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感恩的心 - 春风不度玉如春 - 度门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春风不度玉如春 >

第37章感恩的心

大公主收到萧玉书的来信时已经是第二日,云禾县新上任的县令也在上任途中。

收到萧玉书来信后,大公主便召集门客在府中商议对策。

“果然,我就知道会是如此。除了杀人灭口他也想不出其他法子了。”带着轻蔑的语气从大公主口中说出,脸上却是带着淡淡的担忧。

“殿下,某以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时是我们的大好时机,虽然于宗伟已经死了,可是他的那些证据可是牵扯到三皇子一派众多官员,可以趁此机会,重伤其羽翼!”

“对啊,殿下。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岂不可惜?”有人附和说着。

大公主自然是有自己的担忧,自从上次早朝堂上拿出三皇子勾结的证据,皇上却重拿轻放,只是禁足便可以看出皇上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雷霆手段的皇上了。

似乎年纪大了,都会想着子女和睦,可是生在帝王之家,本就是痴心妄想。

不说二人非一母所生,就是朝堂上二人的剑拔弩张便也该知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而且不知为何,那日丞相的突然辞官让她感到有些不对劲儿,可细细想来又说不出哪儿不对。

一旁的众门客还在说着让大公主利用此次事件借机清除三皇子一派的人,尤其是三皇子的外祖—何家。

大公主听着众人争论,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思量,众人心中所想自然可行,可那是建立在皇上还是当初那个雷霆手段,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人。

可如今皇上年岁渐长,也逐渐开始念旧,何家扎根在此地百年,当初建国时祖上是跟着先帝一起打天下的,而当今皇上与何家家主也有几分年少时的情分,树大根深,何家动不得。

大公主坐在主位,眼看着下方越发激烈,终于开口说道:“好了!本宫已知晓你们意思了,你们先退下吧。”

“是”众人一下子静了下来,拱手向后退去,退至门口才转身向外走去

众人走后,吵嚷的屋子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公主仍然坐于高堂,只是弯下的脊背和紧皱的眉头都散发出疲惫的气息。

二八年华,女子最美好的时光。整个汴京如她一般年纪的女子大都已经嫁作他妇,相夫教子。

而她生于朝堂,长于朝堂,就算她什么也不做也不可能相安无事,注定要在朝堂起起伏伏。

而所谓情爱于她,不过如过眼云烟。过去的也只能是过去了。

虽然如今何家本家动不了,可他地下的旁枝却是可以动一动,何铭已经被判秋后问斩。

云禾县如今只要新县令到任,萧玉书便可即刻返回汴京。

此时的萧玉书正在云禾城内四处巡视,当初找望城县借的三千守兵已经还了回去,只是有几十人在此次行动中受伤,不过碧玉看过并无大事,发了些抚慰金以示慰藉。

朝中此次事务全权交给大公主处置,在云禾招收了一部分身体还健壮的青少年后,大公主从另外几个县各抽调了一部分守卫来此,如今统一暂时由墨羽带着训练。

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城中百姓也渐渐对萧玉书放下了戒心。

走在路上的萧玉书突然被一个小女孩拦住了去路,几人停了下来。

面前的小女孩大约三四岁的年纪,面色蜡黄,身上的衣服也是空着一大块,眼睛却又大又圆,水汪汪地看着萧玉书,手在身上擦了擦才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布老虎,“姐姐,这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是我娘亲手给我缝的,送给你,谢谢你救了我们。”

萧玉书蹲了下来,和小女孩平视,虽然经历了这么大的灾难,可小女孩眼中却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想来她的母亲将她护的极好,萧玉书看向了小女孩身后站着一名瘦弱却娴静的女子,见萧玉书看了过去,对着萧玉书感激地笑了笑,微微颔首。

萧玉书笑了笑,收回眼神看着小女孩,“不用谢,你的心意姐姐收下了。”说完看向身后的兰秋,兰秋领会连忙从怀中拿出一方油纸给萧玉书,打开后包的几块方糖。

小女孩对于萧玉书没有收她的布老虎感到有些失落,看到萧玉书手中的方糖眼神一亮,舔了舔嘴。

萧玉书看着小女孩的模样,有些失笑,拿出一块递了过去,“尝尝。”

小女孩听见这话顿时笑了,不过立马转头看了她的母亲一眼,见女子点头才双手接过。

“谢谢姐姐!”含着糖的小嘴有些囫囵不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萧玉书。

萧玉书将油纸包起来放在小女孩怀中“慢慢吃,姐姐有事便先走了。”

说完便站了起来,对着远处的女子微微一笑便转身离开。

离开时还隐约听到“娘亲,糖好甜,你也吃!我也要像姐姐一样!”

萧玉书笑了笑,只觉是孩童戏言。

回到官府。

“清秋,可曾有什么线索?”萧玉书坐在之前宴请过宾客的大厅,看着刚刚进门的清秋开口问道。

“小姐,问出来了,当初坐马车进来的那人叫温荀之,据说是从汴京来的,还是三皇子最得力的门客,此次前来就是为三皇子办事的,不过具体办什么事他们就不清楚了。”清秋一口气说完,便走到了萧玉书身边。

轰!

温荀之!温荀之!又是温荀之,为什么这辈子干什么在哪儿总能碰到他,他到底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萧玉书觉得有些喘不上气,似乎她的一举一动都绕不开温荀之。

他不应该在汴京和叶娇娇在一起吗,当时出现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可知他的行踪?”

清秋摇了摇头,“不知,据他们所说,当时城中暴动的时候就已经不见他人了,似乎早就走了。”

萧玉书直觉温荀之此次来此的目的不简单。

几日后萧玉书才终于明白温荀之不顾路途迢迢到云禾是干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