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 屏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第52章

虽然曹德打算为跟随他来许都的降卒造水泥房,但这一时半会儿却是无法完工,只得先用茅草搭个住处,只等将水泥等物先生产出来,再建房子。

而降卒们都没意见,甚至干活更卖力,得知曹德还在为他们的落脚处发愁,降卒们便主动开口,

“小郎君,毋需挂念小人,还是水泥坊要紧啊……”

“没错没错,如今尚且不觉寒冻,只需搭个棚子,有一遮雨庇身之地便可。”

“此事不劳烦小郎君,如今还是正事要紧!”

“……”

在降卒们看来,这正事就是将水泥坊建起来,生产出来的水泥可以拿到城里卖给大户人家,而他们的水泥房也就有了着落。若是动作麻利,说不准他们还能在入冬前住进去呢。

一想到这儿,众人就心里火热起来,目光期盼地看向曹德。

曹德也能猜出几分,不过手下的人这般积极,让他也多了几分干劲,而水泥生产的原料也不难寻,主要就是石灰石与粘土和铁矿,但是这生产水泥是个力气活,他如今虽有一千来人,但是其中不少是小孩与老人,看来还得招人才行。

他将曹勇留在了降卒营,如今来了许都,则将曹石提拔起来。

曹石与他年岁相仿,如今个头也拔高不少,被曹德送进学堂读了两年书,整个人都沉静下来,此刻曹德将他喊来,吩咐道,“你去禀与兄长,让他再送些人手过来。”

招人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跟曹操要人。

在建安元年二月,曹德等人搬迁到许都之前,他哥曹操还征讨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想必这次定是又带回不少俘虏与流民。

其实如今各军阀之间交战,对俘虏一般是不留情面,只有将其斩杀才是最不留后患的,尤其是那些难以收服的兵卒,若是养着他们,还要花费大量粮食,而若是这些人心不甘情不愿,做事根本不使劲,那就算是抓回来当壮丁,也不划算,他们干的活还不一定抵得上自己吃的粮食。而这样的人就更不敢收到军中,谁知他们会不会被刺一刀。

而流民却不一样,先前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一心想要过踏实日子,只要能吃饱喝足,那便肯卖力。黄巾军就相对复杂些,其中不乏无恶不作的兵痞土匪,专门嚯嚯寻常百姓人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也有很多是日子过不下去的愚民,只为了一口饭就跟着那些反贼头子卖命。

若是以前,曹操定然不会在这些人身上花费太多精力,直接命人杀了免除后患,但如今曹德隔三差五就到他军中要人薅羊毛,曹操哪里舍得将自己训练出来的精兵干将给曹德,所以从战场上抓人是最好的做法。

尤其是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一抓就是一家子,而这样的人手也是好调教,不怕养不熟,另外流民也是不错的选择。本身两军交战,最惨的就是附近的百姓,不仅家中的粮食可能会被搜刮去充当军粮,要是遇上泯灭良知的,甚至还会被抓去做成人脯,而曹操遇上这些流民,则是直接驱赶到自己治下境内。

虽费时费力了些,但曹操从曹德那儿得了那么多的粮食与钱财,倒是对百姓重视几分,百姓多,曹军粮草就多,赚来的钱财也多,这么一想,有了钱财就能招兵买马。

这么一想,曹操看那些百姓,瞬间目光纯善起来,这些可都是他养兵买马的钱袋子啊。

此刻见曹石前来要人,他大手一挥,直接让账外的一校尉带兵去押送三万人手给曹德送去。

曹操看向曹石,“如今阿疾为司农,这屯田一事还需上心,你回去叮嘱他,莫要误了农事。”

曹石称是,等他与账外校尉退下后,立在帐中的荀彧方才开口,“主公待百姓和善,如今在士林之中也颇得夸赞。”

曹操却是道,“何须在意那些酸儒所言?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尔。”

荀彧不赞同摇头,但也知曹操与儒生一向是不太对付,便没再多说,反正如今曹公收留流民、降服战俘一事,众人都知晓,这让世人对曹军改观不少,如此也算是好事。

而曹德那边,等曹石将三万人手带回来后,他匆匆一见,果然是与当初那批降卒差不多,甚至是更落魄一些,毕竟去岁的旱灾波及颇多州县,好些百姓都吃不饱肚子。

被送来的三万人中,既有流民,也有战俘,这些人在曹操手中时,日子却并不好过,不仅每日被驱赶着去开垦荒田,一日还只得一顿饭,只是没饿死,却一个个瘦骨嶙峋,如今被带到曹德这儿来时,眼神都是麻木的。

不过心中也并没有多少恐慌,反正曹公不杀他们,想必曹小郎也不会要他们的命,顶多就是让他们继续干活罢了。

在他们看来,在哪儿干活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眼前这三万人,一个个都干枯瘦瘪,头发也像发黄的杂草一样乱糟糟,只有少数几个干净斯文的流民将头发打理整齐,发髻上还插根枯树枝,而他们身上穿的衣裳就更破败不堪,甚至还散发着一股难以描述的酸臭味。

曹德的眉头都能打结,怪不得建设新城给的奖励不低,虽然已有降卒营的经验,但重新再打造一个新的城镇出来,难度还是很大,光是眼前这些人就很让曹德头疼。

好在他如今手下已经有一千来个老手,正是当初跟随他跋山涉水来许都的一千来人,这些老手都是他的帮手,曹德觉得要合理开发这些资源。

在原先的降卒营里,曹德在一开始就让曹勇立了奖惩规则,一条条都十分详细,如今在这许都,曹德打算仍按照先前的经验,对于这些新来的三万人,若是有行恶不轨之人,绝不姑息。

当初在降卒营实施这一套奖惩制度可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尤其是曹勇出力颇多,曹勇生得魁梧,又极善武力,手下还带了好些个打手,将降卒中的一些刺头教训了一番,才震慑住众人。如今到了这许都,想要完全照搬以前的经验也不合宜,因为曹石虽比曹勇冷静多智,却身量不足,想要以武力威震这些流民,显然不易。

但若让那一千来个老手相辅,就事半功倍,顿时轻松不少。

屠老三一家子便是跟随曹德从降卒营迁往许都的一千人当中之人,他原先在降卒营时,就很受小郎君器重,不仅是最早在自家院落中养家禽,而且后来还被分配去看管鱼塘和虾塘,所以他家日子过的要比寻常降卒家滋润不少,时常能做些鱼汤滋补一下。

而当他得知小郎君要随曹公迁往许都时,当机立断拿了主张,他要带着一家子一同前往,如今看来他果然没有选错。

当初跟着曹德一起来许都的降卒们,如今全都被荣升为组长,来管理新来的三万人,每个组长管理三十人,而屠老三却是班长,手下掌管着十个组,也就是他手下有三百号人了,这都比得上一个庄子了。

屠老三如今成了三百人之长,心中的激动无法言说,却已经决定要鼓足劲将手下的这三百人训好,可不能被旁的班给比下去。

而与他此刻想法一致的人却足足有一百个,这些班长们不谋而合,他们得了小郎君的信任,又得了极大的体面,恨不得为小郎君肝脑涂地,也更想拔得头筹,才能在小郎君面前露脸。

曹德见着手下的人都像打了鸡血,很是满意。

他早就想提拔一些降卒,让他们来充当小头目,管理普通降卒,这样分层管理模式,可以大大减小管理压力,也能减小曹石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还能让这些人全都卷起来。

这些降卒终究是有别于军中部队,曹德没想让这些人全部军事化,而是想指望他们像村落一样,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做工。为此,曹德又准备了百来个木牌,上头刻了“安宁”、“安和”、“长岁”、“多福”等祥瑞字样,就将那一百个班长喊来,让他们各自抽一个。

“抽中木牌上的字样,日后就是你们各自的班名。”

这些班长原先不解,而等看到木牌上“兴隆”、“永安”、“昌黎”字样时,都是浑身一震,他们不知旁人抽中的是何字样,但看着自己怀中木牌,都十分满意,此刻心中更是对自己所辖的流民充满使命感。

他们定会好生管理这些人,不负这木牌上的寓意。

其中,屠老三抽到的木牌为“长岁”,他拿到这个木牌后,心中踌躇滿志,当即便将下辖人手都带到自己分配的地盘上,先是给手下的人立规矩,申明各项令律,之后就开始对这三百来人分工。

安排人搭建临时住所、烧水杀菌、分发口粮、储备木柴等等,日后每个班都是集中在一起生活,要赶紧囤储一些生活物资,这些都是他们在降卒营时就积攒下来的经验,如今安排这些新来的人手时,更是井井有条。

只等这些都忙完后,他们就立马忙着建水泥坊,工坊已经建好,只需要去开采原料,其中石灰石与粘土都不算难事,都可在山上开采到,只是铁矿就不易,曹德觉得这事还得找他哥。

如今他哥麾下养着那么多的兵马,对兵器的需求量也是很大,想必应该有安排人手开采铁矿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