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贴身秘书上位最牛人:机关算尽的赵高是个狠角色
历史对赵高的身世描述不多,只是含糊地说他是秦国宗室的远亲(一说是赵国宗室的远亲),后来进入秦宫当宦官(此”宦官”跟后来所说的宦官有所区别,并非太监),当他出镜的时候,第一个身份是秦王嬴政的马夫。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家伙当年竟然是国家领导人的专职司机!
可别小看这个不显眼睛的角色,往大处说,他掌握着领导人的身家性命;往小处说,领导人的很多隐私,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所以,用谁,还是非常考究的。首先,这个人一定要信得过,否则自己怎敢将小命交到他的手上?其次,这个人车技一定要过硬,否则一不小心将车开进阴沟里去,岂不是照样完蛋?另外,这个人一定要听话、守秘密,否则自己的隐私岂不是曝露于天下?基于上面几个常识,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赵高是嬴政高度信任的一个人,他的车技绝对一流,甚至武艺也相当了得,而且,他还是一个善于察颜观色、深藏不露的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没有两把刷子,怎能在生性多疑、凶残无比的嬴政身边干得风生水起? 正是因为具备了上面所有的条件和特质,赵高从一个小小的车夫做起,然后当上皇宫的车队长(中车府令),掌管着皇帝的所有用车和出行安排,甚至到后来,始皇嬴政还将象征最高权力的印章都交给他保管(兼行符玺令事),成了名副其实的贴身秘书。换句话说,始皇嬴政想发什么诏书、颁布什么法令,都要找赵高盖印,方能生效。你想想,这是不是很拉风?
当然,即便是这样,赵高还是不满足,因为在他心中,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帝王梦,只不过因为始皇嬴政太强势,他只能暂时装孙子,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偷天换日的机会。
任何朝代都有皇储之争,秦朝也不例外。虽然当年始皇嬴政正当壮年,但各路人马已暗潮涌动,偷偷物色将来依附的主子。
本来,在众人的心目中,嬴政的长子扶苏长得玉树临风,生性正直善良,且博学多才,是个最好的人选,怎奈这小子打小就讨厌赵高,两人根本就尿不到一块。于是,赵高便将目光转移到嬴政的小儿子胡亥身上。凭借自己研修过律法的履历,他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胡亥的老师,虽然胡亥生性顽劣,并非合适的皇储人选,但他并不介意,因为他的最终目标是取而代之,这样的人一旦继承了王位,他更容易得手。
当年嬴政之所以四处求仙药,实际是因为顽疾缠身,这是秘而不宣的秘密,身为嬴政的贴身秘书,赵高却非常清楚。所以,嬴政最后一次出巡时,赵高便有意布好了局:让始皇嬴政带上小儿子胡亥,且随行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赵高这边的人。为什么嬴政有十多个儿子,只有胡亥一人随行?这便是赵高从中运作的结果!为什么当时朝中有李斯、冯去疾两个丞相,随行的是李斯而不是冯去疾?因为冯去疾是扶苏那边的人马!
及至嬴政沙丘病亡,李斯被迫同意篡改诏书,这一切都是赵高早就设计好的本子,胡亥、李斯等人只不过是照着剧本演戏而已,因为胡亥年纪尚小,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胆色和气魄,导演必是赵高无疑。
自己扶持的傀儡终于上位了,赵高当然不甘心再当那个破车队长。于是,他开始着手收拾那些平时看不顺眼的对手,冯去疾、冯劫父子俩便成了首当其冲的对象。除掉冯去疾,他便取而代之,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丞相。在帮助胡亥扫除所有王位威胁者之后,赵高又将目光转移到同一阵线的李斯身上。因为李斯一日不除,他的帝王梦就无法实现。刚好这时天下大乱,赵高便一步步下套,让李斯去劝说胡亥不要胡闹惹胡亥不高兴,然后又进谗言,告李斯造反,可怜李斯被投入狱中,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清除了所有政治对手,可以指鹿为马的赵高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还要继续向上迈一步,登上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龙椅。于是,他密谋杀害胡亥,派使者跟刘邦谈判。可惜,天公不作美,胡亥死是死了,但刘邦没有上他的当,满朝文武也用无声的抗议阻止了他登大位的脚步。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子婴搬出来当傀儡和替罪羊。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个表面温顺的傀儡竟成了他的丧命锤,一代狠角,被自己设计的角色,算计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