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欲盖弥彰
向群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思机发就认命塔石为此次与明军作战的统帅。思机发将手底下所有可以调动的士兵,乃至于他贴身的亲卫,都交给了塔石。期望他能够打败明军!
接受了命令的塔石立即领兵,并发下豪言壮语,必定要斩国公爷的头颅于孟拱城城下!
塔石虽然勇猛异常,更是夸下海口会击败明军。但他的脑子并不傻。知道明军厉害的他并没有大意,而是将军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部署在“难见天”,“白虎滩”,以及孟拱城内,等待着明军的到来。
一转眼,四天的时间过去了。国公爷率领的十三万明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难见天”外,安营扎寨并没有轻举妄动。
明军的一举一动自然都在思机发与塔石的掌握之中,他们见明军没有异动,驻扎在“难见天”外安营扎寨不肯进军,就知道国公爷是畏惧了这第一道天险!
为了显示自己对本战的重视程度,更为了激励三军将士的士气。早在前一天,思机发就亲自来到“难见天”上督战。决定与明军决一死战。
看到明军并没有异动,思机发立即与塔石商量起了对策。
在塔石看来,明军之所以没有马上穿过“难见天”,而是选择在外安营扎寨,就是畏惧此地的险要,寻找可以安全过关的办法。
对于塔石提出的看法,思机发是同意的。思机发更是想到了,在山上有一条当地猎户趟出来的小路。或许明军会从这条路悄悄上山,给予山上驻扎的军队痛击!
见思机发如此关注这条小路,塔石却有一些不以为然,他倒是觉得,这条小路如此隐秘,就算是当地的百姓,知道的也不多。
明军人生地不熟的刚来到这里,附近的百姓早就因为躲避战事,而四散奔逃。在这种情况下,以塔石的看法,明军是绝无可能发现这条小路的。
而且塔石还认为,本来己方士兵的人数就不多。部署在“难见天”这里的士兵只有数千而已。如果还要分兵把守这条小路的话,恐怕无法对明军造成较大的杀伤!
塔石的这种看法自然也有道理,不过思机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小心谨慎。从他父亲被大明抓住后直到绝食而死,思机发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举动,就可以知道一二。
目前的形势是明军强,己方弱,而且这种强弱对比又十分明显,无论从军队的数量,武器装备的精良,以及士兵的能力上,明军都遥遥领先于思机发手下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思机发若想击败明军,最强大的,或者说最后的倚仗,就是老天爷赐给他的两座险关了!
所以,无论如何思机发都不敢大意,更不敢懈怠放松警惕。
既然塔石手下没有多余的人手可以防守小路,那思机发又从护卫绍法府的卫队中,挑选出来五百人,交给了塔石,让他们专门把守入山的隐秘小路。
再说明军,在“难见天”外驻扎之后,竟然就没有了下文。也不知道明军是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十三万明军就是停滞不前,不知道他们下一步到底要做什么。
如果这十三万大军直接杀向“难见天”,与塔石率领的守军决一死战的话,无论是思机发,还是他手下的将士们,凭借着天险也不会多么惧怕。
但是,明军却不明原因的止步不前,这就引起了所有人的猜测。那思机发与塔石,更是每日站在山上,眺望远方驻扎的明军,想要看出一个究竟。
“塔石将军,派出去的探子查看的怎么样了?明军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已经驻扎五天了!”
望着明军军营内升起的阵阵炊烟,思机发有些焦急的向塔石问道。
见思机发询问,塔石连忙小心的回道:“回禀绍法,末将派出大量的探子,探查明军的动向。据探子回报可知,好像是沐斌下令大军停滞不前的!”
尽管塔石回答的很小心,但在思机发听来,这完全就是废话。
沐斌身为征南大将军,明军上下自然都要听其号令。明军之所以不肯进军,那必然是听从了沐斌的指挥了!
“塔石将军,本绍法想知道的是什么你很清楚!沐斌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感受到思机发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对,塔石心里咯噔一下。他也察觉到刚刚自己回答的是句废话,绍法大人想要知道的,是原因不是结果!
“末将愚钝绍法恕罪!绍法,根据探子得到的消息,那沐斌几日内,召集诸将商议过很多次,可以攻克‘难见天’的办法!但仍然没有一个妥善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