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绝望的边缘 - 穿越隋炀帝,成就千秋霸业 - 石阿玲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81章绝望的边缘

夕阳如血,将大地染成一片触目惊心的猩红。

“杀!”震天的喊杀声中,黑色的突厥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仿佛要吞噬一切。来护儿脸色惨白,嘶声呐喊:“顶住!一定要顶住!”

然而,隋军将士们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早已疲惫不堪。突厥主力的突然出现,更是彻底击溃了他们的心理防线。

“陛下,快走!”长孙无忌一把抓住杨广的缰绳,焦急地喊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杨广却猛地推开他的手,双眼通红地望着前方:“朕是天子,岂能临阵脱逃?!”他拔出腰间宝剑,高声喝道,“将士们,随朕杀敌!”

然而,他的声音很快便淹没在震天的喊杀声中。突厥骑兵势如破竹,隋军的防线像一张薄纸般被轻易撕碎。

“陛下,我们快撤吧!”李秀宁策马来到杨广身边,急切地劝道。

杨广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了不甘。难道,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就要毁于一旦了吗?

“快走!”魏征也大声喊道,“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杨广的胸口。他闷哼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陛下!”李秀宁惊呼一声,飞身扑过去,将他护在身下。

“保护陛下!”长孙无忌、来护儿等人也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护着杨广且战且退。

长安城门在望,然而,突厥骑兵却穷追不舍。城内百姓看到溃败的隋军,顿时陷入一片恐慌。哭喊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逃离这座即将沦陷的城市。

“快!快关城门!”城楼上,守将声嘶力竭地吼道。

然而,城门处早已被汹涌的人潮堵得水泄不通。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践踏、踩踏,不断有人倒下,却又被后面的人无情地踩在脚下。

“让开!都让开!”李秀宁护着杨广,拼命地想要挤进城门。然而,人群就像汹涌的波涛,将她一次又一次地推开。

“啊!”混乱中,李秀宁突然发出一声惨叫,被人群推倒在地。

“郡主!”程咬金见状,奋力挤开人群,一把将她抱起……

程咬金像拎小鸡仔似的将李秀宁从人群中提溜出来,粗着嗓门吼道:“都闪开!别挤!”他魁梧的身躯硬是在人潮中撞出一条路,护着李秀宁踉踉跄跄地向城门跑去。

李秀宁的左腿被慌乱的人群踩伤,钻心的疼痛让她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她强忍着痛楚,焦急地问道:“咬金,陛下呢?”

“放心吧,郡主,陛下有长孙大人他们护着,不会有事的!”程咬金安慰道,但语气中也透着一丝不安。

好不容易挤到城门下,守城的士兵认出是李秀宁,连忙打开一条缝隙让他们进去。

“快!关城门!”守将声嘶力竭地下令,沉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将绝望的哀嚎和喊杀声隔绝在外。

城楼上,长孙无忌和魏征并肩而立,望着城外黑压压的突厥大军,脸色凝重。

“辅机,现在怎么办?”魏征沉声问道,一向镇定的他,此刻语气中也难掩焦虑。

长孙无忌紧握着拳头,指节泛白。他何尝不知道,如今的局势,已经是危如累卵!突厥大军来势汹汹,长安城内人心惶惶,隋军士气低落,这场仗,几乎看不到任何胜算。

“先让将士们固守城池,等待援军!”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李靖将军,只要他能及时赶到,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魏征摇了摇头,苦笑道:“只怕李靖将军的援军还没到,长安城就……”

他没再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以突厥人凶残的本性,一旦攻破长安,等待这座城市的,将是何等可怕的命运!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浴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到他们面前,惊恐地喊道:“报……报告长孙大人,不好了,来将军他……他……”

“来将军怎么了?你快说!”长孙无忌一把抓住士兵的肩膀,急声问道。

士兵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突厥主力……太过强悍……我们……我们抵挡不住了!”

士兵的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长孙无忌和魏征如遭雷击。来护儿是隋朝数一数二的猛将,他统领的右武卫更是精锐之师,如今连他也挡不住突厥人的攻势,那长安城……

绝望的情绪像瘟疫般在城楼上蔓延开来,士兵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陛下!”魏征猛然转头,看向身后不远处,杨广正被几名禁卫军护在中央。他脸色铁青,双拳紧握,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朕要去城外,与将士们并肩作战!”杨广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

“陛下不可!”长孙无忌和魏征同时惊呼。

“如今城外形势危急,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犯险?”长孙无忌苦苦劝谏道,“陛下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大隋江山……”

“朕意已决,不必再劝!”杨广厉声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充满力量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陛下,老臣有一计,或许可以扭转乾坤!”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穿青色长袍的老者,在几名将领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他须发皆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老师!”杨广惊喜地叫出声来,连忙上前几步,扶住老者的胳膊。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杨广的老师——杨素。他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开国元勋之一,曾为隋文帝平定江南,立下赫赫战功。只可惜晚年因功高震主,被杨广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猜忌,被迫赋闲在家。

杨广登基后,第一时间就想将杨素请回朝中辅佐,但杨素却以年迈体衰为由,婉言谢绝了。这次突厥人来犯,长安城危在旦夕,杨素心急如焚,不顾年迈,主动请缨,前来助杨广一臂之力。

“老师有何妙计,快快说来!”杨广焦急地问道。

杨素环视众人,缓缓说道:“突厥人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我军可以趁夜色掩护,对突厥营地发起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杨广迟疑了。杨素的计策虽然大胆,但也极其冒险。如果突袭成功,自然可以重创突厥军队,扭转战局;但如果失败,那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老臣愿率领本部人马,为先锋,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杨素单膝跪地,语气坚定地说道。

杨广看着眼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将,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动。但他仍然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这一战,关系着大隋的生死存亡,他不能感情用事,必须做出最理智的判断……

杨广紧锁眉头,来回踱着步,杨素的计策如同在刀尖上起舞,成功了,长安之围可解,失败了,大隋将万劫不复。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沉声道:“老师,朕信你!就依你之计,夜袭突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