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1 - 解读孙子兵法 - 商业幕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解读孙子兵法 >

(谋攻篇)1

孙子前面讲了庙算和战争的经济动员情况,现在这部分讲攻打别人的方法。孙子觉得不能拿着兵刃硬打,因为硬打会有很大牺牲,要么敌人财富没了,要么我们自己受伤,不划算。最好的办法是谋攻,用计谋让敌人投降。最好的结局是不用打仗敌人就主动投降。孙子不想在战场上杀很多人,也不想把敌人都烧光,他想取得最大胜利还能保存财富给自己用。孙子希望通过谋略获胜而不是直接打仗,核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好的办法,不打仗敌人就投降双方损失最小。另外,实力提升是谋划和劝降敌人的手段和条件,我们自己强大敌人就会害怕更容易投降,所以我们要努力变强大。

孙子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既能保存自己的实力,也能保存敌人的实力。因为敌人投降后,他们的实力就变成我们的了。打仗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或者消耗自己,最终目的是增强整体的利益和力量。

所以呢,孙子的意思是最好用谋略解决问题,最差的才是用战争解决。我们虽然希望用谋略解决问题,但也不能放弃武力储备和提升自己的实力。实力提升是谋划和劝降敌人的手段和条件。如果我们没有实力,别人为什么要降服我们呢?

孙子说,在打仗的时候呢,有两种不同的办法可以获胜。一种是最好的办法,叫做道胜。就是让敌人直接投降、服气,并且把敌人都保全下来。这样的话呢,敌人的所有力量以后就都可以让我们来使用了。另一种呢,是力胜。力胜是怎么回事呢?就是通过真刀真枪地打仗,比谁的力量更强大。比如说毁坏敌人的城郭,就是把敌人的城墙什么的都破坏掉;斩杀敌人的将领,就是把敌人的将军给杀掉;打败敌人的部队,就是把敌人的士兵都给打败;占领敌人的土地,通过这些方法来获得胜利。但是这样做呢,会把敌人的财富都给破坏掉了。虽然最后也胜利了,可这不是最完美的结果哦,因为这只是次一等的胜利。咱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当然是更希望敌人能完整地投降我们啦,这样我们就能用他们的力量了,多好呀。

原文: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一个军有一万两千五百人(管仲曾改为一万人),旅是五百人,卒是一百人,伍是五个人,这是从小到大的战斗单位。意思就是呢,要把这些有生力量留下来,以后我们还能用。如果把他们都打碎了,就算抢过来也没意义了。主要目的还是要保存有生力量。

战争是为了利益才打的,不是因为一时生气就鱼死网破。这样的战争没有意义,会害人害己。很多时候打仗的时候头脑发热,打完了就后悔。不是为了国家核心利益的战争都是愚蠢的。我们应该想办法最大限度地为自己争取利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