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黄瓜鱼习性
池沼公鱼个体较小,体长一般在6-9cm范围内。体呈纺锤形;各鳍无棘,背鳍两个,第一背鳍鳍条为8-10枚,第二背鳍为脂鳍;胸鳍腹位;臀鳍鳍条15-17枚;体披银白色细鳞;侧线不完全。雌雄个体在体色、体型、可数和可量性状方面差异不显著。
2.框架结构(1)胸鳍至腹鳍长:体长雌性:3.530±0.085雄性:3.766±0.14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2)腹鳍至臀鳍长:体长雌性:6.408±0.243雄性:5.129±0.47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3)背鳍至尾鳍长:体长雌性:2.549±0.049雄性:2.437±0.08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
3.丰满系数雌性:0.744;雄性:0.778。
4.体长-体重相关关系雌性:y=-8.618+1.567x(r=0.878)雄性:y=-10.727+1.845x(r=0.766)式中y表示体重(单位:g),x表示体长(单位:cm)。1.5成熟系数:雌性:39.63,其中其绝对怀卵量为4831粒,相对怀卵量为1934粒/g体重;雄性:5.02。
早期性状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鱼的胚胎发育:1.孵化时间:水温8c、12c、16c、20c和24c条件下,池沼公鱼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分别为:8c,311.50h;12c,272.67h;16c,177.07h;20c,142.00h;24c,118.03h。可见池沼公鱼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孵化率:水温8c、12c、16c、20c和24c条件下,池沼公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分别为:8c,68%;12c,72%;16c,40%;20c,29%;24c,25%。可见12c条件下最高,24c条件下最低。2.3孵化积温水温8c、12c、16c、20c和24c条件下,池沼公鱼受精卵的孵化积温在2492.00c·h-3272.04c·h之间。
池沼公鱼仔鱼的摄食与生长:
1.初次摄食率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水温11.5±0.5c),池沼公鱼在孵化出膜4日龄后,仔鱼开始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0%。7日龄达到初次摄食高峰(初次摄食率达100%),初次摄食高峰持续两天,9日龄初次摄食率开始下降。
2.饥饿不可逆点试验测定,11日龄时,池沼公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下降至最高初次摄食率的一半(50%),确定池沼公鱼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为11日龄。
3.池沼公鱼仔鱼的生长模型对初孵至13日龄仔鱼个体的全长tl(mm)与日龄d(d)进行回归,建立仔鱼全长与日龄的生长模型,其关系式为:tl=0.0002d3-0.0075d2+0.1955d+6.2699(r2=0.9891,n=300)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鱼仔鱼的生长发育:
1.全长变化水温12c、16c和20c条件下,随温度升高池沼公鱼仔鱼仔鱼全长增长加快,不同温度条件下全长增长变化差异显著(p<0.05)。当水温达到24c时,仔鱼全长增长停滞。
2.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水温12c、16c和20c条件下,随温度升高池沼公鱼仔鱼卵黄囊和油球吸收变快;不同温度条件吸收情况差异显著(p<0.05)。温度达到24c时,5-7日龄仔鱼卵黄囊和油球不能正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