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殿试 - 大明:摊牌了,我是崇祯 - 小龙家水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90章殿试

刚刚还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新进士子,转眼间却被人家几句话气得几乎晕了过去,宋应星和宋应升两兄弟,不由得有些诧异地转头望着那个始作俑者的年轻士子。年轻士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宋应星和宋应升拱手一礼,说道:“两位兄台勿怪,在下只是看不惯他那副洋洋得意的嘴脸罢了。”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那个年轻的士子又说道:“在下陈昂,就是那人口中所说的,不应该来参加殿试的第四百二十一名那个。”

宋应星笑着朝陈昂拱了拱手,说道:“我也好不到哪去,同样也是他口中所说的,不应该来参加殿试的人。”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宋应星才又接着说道:“奉新宋应星,这是家兄应升。”

听了宋应星的话,陈昂不由得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瞧着宋应星两兄弟说道:“两位兄台,便是奉新二宋的宋氏兄弟?兄弟二人,同榜中弟,古往今来,也只有四川的苏氏父子,能与两位兄台媲美啊!”

“兄台过誉了,我兄弟二人,又岂能与苏氏父子相提并论?”宋应星急忙摆手说道,陈昂将他们兄弟与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相提并论,那可真的是大大的抬举他们了。

正说着话,紫禁城午门右边的侧门,便轰然打了开来,一个身穿赐蟒袍服的中官,手捧圣旨,骑在高头大马上,出现在右门门外,展开圣旨,尖声叫道:“圣旨到!~”

在场的所有学子,也包括他们带来的书童、下人,全都跪倒在了地上。

“皇上有旨,宣新进士子,入紫禁城,于皇极殿外,应试!~”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午门外,数百人一起山呼万岁道。

随后,所有的士子,便排成两列,在守卫午门的城门卫兵的检验下,依次走进了紫禁城。

进了紫禁城午门后,从午门到皇极殿,一路上,到处都是严阵以待的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所有的士子,都严格的限定在了一条狭小的道路上。

在进入皇极殿外那个大广场的时候,所有的士子,又一次接受了卫兵的检查,随后才踏进了广场。

广场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安排下了数百张矮几,每张矮几上面,都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旁边还写有学子的姓名和籍贯,后面的地板上,还放着一个软布蒲团。

按照着矮几上面写着的姓名和籍贯,入场的学子,很快便找到了各自的位子,在矮几后面坐了下来。

辰时过后,所有的学子都已经入场做好。数百人坐在大广场上,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声响。

这可是皇城内苑,绝大多数的士子,都还是第一次踏进皇城,对皇城和皇权的畏惧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便感到了一丝丝紧张和拘谨,比礼部会试的时候,都还要紧张一些!

礼部会试,除了第一次参加的学子外,其他很多人,都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感到如何的害怕和紧张了。

可这殿试却不一样现在参加殿试的这些士子,可都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呢!参加过殿试的,全都已经成了进士,成了大明朝的官员,自然也不会再来参加什么殿试了!

“皇上驾到!~”

随着内侍一声尖锐的尖喝声,在场的所有士子,场外环绕广场一周的所有的卫兵,全都跪倒了下去,一起行礼说道:“恭迎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中,有离着皇极殿殿门比较近的士子,甚至忍不住偷偷的抬眼,朝上面张望着,却见一队锦衣卫士在前引导,其后是一队太监、宫女,手上张着宫灯、羽扇,擎着九龙黄盖伞。

九龙黄盖伞下,是一辆御辇,由十六个小太监抬着,平稳而又缓缓地朝前行着。御辇上,端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天子,正是大明帝国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御辇后面,才又是一队张着羽扇的宫女和太监,最后又是另外一队护卫的锦衣军士。

很快,御辇便在皇极殿的大门口,停了下来,朱由检从御辇上走了下来,走到从皇极殿里搬出来,摆放在大殿门口的九龙金椅前,站好面对着下面广场上的一众士子军卒。

随后,朱由检才双手猛地一展,在龙椅上坐了下来,朗声说道:“众卿家免礼,平身!”

“谢皇上。”所有人再次行礼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从地上爬起来后,宋应星偷眼朝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的那个年轻的大明皇帝望去,虽然隔着好几十丈远呢,但宋应星却依然感觉,龙椅上的那个年轻的大明帝国的皇帝,竟然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细细的想了一下,宋应星不由得猛地吃了一惊,那皇上,竟然,竟然好像是高升客栈里跟自己称兄道弟的黄公子!

皇上,黄公子,这,原来是这样!

宋应星猛地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过来,也难怪自己几次问黄公子的姓名住址,黄公子都不肯如实相告了!

正胡思乱想着,却听皇极殿上,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随后,皇极殿广场两侧,两个大大的木架上,便猛地垂下两副巨大的白纸来。

所有学子的视线,顿时全都被吸引了过去,只见那两副巨大的白纸上面,其中一幅上面写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另外一幅上面却写着:“两汉以继,儒术独尊”。

瞧见这两副字后,所有的学子,不由得全都愣了一下,旋即便听见朱由检朗声清脆地说道:“诸位爱卿,朕近日博览群书,读先秦之史时,尝有墨儒兵法,百家争鸣之局。”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说道:“到了前汉,武帝之时,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其后,方独尊儒术。”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接着说道:“今日殿试,诸位卿家,便以‘百家争鸣’与‘独尊儒术’为题,辨明此二者之得失利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