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 穿越古代悠闲日常 - 大南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3章

第43章

这妇人是何氏的娘家嫂子孔氏,她身边跟着的姑娘谈晓兰也认识,是何氏的侄女,和谈晓菊大着差不多。

小媳妇谈晓兰不认识,不过能被孔氏带着,应该是她家的新媳妇。

孔氏娶儿媳妇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封河,谈晓兰没去何家庄参加婚礼,所以不认识孔家的新妇。

谈晓兰起身含笑迎了过去,“听着声音就像舅娘,没想到还真是。”

孔氏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谈晓兰,跟着笑道:“这不是要过年了么,你表哥今年成的亲,他们小两口新妇新客的,我觉得镇上没什么新鲜料子,就带着你表嫂和妹子来渡口选。”

谈晓兰就道:“来这里您是来对了,花婶的店是整个渡口料子最全的店。”

她们说着话,花婶已经把布料找出来放在了柜台上。

谈晓兰对花婶说:“婶子,这是我何家庄的舅娘。”

花婶一拍布料,道:“放心吧,我给大妹子按最低价。”

孔氏心里欢喜,赶紧说:“多谢了。”

花婶:“都是自己人,我全当给你捎过来的,妹子别客气。”

孔氏就对儿媳妇招手,说:“葵娘快过来,挑个你喜欢的花样。”

孔氏三人正选着衣料,李招弟从绣房里出来了。

花婶卖谈晓兰面子,对李招弟说:“这会也不是特别忙,你姐来看你,陪着她出去转转吧。”

正专心挑衣料的孔氏,听花婶这样说,以后谈晓菊来了呢,擡头看过去,竟是一位自己不认识的姑娘。

她问谈晓兰:“这是谁家的姑娘?”

谈晓兰:“我姑姑家的。”

对于自己小姑子的小姑子,孔氏还是知道一些的,看李招弟和自家闺女大着差不多,就问谈晓兰:“这是你姑姑家的大姑娘吧?”

谈晓兰说:“是”

孔氏把李招弟上下打量了一番,又想到李招弟是从绣房出来的,就道:“她这是在这里做学徒呢?”

谈晓兰又回来她一声:“是”,然后道:“舅娘你们慢慢挑吧,我们出去转转。”

孔氏口中应着:“好,你们去吧。”

心里却在想,李招弟家距离渡口也不近,她能来这里做学徒,一定是托了谈思立的关系才进来的。

既然李招弟能来做学徒,我家芦花和她大着差不多,一样的关系,我们家芦花也得来做学徒。

谈晓兰不知道她心里想的那些,带着招弟出了绣庄,问她有缺的东西么,李招弟说自己什么都不缺。

谈晓兰就带着她在渡口转了一圈,遇到觉得合适她的东西给她买了些,回到绣庄孔氏她们已经离开了。

……

谈晓兰从外婆家回到三里村,虽然吃用上面不方便了一些,但是家里没有讨厌的人,这样一想,三里村也没什么不好的。

转眼就到了腊八节,何氏在头天晚上就把难煮的豆类给泡上了,第二天谈晓兰起床时,就闻到了浓郁的粥香。

古代年味浓郁,进入腊月家里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到了腊八,正式的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家里人都换上了今冬新做的衣服,谈晓兰和祖母吃过早饭,何氏和小菊已经开始剥蒜准备腌腊八蒜了。

腌腊八蒜最大的工程,就是剥蒜,谈晓兰过去准备和她们一起剥。

何氏却说:“剥蒜弄的手上都是味,兰儿就别剥了,你不是每天都有练字的功课么,去练字吧,这点活我和小菊一会就做好了。”

谈晓兰本身也不是什么勤快人,继母既然说不用自己了,她也就没下手,直接回屋练字去了。

谈晓兰平时总说在练字上,宋晨文管自己管的严,其实她自己也不是必须让人管着才练,谈晓兰并不讨厌练字,只是她自己练的时候,比较随心而已。

不过今天的状态很好,练完表哥规定的数量,谈晓兰又写了一张,才收了笔。

刚收拾好书桌,院子里传来了何氏惊讶的声音:“妹子来了!”

谈晓兰从窗户上往外看,就看到谈芳韵挎着个篮子进了家门。

老太太听到声音,赶紧从屋里出来,看到闺女,也挺惊讶的。

谈芳韵自从出嫁后,一年回不了几次娘家,今日距离上次她回来没多少日子,猛的看到她,老太太还以为她遇到什么事了。

赶紧问:“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么?”

谈芳韵:“没有,没出什么事,就是快过年了,我哥又不在家,我回来看看您。”老太太大松一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外面冷,走,赶紧进屋。”

谈芳韵随着老太太进了屋,老太太又问了她一遍,“真的没事?”

谈芳韵:“娘,你放心,真没事。”

老太太心说:我放什么心呀,你嫁妆都被婆家给霸占了,还让我怎么放心。

要不是因为谈思立现在不在家,老太太早就找李家说理去了。

谈芳韵放下篮子,对老太太说:“娘,我给你蒸了些馒头,是用细面蒸的,不剌嗓子。”

老太太就笑:“好,中午你想吃什么,让你嫂子给你做。”

谈芳韵只说:“家常便饭就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