护各自在群里的抱怨,导致蔡家暂时被整个看护群体拉黑,以至于一个病房人人都有看护,只有罗润妹靠着儿女勉强维持。
其实在过去,看护还没流行起来的时候,谁家生病不是家属伺候?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家不放心看护,亲属守在医院亲自照顾的。
奈何蔡家过于重男轻女,导致长女离家出走,次女三女嫁的又嫁了个门当户对。大家都秉持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传统思想,自然不允许儿媳妇一天到晚跑娘家。换成罗润妹自己,将来有了儿媳妇,放着家里的事不管,跑回娘家干活,她也是要发飙的。
结果就是,俩当了家庭主妇毫无话语权的女儿只能见缝插针的来医院看看,完全帮不上忙。所有的看护工作,便落到了蔡逢生和蔡立林身上。哪知做了几十年夫妻的蔡逢生号称要养家糊口,伺候了两天不耐烦,找借口跑了。
病房里只剩下一个自幼娇生惯养的蔡立林。别说伺候病人这种重体力活了,他电饭煲都使不利索,照顾人的水平可想而知。他倒是一天天的守在医院里,但眼里没活,顶天送个饭扶着上个厕所。弄得罗润妹浑身臭不可闻,比隔壁床那位80多岁请不起护工的大爷还邋遢。
六人间的大病房本来就拥挤,硬生生的摆了两个空气污染源,其余的病人和家属怎么可能没意见?住院期间难免心浮气躁,病房里一天天的矛盾不断。罗润妹和蔡立林娘俩都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大圈。心里苦得跟什么似的,却没法说出口。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罗润妹终于回过味来了,廖小月居然真的对她儿子没意思!否则她儿子前几次低声下气的去请,廖小月不可能不回来。想明白这点后,罗润妹简直捶胸跺足,差点悔青了肠子!
要不是廖小月离职,她公公未必会死。即使免不得病死,最起码在廖小月细心的照顾下,不会因为卡痰意外亡故。而只要她公公是自然病死,她老公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她更没必要理亏。
她不理亏,生病了理直气壮上医院,不必在自己在家吃药,那更不会住院了。退一万步讲,她实在高血压发病住院,那也不至于连个看护都没有啊!
闻着身上若有若无的臭味,罗润妹难过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她们这代人,是吃过一些苦的,可她一辈子真没这么脏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隐私部位十分的不舒服,又不好跟儿子讲。只能一天天望穿秋水般的,盼着女儿来看她。
偏偏,两个女儿,已经三四天没来看她一眼了。
罗润妹难受,蔡立林自然也难受。倒不是千娇百宠的太子具备感同身受的技能,而是守在医院里的滋味一言难尽。加之家里的生意每况愈下,他想继承家业当老板很不现实。
但如今就业环境更加险恶,数学系又是个冷门专业。即便他能往信息学方向找,人家用人单位直接录信息专业的不好吗?做什么非要绕个远路?简历一封封石沉大海,蔡立林焦虑到冒烟。迫切希望有人能接手看护的活,让他出门亲自去求求导师和师兄们,看能不能找个正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