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 解读孙子兵法 - 商业幕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解读孙子兵法 >

56

所以说,有能力却表现得没有能力,这其实是特别阴险的一招。这是为了引诱敌人中计,想着给敌人重重一击,让敌人全军覆没呢。

兵法可不是那种莽撞的办法,而是讲究谋略的方法。要想在打仗中获胜,得靠谋略,得去思考、琢磨、参考借鉴,还得用上好多有才能的人才能做到。

打仗比的不光是实力,更重要的是头脑。要实现目标得有耐心,得有底线,得清楚啥能做,啥不能做。引诱敌人也得有耐心,得明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得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可不能还没开始打仗呢,自己就着急得不行,焦虑起来,让敌人发现了,然后敌人不上当了,跑掉了。

要出兵打仗,却装出不出战的样子。

这其实是为了让敌人麻痹大意,让敌人不再警惕,甚至不做防备,以至于防守变得空虚。这样就能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攻打他们,引诱敌人放弃防守,然后攻击他们防守薄弱的地方。

别人表现出很弱,看起来可以攻击,这不一定是真的,说不定是个陷阱,就等着您上钩呢。所以得反复去侦察,要拿到真实的情报,甚至还要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去侦察。

情报是最重要的,作为将领,得获取准确的情报,不能啥情报都不知道,就莽撞地冲上去蛮干。只有知道了情报,才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战争策略。

这其实就是表演的本事,是通过表演让别人上当的本事。那别人怎样才会上当呢?得表演得特别逼真,特别深情,还得演到别人的心里去,让别人觉得就是那样。要抓住敌人原本就一厢情愿的那种心理去表演。

就像刘邦对付项羽就是用的这种办法。

人总是忍不住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然后呢,您就得顺着他自认为对的那个方向去引导、去发展,他就会坚信不疑。到最后,就让他自己钻进自己心里的那个套子里。

当君主的头脑得清醒,要清楚啥该做,啥不该做,要明白谁对自己好,谁是坏人,会坑自己。对于对自己好的人,得尊重,得听从,得言听计从;对于那些坏人,别贪恋他身上那点好处,那些好处最终会害了自己。

君主的核心能力,就是要有逻辑思维,能有想象的本事,头脑得清楚。自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胡搅蛮缠,更不能嫉妒有才能的人,不能把自己的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用计谋、定策略,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帮您出主意,帮您出力,但是一切后果都得自己承担责任。像这样的君主,才能用计谋、定策略,才是英明的君主、贤能的将领。如果不是英明的君主、贤能的将领,而是平庸的君主,那就啥好计策都没有,跟着他的人还会吃苦受罪。

以下是总结:

打仗时,有能力却装没能力、要打仗却装不出战,这些都是阴险招数,为的是麻痹敌人,让其放松警惕,防守空虚,从而趁机攻击。但这可能是陷阱,要反复侦察拿准情报,将领要有准确情报才能定战争策略。这也是表演让敌人上当的本事,抓住其心理,像刘邦对付项羽那样。君主头脑要清醒,分好坏,尊重好人言听计从,不贪恋坏人好处,要有逻辑思维等核心能力,为自己行为负责,不胡搅蛮缠、嫉妒贤能、推卸过错。用计定策得大家帮忙但后果自负,这样的君主才是明君贤将,否则就没好计策,跟他的人受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