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风云再起 - 穿越隋炀帝,成就千秋霸业 - 石阿玲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0章风云再起

隋朝边境的寒风中,依然弥漫着战争的血腥味。虽然隋军取得了胜利,但所有人都明白,突厥的威胁远未解除。高昌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突厥可汗并非轻易言败之人,此次战败只会让他更加疯狂。

果不其然,战后不到三个月,斥候就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突厥在边境集结了比上次多一倍的兵力,战马嘶鸣,旌旗蔽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陛下,突厥狼子野心,此次卷土重来,来势汹汹,我们不得不防啊!”御书房内,长孙无忌语气沉重。

杨广面色凝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突厥的动作如此之快,显然是有备而来。“突厥此次进犯,只怕不仅仅是为了复仇。”他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如刀,“朕收到密报,杨玄感近期与突厥使者来往密切,恐怕……”

“杨玄感?”长孙无忌闻言一惊,“他不是在江南镇守吗?怎么会与突厥勾结?”

“朕也想知道。”杨广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杨玄感是前朝重臣杨素之子,手握重兵,一直是杨广的心腹大患。“看来,这次突厥入侵,是有人想里应外合,趁机作乱!”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调集重兵,加强边防,同时派人密切监视杨玄感,以防不测。”来护儿将军抱拳进言道。

杨广微微点头,“来将军所言甚是,传朕旨意,命来护儿将军即刻率领十万大军,赶赴边境,抵御突厥入侵!另外……”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朕密旨,命李秀宁率领飞羽卫,暗中监视杨玄感,若其有异动,格杀勿论!”

“臣遵旨!”两位重臣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只剩下杨广一人,他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不安。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外敌入侵,还有来自内部的背叛。

与此同时,远在江南的杨玄感,正与一名突厥使者密谋。“杨大人,只要你我里应外合,大事可成!”突厥使者压低声音说道,“到时候,大隋江山就是你的了!”

杨玄感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早有不臣之心,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如今,突厥入侵,正是他浑水摸鱼,实现野心的绝佳时机!他阴冷一笑,“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不出三日,整个江南都会陷入混乱,到时候,就是我等起事之时!”

正当杨广运筹帷幄,准备应对突厥来犯之际,另一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将他震得几乎站立不稳。李密,那个曾经让他头疼不已的瓦岗寨首领,竟然趁着隋朝大军集结北境,悍然率领精锐部队,从中原腹地杀出,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了数座城池。消息传到御书房,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

“陛下,李密狼子野心,如今趁虚而入,其目的绝非仅仅是攻城略地,而是直指东都而来啊!”兵部尚书面色惨白,声音颤抖着说道。原本隋朝两面受敌的局面已经岌岌可危,如今李密又率军从后方偷袭,无疑是雪上加霜。

杨广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沉声问道:“瓦岗寨有多少兵马?可知他们下一步的动向?”

“回禀陛下,瓦岗寨此次出动了至少五万精兵,一路之上还不断有流民加入,声势浩大。据探子回报,他们目前的目标似乎是荥阳,一旦荥阳失守,东都便危在旦夕!”

听到“荥阳”二字,杨广的心猛地一沉。荥阳是拱卫东都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旦落入李密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李密,真是好算计!”杨广咬牙切齿地说道,他怎么也没想到,李密竟然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打了隋朝一个措手不及。如今隋朝主力都集中在北境,能够调动的兵力十分有限,想要同时抵御突厥和瓦岗寨的进攻,难如登天。

“陛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做出决断,否则一旦李密攻破荥阳,后果不堪设想啊!”长孙无忌焦急地进言道。

御书房内,大臣们议论纷纷,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有人主张立即从北境调回部分兵力,回援中原;也有人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先解决突厥,再腾出手来对付李密。然而,每一种方案都有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杨广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眉头紧锁,一言不发。他心中清楚,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是一场艰难的抉择。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来护儿将军突然站了出来,他抱拳说道:“陛下,臣愿领兵五万,前往荥阳,阻击瓦岗寨大军!”

“来将军勇冠三军,有你镇守荥阳,朕自然放心。”杨广点头说道,“只是如今北境战事吃紧,朕实在无法再调拨更多兵力给你了。”

“陛下放心,臣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绝不会让李密越雷池一步!”来护儿语气坚定,充满了视死如归的决心。

杨广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隋朝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诸位爱卿,如今我大隋内忧外患,形势危急,朕决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分兵御敌!”

“分兵御敌!”杨广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语气中透着一股决绝。

“陛下,万万不可啊!”兵部尚书惊呼出声,“我军兵力本就处于劣势,若是再分兵作战,岂不是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是啊,陛下,此举太过冒险,还请陛下三思!”其他大臣也纷纷出言劝阻,担心分兵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杨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意已决,不必再议。突厥和瓦岗寨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毕竟是两股势力,只要我们运用得当,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长孙无忌,问道:“无忌,你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英明。臣以为,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将来护儿的部队作为诱饵,吸引突厥主力,然后由陛下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进行包抄,一举歼灭突厥主力。”

杨广沉吟片刻,点头道:“此计甚妙。只是如此一来,来将军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陛下放心,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来护儿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只要能够保卫大隋江山,臣万死不辞!”

“好!”杨广赞赏地看了来护儿一眼,“朕相信来将军一定能够不辱使命。传朕旨意,命来护儿将军率领五万精兵,即刻赶赴边境,阻击突厥大军。另外,命宇文述将军率领十万大军,驻守雁门关,以防突厥人绕道进攻。”

“臣遵旨!”来护儿和宇文述领命而去,迅速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迎战来犯之敌。

数日后,来护儿率领五万大军抵达边境,与突厥先锋部队相遇。突厥人仗着兵强马壮,气势汹汹地发动了进攻。来护儿沉着应对,指挥隋军将士顽强抵抗,双方在边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隋军将士虽然作战英勇,但毕竟寡不敌众,在突厥人的猛烈攻势下,逐渐落于下风。来护儿见状,故意露出破绽,佯装败退,将突厥主力引诱到了一片开阔地带。

突厥可汗见隋军败退,心中大喜,以为胜利在望,于是下令全军追击,务必将隋军一举歼灭。突厥大军如同潮水般涌来,对撤退的隋军紧追不舍。

来护儿率领着残余的隋军,且战且退,将突厥主力引诱到了一处名为“鹰愁涧”的山谷之中。鹰愁涧两侧山势陡峭,只有一条狭窄的谷口可以进出,是天然的伏兵之地。杨广率领着主力部队,早已埋伏于此,只等突厥主力进入包围圈。

“杀!”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隋军万箭齐发,突厥大军猝不及防,顿时死伤惨重。与此同时,杨广率领着骑兵从山谷后方杀出,截断了突厥人的退路。

突厥可汗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中了隋军的埋伏,顿时慌了手脚。隋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对突厥大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突厥军队被分割包围,士气低落,节节败退。

“陛下神机妙算,突厥人必败无疑!”长孙无忌兴奋地说道。

杨广神色凝重,说道:“突厥人虽然中了埋伏,但实力犹存,切不可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务必全歼突厥主力,一个不留!”

“遵旨!”

隋军将士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突厥军队在隋军的猛烈攻击下,死伤殆尽,突厥可汗也被生擒活捉。

捷报传回长安,朝野上下欢欣鼓舞,杨广的声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就在杨广准备庆祝胜利的时候,一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传到了他的耳中。

“报!陛下,大事不好!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叛,攻占了黎阳城,并与瓦岗寨的李密联手,声势浩大!”

“什么?!”杨广闻言,大惊失色。

“杨玄感?他为何要造反?”长孙无忌也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杨玄感素来骄横跋扈,心怀不轨,此次趁着陛下出征在外,后方空虚,便起兵造反,意图谋夺皇位。”前来报信的斥候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