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悲催的项羽,一生中错失了多少个翻盘机会? - 大秦野心家 - 一个人的远游s茹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野心家 >

第一百六十三章悲催的项羽,一生中错失了多少个翻盘机会?

如果细数历代起义首领的战力,那项羽算是唯一一个爆表者。  他可以单枪匹马入敌军取敌人首级,还可用区区几千人杀得敌人十数万兵马望风而逃,力拔山河气盖势的光辉形象永远无人替代。

可就是这样一个史诗级的英雄人物,最后却落得个兵败惨死的下场,霸王别姬的桥段让千年艺人世代传唱,经久不衰。

作为一个武者,项羽是成功的,他通过实战一步一步塑造起自己战神的形象;而作为一位王者,他是失败的。战神级的韩信亚,他竟然弃之不用;亚父级的谋士,竟都被他活活气死······让我们一一细数那些错失的、可以让他翻盘的机会:

机会一:本该好好安抚投降的秦军将士为己所用,他却选择无情坑杀。巨鹿之战,项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章邯带领二十多万秦军投降,这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果够聪明的话,应该好好安抚这批投降的秦军,适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及时将他们改编,派出自己的将领进行管理,这才是上上策。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并没有将这批降兵收为己用,反而认为是一种负担,将他们跟自己的兵马分隔开来,进行区别对待,最终导致这些投降的将士心生不满,最后为了免除后患,竟一杀了之。这种做法,无异于跟天下所有的秦国人为敌,最终导致子婴选择向刘邦投降,也使得他在占领咸阳后不敢定都在那儿,甚至不敢久留,白白失去对这块肥沃土地的直接控制权。

机会二:项羽联军攻入函谷关直达戏下后,本来可以顺势攻打驻扎在霸上的刘邦,可他却选择了休兵。当时刘邦不准联军入关,明显就是想割据一方,各诸侯见此都非常生气,如果项羽以此为借口迅速指挥联军攻打刘邦,即使不会一下子消灭刘邦,也会让他元气大伤,毕竟当时的军力是四比一,项羽这边占绝对的优势。

机会三:鸿门宴上,本来可以杀死刘邦这个心头大患,他却为了面子心慈手软放了刘邦一马。按照范增的设计,自从刘邦进入项羽的军营那一刻,几乎无生还的可能,但偏偏到了摔杯为号这个环节,项羽选择了放弃,白白错失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刘邦得以侥幸逃脱。

机会四:将刘邦困在咸阳不失为一步好棋,但他竟然听信陈平的鬼话,选择了放虎归山。在派范增去处理义帝一事时,范增在离开前曾一再告诫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刘邦回去他的封地汉中,但最后还是听从了陈平的劝说,选择拿刘邦的家眷作为人质,放了刘邦。

机会五:在刘邦东进关中、秦地军情告急之时,他却选择去攻打陈馀,救齐国。刘邦是当时最具实力的对手,东进关中目的非常明显,项羽本应集中优势兵力,联合其他诸侯先去救助关中才对,但他却选了陈馀这个软杮子来捏,白白错失了良机,导致关中大片土地落入刘邦的手中。

机会六:鸿沟定盟本是无奈之举,但千不该万不该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儿,让其免除了后顾之忧。本来,如果刘邦的父亲和妻儿还在项羽的手中,他必定会投鼠忌器,也不至于在后来将项羽赶尽杀绝。

机会七:韩信是一枚关键的棋子,当时他正在坐山观虎斗,如果能将他拉拢到自己一边,或让其保持中立,项羽后来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虽然,项羽曾派武涉去说服过韩信,但口惠而实不至,没有许下什么承诺,也没有下足决心和功夫,以至后来被刘邦的一个“齐王”封号所收买,彻底改变了战局。

机会八:垓下一战败走,本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却不肯过乌江。虽然自己的兵马已拼尽,但楚地就在乌江那边,渡过去,卷土重来未可知,最起码也不会死得那么惨烈,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一条道上走到黑,留下千古遗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