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整兵 - 春风不度玉如春 - 度门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春风不度玉如春 >

第31章整兵

“你知道我一个城的守备才多少吗?才八千五啊!”听见萧玉书说出的数字,宋天伟有些语无伦次,不敢置信地开口说道。

“宋叔叔,你就说你借不借吧!”一向规规矩矩的萧玉书顿时有点像无赖似的开口说道。

宋天伟看着萧玉书这副模样,有些想笑,但是想到萧玉书要借他三千兵又笑不出来,“借,你都拿出公主令了,我还能不借?不过说好了,你怎么给我带出去的人怎么给我带回来。”

“是!多谢宋叔叔。”听见肯定的回答,萧玉书又恢复了那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这番变脸属实让宋天伟看的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萧玉书是没想过宋天伟会答应的,拿出公主令也不过试一试,毕竟常年深处深闺的她并不清楚早些年圣上还康健时,大公主在朝堂上的地位不亚于太子。近些年来,公主虽然沉寂了下去,可余威仍在,更何况宋天伟本来也没想卡着萧玉书。

萧玉书为何要借兵还得从今天早上说起。

本来是打算回京再处理这件事的,可是大公主来信提及就在萧玉书出京后,没过两天,三皇子的人也向着云禾而来,让萧玉书注意。

另外就是云禾百姓现状她已知晓,恐流民暴动,特让萧玉书找周边县城借兵。

而另一边的云禾官府,于县令在书房坐了一夜,最后决定就当此事没有发生过,若是现在告诉他们他还留了信在手上,恐怕活不过今天。

决定等温荀之走后就带着一家老小赶紧走,走的越远越好,走到谁都不认识他们的地方,如今手中银钱已经足够后半辈子一家人衣食无忧了。

想清楚后,于县令便觉得这样就挺好的,没有后顾之忧。

这时,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大人,大殿下说……”

这人又要做甚?

于县令觉得不耐烦,开了门,“他又怎么了?”

小厮看着于县令一脸不满,哆哆嗦嗦的开口说道:“大殿下说昨夜他做了噩梦,说定是此地风水不好……他现在就要离开。现在恐怕已经到了大门口了……”

“什么?”于县令满脸不可置信,要事都没商讨,这就要走?这怎么使得,温荀之还在府上呢。何况,这理由也太过荒谬。

于县令一把推开小厮,急匆匆地跑去大门口。

“怎么,如今本王要走还走不的了?”大殿下看着门口一群拦住他的人说道。

守卫面面相觑,还是一个人站出来开口说道:“殿下,还请等我们县令过来,现在让您走了,我们……不好交差啊。”

“殿下……留步!”于县令赶了过来,匆匆喘着粗气,双手撑着膝盖,擦了擦汗。

“于县令,你的人拦着不让我走,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听着这来者不善的语气,于县令真是一万个喊冤。

“哪里哪里,只是我们说好了今日协商将那事确定下来,您这突然要走,实在是有些……”说话间还瞥了瞥大殿下。

“你说这事儿啊,小问题,今儿我实在没心情跟你们说,过几日我让下面的人跟你谈。”大殿下这时才似乎恍然大悟,此行是来谈大事的。

“这……”于县令正不知如何是好时,“那便过几日再谈吧。”

原来是温荀之开了口,听到温荀之说的这话,于县令顿时松了口气,连忙挥手:“还愣着干什么,给大殿下让路。”

大殿下拂袖而去,走之前看了一眼温荀之,温荀之也不怯懦,直直的对了上去,二人视线交汇的一瞬间又迅速移开。

“你怎么就让他这么轻易走了,那……”

温荀之看了于县令一眼,于县令瞬间闭了嘴。

温荀之对这种人一向嗤之以鼻,事情又没办好,完了还要去抱怨别人,以此来推卸责任。

温荀之没再说话,只是觉得该走了。

温荀之走后,于县令啐了一口痰,低声说道:“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跟我甩脸子?”

身边的人战战兢兢,只是低着的头埋得更深了几分。

于县令负手朝后院走去,既然今天不谈事儿了,那他可就要去找他的小姨娘。于县令一共有六位姨娘,这位小姨娘便是他前些天刚收的,每日食不知髓。

云禾官府里一派安逸祥和。

城内却悄然汇聚着一场风波。

萧玉书借到兵之后便打算将三千人分成六个队,先一个小队一个小队往云禾去,驻扎在云禾附近,一次性三千人规模太大,容易引起注意,造成周边县城恐慌。

萧玉书和寒月一队,兰秋跟着清秋,墨羽则带着向阳,其余人各自带着队伍。

驻扎着分布在云禾县各个城门,一共有四个城门,因此根据向阳的描述,萧玉书决定正门一千五的守兵,另外三个门各五百,因为正门离官府较远,聚集的百姓也就更多。

从白天等到黑夜。

“小姐,你说真的会出事吗?”兰秋双手合十,祈求着什么,睁开眼对萧玉书说道。

萧玉书遥望着远方,“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如今做的这一切不过都是为了以防万一。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吧……”声音越来越小,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回答兰秋的问题还是在告诉自己。

现实却明明白白的告诉萧玉书:你,是对的!

半夜就在众人昏昏欲睡时,城内突然火光冲天。

萧玉书一下子清醒过来,叫醒众人。

迅速整兵出发。

城内此事已经乱作一团,百姓早已丧失理智。

本来已经麻木的众人,在一个平凡的夜晚揭竿而起。起因是一个孩子无意中跑到了官府周围,他的母亲在后面追着他,告诉他不要去那里,下一秒一根长枪刺破了孩子的胸膛,鲜血流了一地,母亲慌忙赶了过去,抱着孩子,失声痛哭。

而那伤人的官兵,只是嫌弃地看了一眼,啐了一声:“真是晦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