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致我亲爱的小月亮
麦亦芃说的家,是指他与父母共同居住的地方。位于cbd所在的金湾区,处在九歌文学与穗城大学的中间,是郑招娣夫妻两个上班都方便的地段。
而金湾区的大平层,可选范围就比开发区的多得多了。这座处在紫荆公园旁的望舒华庭,前后只有八栋,每栋也只有12层。但每套都是超过300平的大平层。加之郁郁葱葱的绿化园林和各种公共设施,几乎把紫荆公园北面的地盘尽数占据。
比起麦亦芃后来买的稀松二五眼的翠云台,望舒华庭门口旁边便有一家公立二甲、一家高档私立医院和看起来就很奢华的月子中心。沿着大马路两公里外,就有穗城赫赫有名的顶级三甲。既保证了业主们的生命安全,又不像玉衡小苑那样天天被救护车吵。
可谓是黄金不能再黄金的地段。想必价格也十分喜人。
唯一的缺点是,位于市中心,一天天堵车能堵到怀疑人生。要不然秦蓁蓁早把麦亦芃丢回这里了,何必苦哈哈的蹲在普通居名区?
不过大部分业主是老板,不需要每天掐着时间打卡,去跟上班族争恐怖的早晚高峰。所以倒没那么怕堵车。
当然,即使错峰出行,交通状况也令人堪忧。梁洪开着车走走停停,耗费了足足两个小时、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把麦亦芃送到了小区门口。
高档小区管理十分严格,麦亦芃的新车并未登记,还得他下车去刷个脸,又登记了梁洪罗钰和廖小月的身份证,才得以入内。但服务也是真好,在地下车库停好车后,刚走到地下大厅,本栋的管家就迎了过来,热情洋溢的鞠了个躬:“麦少,欢迎回家。”
廖小月和梁洪罗钰齐齐:“……”好家伙,还叫上少爷了,这是一秒从社会主义穿到了腐朽的资本主义啊!
麦亦芃微笑着颔首回礼,又对管家介绍道:“我两个表哥和表姐,秦姨找来照看我的。自家亲戚,放心些。”
“那是,”管家恭敬的寒暄着,“外来的保姆终归不够贴心。”
“我家的保洁有在做吗?”麦亦芃没兴趣跟管家闲扯,直接问起了自家情况。
“有的,”管家连忙答道,“按往日的规矩,每周打扫两次。昨天刚打扫完,麦少您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还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麦亦芃点了点头,而后带着廖小月等人刷开了电梯,直接停在了8楼。
一梯一户的构造,使得电梯厅宽敞明亮。打开厚重的装甲大门,宽敞的玄关映入了眼帘。
但,接下来的景象,就跟印象里的豪宅不搭边了。并没有整片的大理石装潢,也没有高端大气的水晶灯。只有暖黄和浅绿为主的色调,透露着小家小户的。
家具更是没用越省最常见的高档红木,而是在防虫上有着卓越优势、且普通人家也能用得起的榉木。浅色的木地板通铺,没见地毯的痕迹。职业病发作的廖小月满意的直点头,这房子好!好打扫!
昂贵的保洁确实专业,两个多月没住人的房子纤尘不染。在玄关处立了半天的麦亦芃,迈开了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到了宽敞的客厅里。
半新不旧的布艺沙发上,放着他在学校里搞活动时随手赢回来的大龙猫。他记得很清楚,本来不想要,却被学姐硬塞到手里。带着登上飞机,又带着下了飞机。
害得他被来机场接人的老麦同志追问了一路,得知只是学校猜灯谜发的奖品,失望的表情怎么也掩盖不住。
那时候他在想什么呢?才五十出头的老麦同志到底急什么啊?现在人均寿命八十岁,他十年内怎么也找到对象了。老麦少说得带二十年孙子啊。
谁曾想,老麦同志只活了51呢?
麦亦芃的眼里泛起水光,梁洪极有眼色的借着抽烟的名义,拖着罗钰避去了电梯间。只留廖小月又一次静静的陪着。
廖小月也挺想躲的,谁缅怀亲人时,愿意看到个不相干的外人啊?但麦亦芃的身体她不放心,只好蹲在墙角装蘑菇,不去打搅麦亦芃。
但麦亦芃显然比他们想象的要稳定得多,他揪着龙猫的耳朵玩了一会儿,伸手推开了客厅连通阳台的大折叠门。足足十米长的景观阳台上,满阳台浅绿与浅粉色的喇杜鹃,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生机勃勃。
“我爸爸……挺少女心的。”麦亦芃突然开口。
廖小月麻溜的从角落里溜出来,轻轻应了声:“嗯。”看这粉粉嫩嫩的装潢,是像个小女生的家。
麦亦芃站在没有封闭的阳台上,遥望着紫荆公园里那一树一树的紫荆花。9月底,到了紫荆将要盛开的时节了。还有楼下的凤凰木,也开出了热烈的红色,昭示着它怒放的生命力。
“我家跟一般的越省家庭不太一样。”麦亦芃慢慢的述说着。
“比方说做饭吧。别人家大概率妈妈做饭,但我家下厨的一定是爸爸。我妈做的饭……”麦亦芃轻笑着摇头,“说是猪食,恐怕猪都得抗议。那真不是一般的难吃。”
“芃芃,你爸妈会吵架吗?”廖小月察觉到了麦亦芃想跟人聊聊自己的父母,所以十分体贴的挑起了话题。
“不吵。我爸温温吞吞的,跟谁都吵不起来。”
“我妈妈倒是个急脾气,可碰上我爸,她只能气到自己。”
麦亦芃说着笑起来:“这可能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吧。”
廖小月是个很好的倾听对象,她很少发表意见,但总会在合适的时机应和,让人不知不觉的卸下心房。麦亦芃一间一间的房间逛着,跟廖小月介绍着每间房的用途。
这也是廖小月第一次亲身观看传说中的豪宅。南北向的布局,主卧套间占去了整个西边的面积。有大大的女主人衣帽间,还有个不大不小的男主人衣帽间,并在套间内配了个朝北的书房。
书房里满满的书,都是让人看着眼晕的什么《形而上学》、《申辩篇》的哲学书籍。让廖小月对哲学教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而豪宅的最东边,便是麦亦芃居住的地方。带小阳台和卫生间的套间,都不够麦亦芃使的,因此他把同一侧的储物间和娱乐间,统统纳入了自己的地盘。
独生子嘛!任性!
但这一整片区域,更多的是彰显了一个学霸的风采。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书籍比主卧的书房夸张百倍。硕大的主机,三屏的显示器……明明不小的空间,愣是被麦亦芃的学习资料堆出了逼仄的感觉。
廖小月看得瑟瑟发抖,原来,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
最后一间房,理论上是客房,但被郑招娣改做了书房。博物架上,放置着各种获奖的奖章。廖小月松了口气,终于有间没那么多书的屋子了,不然她参观的压力山大!
绕了一圈,重新回到了客厅。麦亦芃的眉目又舒朗了几许。或许,有着父母生活痕迹的地方,确实能带给他力量吧。家里每一寸美好的回忆,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麦亦芃轻轻抚摸着摆在客厅中央的、钢琴的琴盖,他的父母是那样热爱生活,他想,他会继承这份热爱。努力工作,锐意进取。没准有一天,他的成就能让史书带上父母的名字。
让母亲那座灯塔,照耀去更久远的未来。
“这是你的钢琴吗?”廖小月问。
“我爸爸的。”麦亦芃的眼里充满了怀念,“他钢琴弹得挺好,在本地圈子里有不小的名气。他们好像还有个俱乐部,经常聚在一起聊音乐。我小时候去过几次。后来上学没空,就没再去了。”
“那你会弹吗?”
“一点点。主要我学的是小提琴。”
“为什么没跟爸爸学钢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