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59章
如今烛蜡还是稀罕物,用来照明的烛火多数是火把与油膏。
当年南越王向高祖刘邦进贡了石蜜五斛、蜜著二百枚,而刘邦为之大喜,可见在这大汉朝,蜡烛当属珍品。
即便是曹家,多数时候,也都只是点油灯,为了能使昏暗幽室能亮堂些,往往会摆上许多烛台。而方才这厅房里的箱子一打开,曹太公就被那明亮的琉璃镜晃了一下眼睛,当即就生了一个心思,若是在烛台附近摆上一些琉璃镜,许是能省下不少烛火。
不过这个念头一出,很快就被曹太公自己放弃了。
虽说蜡烛昂贵,可琉璃也并不价贱,以这琉璃镜来照明,实在过于豪奢。
可曹德听了这想法,却眼前一亮,“甚好!”
于曹太公而言,琉璃造价不菲,但曹德却很是清楚,这琉璃其实就是玻璃,其原材料也并不难得,不过是烧制技术难了些,如今才被世人认为珍贵,但他有着系统这作弊器,如今看来花费10000虚拟币也很是划算的。
而有系统给出的烧制琉璃方子,如今唯一高昂的成本就是人力。
眼下烧制出来的琉璃数量不多,曹德为了多赚些钱财,将砖厂里烧制出来的稀少琉璃,基本都是卖给了那些世家士子。
但若是等安居巷能招到更多的人手,再建一个琉璃坊,到时候就能大量生产琉璃,可将其价钱稍微降下一些。
所以关键还是缺人手,要去哪儿得到大量劳动力呢?曹德叹气,等看向他爹时,却眼睛一亮,笑盈盈凑上去,“爹,若是你能给我寻来一些壮力,到时候保证琉璃镜管够!”
不仅是琉璃镜管够,甚至还能以琉璃为窗,若是遇上星光生辉之时,还可以借天光以照明。
曹太公没好气道,“如今你光是从你兄长那儿要人手还不够,竟还从我这里要人?”
不过他也对曹德所说的琉璃天窗很是心动,昔日只听闻汉武皇帝以金屋为美人之室,今日他倒是可享以琉璃为天窗?
曹太公没忍住以琉璃为窗的诱惑,轻咳一声,“人手一事便交给我,不出三月,必定能给你三千壮力。”
曹德立马同意,赶紧开口道,“这可是说好的,必须是三千壮力,妇女孩子可不算。”
曹太公轻哼,“你尽管等着便是。”
曹德见状,连忙凑过去小意道,“既是爹所说,那儿子肯定相信,多亏了有爹帮我,若不然我那安居巷还不知要忙成什么样……”
几句话下来,果然哄得曹太公重新高兴起来,伸手点了点曹德,“你小子就会给你爹戴高帽,等着吧,三月之内会将人手给你送过去。”
曹德乐滋滋点头,这三千人手虽算不得多,但若全都是壮力,那就不一般了,如今安居巷的水泥坊与砖厂里都有不少妇女呢,虽说这些妇女都不输于寻常男子,但多了三千壮力,就是多了三千实打实的劳动力,都不需要筛选,而他们若是带着家眷,还可以在家眷中再筛选一二,说不准到时候还能扩充一些人手。
曹德原先只是发愁想建琉璃坊,却苦于没有劳动力,如今有了曹老爹的承诺,曹德就无后顾之忧,又让水泥坊与砖厂恢复原先的生产,造出大量的水泥和砖头。
安居巷的居民住的房子只是暂时搭建的,好在去岁冬日不太寒冷,但居民们心里也很是担忧,他们早先听闻小郎君会给他们建水泥房,就是用他们如今烧制的水泥与砖头,听说可以造出又结实又漂亮的房子。
到时候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都不用愁,这让他们期盼了许久,可这水泥房却迟迟没有建起来,这些人不免心里嘀咕。
如今安居巷里的居民,多数都是后来才流入的流民,他们与降卒营出身的屠三等人不同,对这曹小郎君并不是很信任。他们这些人早先在乡里时候,也曾听闻过那些豪族们的名声,有些人家说是仁义之家,但却经常不干人事,不仅是欺压佃农,甚至还会抢占良民的田地。
更别提后来到处都打战,军爷到处抓人,他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故而这些人来了安居巷后,虽说日子还算过得去,但每日都要做工,家中孩子还要去上学,这里的规矩也多,若是触犯一二,便会按照规矩进行处罚,一来二去不少人心里都生了畏惧。
但也有不少人是更喜欢这安居巷的日子,至少一家人能在此处吃饱肚子,而且做了工便会有工钱,如今曹石大人都给他们记了账呢,只等丰收后就分钱。
安居巷的居民都眼巴巴地盼着分钱,这安居巷都建了数月,但地里的庄稼都还并未丰收,工人们生产出来的水泥与红砖也都还堆积在厂房里,他们原以为还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才有钱能拿到手。
不曾想降卒营曹勇带着人运了几车的钱过来,曹德直接下令先将安居巷居民们的工钱发放下去,要想羊儿跑,必须得给羊儿吃草。
尤其是这安居巷的居民都是后来搬迁的,彼此间的信任感很重要,哪怕曹石并未向他汇报此事,但曹德已经留意到这一阵子安居巷里人心浮动,此番将工钱发放给他们,也是有安抚人心之意。
“是属下考虑不周全。”曹石自责道,他只当这安居巷的居民是降卒营里的老人,却不想这些人初来乍到,仍是人心惶惶,若不是小郎君及时察觉,只怕会是要生事。
曹德倒是没有怪他,反而还安慰了一句,“无妨,如今这安居巷也并无大碍,好生历练着,之后就老练起来了。”他对曹石还是很看重的,不管是曹石还是曹勇,都是他亲信,等历练出来后,日后能独当一面,曹德才有更多精力去做旁的事物。
曹勇此时也安慰了曹石一句,“多跟小郎君学着些,等处理得多了,自然就通透了。”他语意中还是有几分骄傲,曹勇年少时曾被曹太公点评有勇无谋,并非是读书的料子,不过他也不在意,反而是自请去当了小郎君的护卫,如今反而学到不少东西,整个人的沉静下来。
如今曹德身居许都,兖州那边的生意都是全盘交给曹勇来看管,虽然曹德与曹操等人离开了兖州,但是降卒营依旧是热闹之地,各地的商贩仍会带着粮食与钱财前往此处。
曹德觉得这次可以让曹勇带一些琉璃镜回去,许是也能卖上一些钱财,倒是眼镜有些麻烦,需要线下调试,但这也不难,只要训练出一个会调试度数的新人来,让曹勇将新人与眼镜一同打包回去,就可在兖州稳定发展客户。
而望远镜可用于军事,曹德虽又制造出十来个,甚至其中有几个质量与性能都远超过当初献给曹操的那个,但一想到它们的用途,曹德觉得此物若是落在敌军手中,许是就成了对方重伤他们曹军大的利器,曹德觉得还不如将其都交给曹操,反正他名下生意多,不差这么一门。
而除了转交给曹勇,让他带回兖州的琉璃镜与眼镜外,曹勇也有旁的物件要递交给曹德,这还是曹勇先前前来许都时特地留下的任务。
“小郎君,我按照您的吩咐,与各地的行商都打听过,果真寻来了您想要的花卉。”
曹勇说着,就掏出一小包花种来,但却量不多,“这是从边疆过来的行商带来的,据他描述,此花本是域外之花,不知何时被带到他家乡,以前也是不曾见过,好似这两年才看到,但也并不多,我已经叮嘱过,让他之后再带些过来……”
曹德要找的花卉正是棉花,他原先托曹勇派人去寻,本就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如今当真寻到,却是意外之喜。
他原先都想着,若是没寻到这棉花,他就直接去商城兑换,只是作物种子在系统商城里一想价格不低,而依曹德如今地身家,想要兑换棉花,还不知道要攒到什么时候,如今看到曹勇居然真的寻来了棉花种子,可不就是意外之喜么。
曹德接过装着花种的锦囊,仔细查看一番,然后郑重地看向曹勇,“既然边疆那边已经有这棉花,那等你回去,就派一支队伍去探寻,看能不能带回更多。”
虽说曹勇之前已经吩咐那行商再多带些棉花种子过来,但是还远远不够,若是想要生产出大批的棉花来,寻到的棉花种子要越多越好。
不管是降卒营的居民,还是安居巷的流民住户,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女眷都会纺织,曹德原先就想过,有些妇女虽然体力弱,不能去工坊里干体力活,但是却可以建一个纺织坊,专门招纺织好手。
不过如今女子纺织,主要用的都是丝麻,而用丝麻织成的布,御寒效果却是甚微,在冬日里,人们更多的用皮裘,穷一些人家用羊皮、狗皮,而若是连后者都置办不起的,那冬日就要受罪了,甚至可能会被冻死。
曹家虽不缺皮革,但是曹德在抱着围脖烤火时,还是很想要棉花。
北地的冬日极其寒冷,每年都会有人被冻死,而若是有棉花,制成暖和的棉衣、棉被,许是能救活不少人。
旁的不说,至少不该让军中的将士们缺少寒衣作战,即便是再强壮的人,也抵挡不住寒冻侵袭。
不过曹德也没想到竟这么顺利就将棉花种子寻到,他前世时听闻过棉花在很早时就已经出现在国内,只是早期的时候都只当观赏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