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嫉妒
自从进入殿内,看到皇帝后,郭准一直很小心。他不相信王振会真的如此相信自己。在自己第一天来到京城的时候,就将其引荐给皇帝,夺取皇帝的宠信。
郭准明白,这一切不过是王振给他的另一个考验。想要看一看自己是不是和王振一条心。如果郭准真的说错话,办错了事,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犹如地狱一般的结局。
而且郭准心里很清楚,皇帝对王振的信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常年累月积累的结果。
就是这份感情,想要凭借三言两语就让二人产生误会,进而让皇帝厌恶王振,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所以,郭准才会在深思熟虑之下,说出了希望内廷外廷团结的话。
郭准相信,自己这么说既不会得罪王振,也不会得罪以内阁为首的外廷。而且皇帝也会认为自己很有能力,有大局意识,进而对自己满意。
所以说,讨好领导其实是一件学问。有的人兢兢业业一辈子,都无法博得领导的好感,从而拥有一个好的前程。而有的人只凭借几件事,就得到领导的认可。道理就在于此。
果然和郭准预料的一样,听到他的话后,皇帝很满意。而他一旁的王振脸色也缓和过来。看着郭准的目光之中,也透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郭爱卿说的好。你来和朕具体讲讲,什么叫内聚人心,外塑形象?”
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当然是郭准在现代生活的时候,一些企业的经营理念。
老子说,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其实治理国家,与管理企业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而且需要的理念也是相同的。
见皇帝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正中了郭准的下怀。他昏迷前看过的那些书,终于有派上用场的一天了!
“回禀陛下,这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是臣老家,有名的圣贤马地,马老先生提出来的。
说起这位马老先生,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在卑职的家乡,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老人家创建的某宝,不仅为其积累了财富,更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习惯。
所谓内聚人心,就是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让大家拥有同样的信念,同样的理想,同样的目标。
有了这样一份同样的价值观,就会在价值观的驱使下,做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情。
这外塑形象,针对的自然就是域外之民。
臣以为,我大明要展露给世人的形象必须是强大,富饶,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臣也相信,只要世人都认可了这个形象,那么我也就证明,我大明真正的强大!”
正统皇帝与王振,自然不可能认识马地与某宝是什么东西。他们只能通过郭准的只言片语,猜测这位马地师傅,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当然,所谓的价值观,他们也不可能明白。不过二人都觉得,郭准这番话说的就是这么让人信服,听上去又很厉害的样子。
倒是这外塑形象,让皇帝的心里很是满意。特别是那句神圣不可侵犯,更是点燃了这位年轻皇帝血脉之中,深藏的属于年轻人的热血!
“太好了!王先生,快让人把郭爱卿刚才说过的话记述下来,再配以讲义发往全国。朕要让所有的官员,百姓都知道,什么叫内聚人心,外塑形象!”
可以说,郭准与皇帝的第一次见面,已经取得了远超郭准预期的成绩。
凭借着郭准这个现代人的眼界与学识,还有这些新奇的学说花样,已经博得了正统皇帝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