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最后的抗争
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被灭后,剩下的四国显得人人自危。 从秦国受辱逃跑回来的燕太子丹,本来就对秦王嬴政恨之入骨,一直在寻找报仇雪恨的机会,现在,他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可面对实力强大的秦国,要想报秦王嬴政的一箭之仇,谈何容易?想来想去,只剩下的,唯有暗杀这条路了。
暗杀,必须要找人。
找谁?
当然是要找武艺高强、胆色过人的专业刺客才行。正在燕太子丹为此事愁眉不展的时候,荆轲一不小心进入了他的眼法。
这个名叫荆轲的刺客是卫国人,在当时的暗杀界非常有名气,平时喜欢读书击剑喝酒,以慷慨侠义而闻名于世。
其实,太子丹最初找的人是田光,这个田光是太子丹的老师力荐的,但田光没有接单,认为自己年老力衰,无法胜任这项艰巨的任务,于是便推荐了荆轲。
刚开始,荆轲同样以自己的才能低劣不能胜任的理由回绝了太子丹的要求,但在太子丹的热情接待和再三请求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见荆轲同意前往刺杀秦王嬴政,太子丹非常高兴,立即拜荆轲为上卿,供其好吃好住好玩,还不时赐予香车美女和金银珠宝,任荆轲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没见荆轲有什么行动。
最后,太子丹终于忍不住了,便前往荆轲的住处,催促他及早行动。
荆轲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便告诉太子丹,刺杀秦王,必需要有两样东西。太子丹问是哪两样?荆轲说一样是樊於期的人头,另一样是燕国军事布防的地图。
对于第一样东西,太子丹觉得有点为难,因为樊於期毕竟是在走投无路时才来投奔自己的,杀他无异于落井下石,有失于道义,终将会被天下人耻笑。
荆轲见太子丹迟迟下不了决心,便主动找到樊於期,对他晓以利害,并将自己的刺杀计划和盘托出。樊於期见横竖都得死一回,如果不答应自己也没有地方可去,倒不如用自己的人头替家人报仇雪恨(樊於期在逃跑到燕国后,其家人已被秦王灭族),于是便自刎而死。
当时太子丹已预先寻找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并让工匠用毒水泡过,达到见血封喉的地步。当所有的行装已准备好后,荆轲却说还要等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一个帮手,但他住得很远,未能及时赶到。
太子丹见事不宜迟,便帮他找了另外一个人代替,这个人便是秦舞阳。说起这个秦舞阳,也算得上是个厉害的角色,据说他十三岁就开始杀人,长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别人都不敢正面看他。
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荆轲有点很不爽,但也无可奈何。
在出发前往秦国行刺的那天,太子丹和门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大家都非常清楚,这注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行动。到了易水边,荆轲的老友高渐离击筑为他送行。原来,高渐离并没有死,当年如梦派小太监李开出宫找他的时候,他已因伤心绝望离开秦国前往燕国。当他听说老友荆轲要前往秦国行刺嬴政时,他当然举杯送行,谁叫嬴政抢走了自己的爱人呢!
面对众多的送行人,荆轲和着拍节唱了一首悲壮的歌,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上车离去。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按照太子丹的计划,一到秦国,荆轲便带着贵重的礼物拜见秦国的中庶子蒙嘉说明来意,蒙嘉便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吹风,说道:“燕王被大王的威严所震慑,愿率全国子民做秦国的臣子,因为慌恐畏惧不敢亲自前来陈述,特砍下樊於期的首级并献上燕国军队布防的地图,派人前来呈给大王,请大王指示。“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立即召荆轲进宫。
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一前一后走进宫来,可到了殿前的台阶下,这个所谓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却心虚起来,脸色突白,双腿发抖,两旁的大臣们见了,都觉得非常奇怪。荆轲见此情境,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向秦王谢罪说:“这家伙是个北方藩属蛮夷之地的粗人,没见过世面,今天第一次见大王,被大王的威严所吓倒,希望大王能够宽容,不要他隆罪于他。”
秦王嬴政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叫荆轲递上地图。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过地图,呈到秦王的案头上。秦王慢慢地展开地图,当图卷展到尽头的时候,藏在里面的匕首终于露了出来。就在秦王惊呆住的一刹那,荆轲迅速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匕首直刺过去。
秦王此时已反应过来,抽身一跳,挣断了衣袖。并慌忙抽身边的剑,但由于剑太长没能拔出来,便抓住剑鞘一边退一边还击。
荆轲在后面追赶秦王,秦王则绕着柱奔跑。由于事发突然,大臣们见此情境,吓得目瞪口呆。
按秦国的规定,殿上的侍从和大臣是不允许携带兵器的,各位侍卫武官也只能拿着武器守卫在殿外,没有君王的命令不准进殿。
由于来不及传唤下边的侍卫官兵,在荆轲追赶秦王之时,大臣们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武器,只好赤手空拳围了过来跟荆轲搏击。其中御医夏无且用他所拿的药袋投击荆轲,一时之间殿内乱成一团。
正当秦王围着柱子躲猫猫的时候,有人突然反应过来,朝他大喊道:“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拔出来!”
秦王这时才急忙把剑推到背后,终于拔出了宝剑,一剑挥下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在倒地之前,举起匕首直接向秦王那边扔了过去,但非常可惜,匕首没有击中秦王,而是击在了柱子上。
秦王拿着剑接连猛刺,刺伤了荆轲七八处地方。荆轲自知大事已去,但还嘴硬,说道:“如果不是想活捉你,迫你订立归还诸侯土地的契约,老子早杀死你了!“
据说,荆轲这次失利,跟他的一个细节失误有关。原来,在当时的暗杀界,在办事之前一定要用血祭刀。在刺杀秦王的前一天晚上,荆轲心想明天就要赴死了,于是便跟秦舞阳找个食肆,两人一起大饮一番,事后还到咸阳城最有名的青楼找女人,把祭刀之事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天进秦王宫时才猛然间记起这回事,却是来不及了。
话说这时殿外的侍卫们已赶了过来,乱刀之下,荆轲和秦舞阳两人差点被剁成肉饼。
得知这次刺杀行动是太子丹一手策划的,秦王嬴政气歪了鼻子,本以为放这家伙一马,谁知不识好歹,于是便恨恨地骂道:”太子丹,你等着,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第二年,即公元前227年,秦王便派王翦、辛胜攻打燕国,指定要太子丹的人头。燕国虽然发兵抵抗,但最后还是在易水以西被秦军打败。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被逼迁都辽东,但秦国将军李信还是继续带兵追击,逼于无奈之下,燕王听从代王的建议,竟然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国,以此来求和。一生豪侠仗义的太子丹,最后竟然死在自己的父亲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