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真君之怒 - 三国之七雄归汉 - 思无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97章真君之怒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张鲁身穿鹤氅道袍,一身飘逸清越的样子。此刻手捧着老子著作的道德经,站在大树下一词一句地教化着晒谷场上的贫苦百姓。

这些百姓都是在田里劳作完毕以后,专门过来倾听圣教。他们一个个席地而坐,专心致志一脸虔诚。

道教的宗旨便是注重道德修为,追求和平幸福以及常怀善心祈求得道成仙。与讲求生死轮回的秃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二者历史上并立而不相斥。

与孔子儒家本义无神论有所不同,道家是典型的有神论。告诫人民要对天地鬼神持敬畏态度,因果有报,奉行天道收心养性。

对于贫苦农民来说,精神信仰尤为重要。当他们每每认为生存不下去的时候,这些信仰就是精神支柱,支撑并给予乐观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张鲁的道学在汉中非常有市场,信众几乎囊括了整个辖区百姓。同时汉中郡也是大汉治安最好的地方,在张鲁人人平等的政策下,信奉道德教化的人们基本不会也不屑去偷抢犯科。

不过,张鲁和他的信众门仁德为怀不代表别人也同样如此。

这不,就在这时益州的使者送来了张鲁全家五十二口人的头颅。

就在这晒谷场中,张鲁的说教进程被打断。骄横野蛮的蜀兵们,将一辆辆马车开进来并拉开盖布。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一个个惊恐的表情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母亲啊……”张鲁的二弟张卫首先禁不住泪崩,箭步扑到车前捧起老母亲卢氏的白花花的头颅。三弟张愧震惊过后,同样扑过去失声痛哭。

站在青石上的张鲁身子一阵摇晃,差点翻倒在地。幸得两名弟子搀扶,才勉强站稳。不过脸色煞白,随即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噗……”

“师君!师君……”百姓们纷纷围了上去,关切而又同情地看着张鲁。同时,又咬牙切齿地瞪着那些趾高气扬的蜀兵。

张鲁摆摆手,让百姓们不要担心。随后在弟子的搀扶下,来到车队前。

“我张鲁奉公守法,刘璋为何杀我全家?”张鲁声色俱厉,血泡沫星飞溅。

“哼!你就问问你这逆子干的是甚好事吧!竟然将刘阐大公子给打得半身不遂……”蜀兵百夫长毫无畏惧之色,提起张广的头颅用刀敲了敲。

“畜生,竟然来个死无对证?”张卫是个暴脾气,当即抄起木屐往这个百夫长的头顶照顾过去。

不料这个百夫长防卫过当,一刀砍掉了张卫的手腕!

“啊!”张卫一声惨叫,痛苦地蹲了下去。

点点血星溅在张鲁的脸上,使这个道行深厚的张良后裔也忍不住瞳孔一缩。随即高高举起左手,然后向前一挥。

“打!打死他们!”早已蓄势待发的道家信众,当即抄起家伙冲了上去。

虽然道家讲求仁德,但同样讲究气节,并不是迂腐的一味退让。在道家经典中,就有替天行道以及惩恶助奸这一说法。

蜀兵们过关后一路横行无忌,见百姓朴素好善以为可欺,并没及防备这些温顺百姓的猝然发难!

“啊!饶命,饶……”

刚才那个飞扬跋扈的百夫长被一个老头,毫不客气地一棍抡翻在地。抵挡的双手发出响亮的骨折声,估计是作废了。正在地上滚动,不停求饶。

其他蜀兵就更加了,被数倍于己的激愤百姓围攻,立马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留他一条狗命!”

张鲁眼见百夫长就要被打死,连忙止住了这些老当益壮的信众。

不到一个回合,百来人的蜀兵就被百姓们制服。而马车上的头颅,也被运到清凉的地方放着,等拿回躯体后安葬。

张鲁挟着悲愤,用剑指着百夫长的脖颈。

“说,是何人教唆刘璋小儿的?”要是没有人从中使坏,打死张鲁都不相信刘璋有这个胆量。

“额……乃是……是庞義将军擅自所为!”百夫长早已被吓破了胆,口齿不清地将事实道明。

“好!庞義狗贼,我就知道!”

张鲁收回佩剑,当即飞身上马猛抽鞭子,直冲回南郑城……

与此同时,南郑杨府。

汉中地处秦岭之南,又在群山环绕之中,汉水穿境而过,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杨府中春天也是杨柳依依蝴蝶缤纷,园林池塘景观尽在其中。

这里不是别人,正是张鲁谋士杨松的府邸。杨松是大地主兼大商人,家财无数子孙满堂,在汉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地头蛇。

今天,杨松没有外出寻花问柳,因为府中来了贵客。

“来来来,法郎中且坐且坐!”

杨松屏退了仆人后,亲热得像接待祖宗一样,招呼礼部郎官法正坐下。他自己则是拿着一张花花绿绿的银票,上下观看抚摸着。

别看这张纸不大,但凭此到汉中银行可以直接提取五百银元也就是五万钱!杨松虽然是个土豪,但是五万钱对他来说同样是个大礼包!

不过,这都不及法正带来的两百两金子来得实在!杨松深知长安朝廷不会无缘无故送他钱,必定是有所图谋的。但是呢,杨松看在钱的份上还是不介意的。

“额……法郎中此次翻山越岭来汉中,不知有何要教杨松?”

法正心中不齿,表面却是笑着大赞:“杨长史果然是爽快人,看来法正没有去找阎圃,来找长史是正确不过了!”

“找阎圃?”杨松不是很明白法正的意思,惶惑地问道。

“正是,临行时上级让我去找阎圃!不过正以为杨长史无论是办事效率还是信重程度都远胜阎圃,所以特弃阎圃而找长史……”法正轻抿着茶水,侃侃而谈。

“那是自然!阎圃算个甚?论资历论人脉论智谋都不及我!我看啊,你那上司也不及你有见识……”

杨松下巴枪扬,自吹自擂起来毫不见脸红。法正暗暗恶心,但却是频频点头。“唉……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杨长史也得趁早行动,以防我那上司跟阎圃走漏口风就不好了……”

杨松当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对着法正拍了拍胸口:“放心!杨某收人钱财自然替人消灾,法郎中只管道来!”

法正心中大喜,当即凑近上前,在杨松身侧耳语了几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