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董超亲自试驾汽车
在京都第一台火力发电厂成功运行并扩建之后,大章国的科技发展蒸蒸日上。董超又将目光投向了新的领域——汽车制造。
“如今电力充足,朕要在京都建设汽车制造厂,让大章国也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董超在朝堂上宣布,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国家发展的雄心壮志。
众大臣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将是大章国又一项伟大的工程。
于是,京都汽车制造厂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首先是选址,经过一番考察,最终选定了京都城外的一片开阔地。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车的交付。
“李逸,这次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你可要多费心。”董超对李逸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李逸应道,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也满怀信心。
工程开工,建筑工人和工匠们纷纷忙碌起来。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大人,这建筑材料的供应跟不上啊,工地都快停工了。”负责施工的头目着急地说道,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神情焦虑。
李逸立刻派人去调查,原来是运输途中遭遇了恶劣天气,部分材料受损。
“赶紧重新调配材料,不能因为这个耽误工期。”李逸严厉地说道,他的脸色凝重,心中担忧着工程的进度。
经过一番协调,材料供应终于恢复正常。
然而,新的难题又接踵而至。
“李大人,我们缺乏汽车制造的专业技术,很多工艺都不知如何下手。”一位工匠说道,他的脸上满是困惑和无奈。
李逸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召集国内有相关经验的工匠,大家一起研讨,集思广益。”
很快,从全国各地召集来的工匠们汇聚在一起。
“咱们虽然没有国外的专家,但咱们大章国人的智慧也不容小觑,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李逸鼓励道,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工匠,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说道:“我以前做过类似的机械,或许可以借鉴一下。”他开始详细地讲述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众人纷纷讨论,不断尝试和改进。有人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有人对现有的方案提出了质疑和优化建议。
在工厂建设的过程中,资金又出现了短缺。
“陛下,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费用超出了预算,资金缺口很大。”负责财务的大臣向董超禀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董超思索片刻后说道:“朕会想办法从其他方面节省开支,务必保证汽车制造厂的资金需求。”他开始审视宫廷的各项开支,削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奢华项目。
于是,朝廷削减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又号召富商们捐款。富商们纷纷响应,有的慷慨解囊,有的提供物资支持。终于凑齐了资金。
经过数月的艰苦建设,汽车制造厂的厂房终于建成。高大的厂房矗立在阳光下,显得宏伟壮观。
“接下来就是安装设备了,这可是关键环节。”李逸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从国内其他工厂调配来的设备陆续运抵,安装调试工作紧张进行。
但在安装过程中,一台重要的设备出现了故障。
“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能及时修好,会严重影响进度。”工人们焦急万分,他们围在设备旁,束手无策。
李逸立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设备终于修好。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又一个问题爆发了。
“大人,附近的村民因为工厂建设影响了他们的农田灌溉,前来闹事了。”
李逸赶紧前往处理:“乡亲们,工厂建成后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处,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灌溉问题。”他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着。
村民们情绪激动:“我们的农田可是我们的生计,不能说影响就影响了。”
经过协商,工厂为村民修建了新的灌溉渠道,平息了这场风波。
终于,京都汽车制造厂迎来了开工的日子。
董超亲临现场,激动地说道:“这是大章国迈向工业化的重要一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他的声音在工厂上空回荡。
工人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参与了这样伟大的工程而感到自豪。
开工后,第一批汽车的制造并不顺利。
“这零件的精度不够,安装不上。”
“车身的喷漆效果不好。”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李逸组织工匠们一次次地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大家不要气馁,我们一定能造出合格的汽车。”李逸鼓励着大家。
经过不断地努力,第一辆汽车终于下线。
“成功了!成功了!”工人们兴奋地欢呼着。
这辆汽车虽然略显简陋,但却是大章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步。
董超亲自试驾了这辆汽车,对其性能表示满意。
“继续努力,让我们的汽车越来越好。”董超说道。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汽车的质量和性能逐渐提升。
然而,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