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烫手山芋 - 小哭包,娇又撩,王爷就别黑化了 - 猫然行事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40章烫手山芋

然而就在这时,他那好同僚也不知是不是偷听到了谈话内容,竟主动差人将方才提到的案犯押到陆渊跟前。

“袁大人,这是做什么?!”

在宋君澜惊愕的目光下,大理寺丞袁郁华冲陆渊谄笑道:

“今日多亏靖王殿下出手相助,也不知该如何感谢王爷。此人与本案关系不大,下官想着不如交由王爷处置,您看行吗?”

他做官比宋君澜早,处事圆滑。

既已清楚手中这一案犯实乃睿王身边的护卫,不论与此案牵扯是多是少,都不能再追查下去了。

有洞穴内的一堆尸身和斋堂里仅剩的那几个活口,足够他们回去交差。

就连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女子都说了,这护卫是近几日才过来的,之前未曾见到过。

不往下深究的话,回去可不就是一句“关系不大”就得放了吗?

袁郁华方才正愁如何甩掉这烫手山芋,就恰巧偷听到靖王欲将人要走。

这俩王爷合不来,私下移交给眼前这位再合适不过了。

到时候若是睿王那头找大理寺要人,就说是靖王帮着宋少卿查案出了力,碍于情面,不得不将人送走。

陆渊不着急作出答复,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宋君澜面上的复杂情绪,有愕然、有愤怒,亦有不甘。

心想这人终究还是资历太浅。

当你还在那里执着于所谓的原则时,立刻就会有人毫不犹豫地不论那些条件,主动将人奉上。

“还是袁大人知趣,就是不知宋大人肯不肯了。”陆渊看向宋君澜的眼神中充满了戏谑。

宋君澜双眼空洞,嘴唇紧闭,一言不发。

“不说话,那本王就当宋大人是默认了。”陆渊悠悠道。

几人周遭的空气被沉寂包裹得严严实实。

袁郁华见人已顺利移交给靖王府护卫,躬身告退。

山上事毕,大理寺众人押着几个匪徒先行往山下走去,脚步匆匆。

王府护卫难得出来实战一回,亦是脚步轻快。

所有人的心情都比来时要好上许多。

除了宋君澜。

时余拢了拢斗篷,招手示意陆渊贴耳过来,悄声问道:“这样对宋大人会不会太残酷了?”

他设身处地地想了想,若是自己处于宋君澜的位置,作为此案的主要负责人,在大理寺说不上话,只能眼睁睁看着案犯被当作奉承讨好的礼物一般送出去。

这搁他心里也不好受呀。

更何况这是宋君澜新官上任之后的第一个大案,忙前忙后、心力交瘁。

虽最终是靠着陆渊相助才得以破获,可看这位宋大人一开始严词拒绝那口气,就知道此人公私分明,把法度看得十分重要。

也可以说是一根筋。

对于这样一个固执的人来说,此刻想必已被无力感和挫败感缠绕心头,久久无法释怀。

陆渊唇角微勾,再看宋君澜仍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正好下山路上无聊,把话摊开了说:

“大理寺不是你过去待的那个小县衙,你好好想想,你现在的同僚、下属,办起事来可有过去那些人得力。”

这话直白,宋君澜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愣怔。

的确,断案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头脑就够了的,单看这一次,求陆渊相助磨那两次嘴皮子还算简单了,同大理寺那伙人沟通那才叫一个难。

没人看得起他,更没人把他的话当一回事。

圣上钦定的大理寺少卿又怎样,以他的年纪和资历,再加上同靖王交好,多少人都疑心他这官职的来历。

若不是再三保证自己已说动靖王前来参与查案,今日哪能瞧见大理寺这些同僚和下属的影子?

还真不如过去机构简单的小县衙,最起码遇着事的时候,那些人是真愿意与自己并肩携手。

陆渊见宋君澜表情已有松动,继续道:

“交由本王处置可比关在大理寺狱要稳妥得多,起码睿王那头来要人时,本王不会将人轻易交出去。”

听闻此言,宋君澜霎时间豁然开朗。

对呀!自己方才死脑筋了不是?

睿王府护卫可不是那些无身份背景的匪徒,若是人家主子找上门来了,凭他这些时日对大理寺的了解,可不就得乖乖把人交出去?

如此说来,确实是交由陆渊处置更为放心。

“那我可要去你府上住下,每日盯着。”宋君澜又恢复了平日里与人说笑的语气。

陆渊收回视线,没好气地道:“还嫌往日去的不够勤?”

宋君澜却开始装模作样地唉声叹气:

“我那新置的宅子里头还没买几个下人,又都不熟,在府里养伤多可怜啊……”

时余向来心肠极软,光是想象了一下宋君澜所说的画面,就觉得真是怪可怜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