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黄瓜鱼孵化管理
鱼类移植驯化通常采用移运亲鱼、鱼苗鱼种或受精卵等方法来实现。而鲑形目鱼类移植授精卵,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生命周期短、早春集中产卵的公鱼尤其如此。这是因为结合春汛捕捞采集授精卵经济方便;干法运输发眼卵简便、成活率高;早期发育阶段可塑性大,易于适应新的水域环境,移植易于取得成功。
在池沼公鱼的产卵季节,于产卵场捕取亲鱼。一般在水库上游河口处用张网或抬网捕获上溯产卵的亲鱼,常在黄昏后或黎明前捕获最多。将捕起的亲鱼放到暂养网箱中,暂养箱为网目0.8-1厘米的网片制成,规格常为120厘米x80厘米x80厘米,用木框支撑漂浮于水面,每只箱可暂养40-50千克。
将暂养的亲鱼捞在筛箱内,置于避光处用于采卵。采用干法采卵授精。一般采1尾雌鱼卵挤入2尾雄鱼精液,用鱼尾将精卵搅拌,后用清水冲洗,再集中于大盆准备附框。在采卵授精过程中要注意:暂养的鱼随用随捞,捞取的鱼尽量在10-20分钟内处理完,以免亲鱼死亡;采卵要在背光条件下进行;要选择成熟好的雌鱼采卵,成熟卵为黄色、晶莹发亮,未成熟或过熟的卵都不能用。
3、孵化管理
一般将授精卵粘附在孵化框上进行孵化。孵化框用展开的棕榈片附卵。孵卵框应预先在3%食盐溶液中浸泡消毒5-10分钟,然后用水库水清洗。附卵时,用软毛刷将受精卵均匀刷在棕榈片上,或把受精卵在水中搅匀,随水均匀泼洒在附卵片上。一般每框两面附卵3万粒左右。
附卵后,将孵化框10-20个扎成一捆,注意要在每框四周或四角钉上隔片,使捆后每框间均有透水空隙。再放入孵化箱内孵化。孵化箱用目大0.8-1厘米的网片制成2米x1米x1米或更大些5米x2.5米x2米体积的网箱,用竹框浮于水面,用锚石固定。附卵框排于箱内,附卵棕片可直接放到箱底,最后用密眼网盖住。
孵化管理要点是:1孵化箱一定安置在水深、水清净处,箱距10米以上;2附卵框排列要侧立于水面下,避免附卵的棕片朝上而受阳光直射。早春可系石块等物,使附卵框沉入水中,以免水面结冰冻死鱼卵;3孵化箱必须封严,避免野杂鱼进箱或害鸟啄食鱼卵;4每隔4-5天用消毒液泼洒消毒一次,以防水霉病发生;5每天检查网箱,测记水温,观察发育进程,孵化后期,注意调整网箱浮力,避免沉箱。也要注意预防水面结冰和风浪冲打。
4、鱼卵运输
受精卵发育到眼睛出现色素(即发眼卵)时,胚体开始转动,对外界适应力较强,可移植运输。长途运输最好用保温车,也可用汽车,用帆布封车。装运时,在车箱底部铺一层浸水的稻草或棕片等吸湿柔软物,把附卵框层层排好,最后在框垛上面和四周,盖上浸湿的棕片等物。运输途中每隔4-6小时淋水一次,使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经2-3昼夜,成活率可达100%。如气温较高,在附卵框棕片上面要加水降温,也起淋水保湿作用,运输效果良好。若火车、飞机运输,可将附卵框装在尼龙袋内,再装入纸箱,袋内装少许水,保持潮湿,袋口扎封时应留口以便透入空气,也可加冰起降温保湿作用。只要保持潮湿,途中经2-3天,一般成活率达90-100%。如运输时间长,特别是运往气温较高的地区,可运受精卵或于发眼前2-3天起运。受精卵无水、低温储运法效果很好,即将受精卵加水清洗,卵膜吸水膨胀后,将滤干水的卵装入小尼龙袋内(一般一袋装1000克,约120万粒受精卵),扎口后放入保温瓶或泡沫塑料箱内,卵袋上垫纸,纸上加冰,保持容器内温度1-3c。如在气温高的情况下运输,途中可补放些冰。一定要保持装卵容器内温度不高于4c,不低于0c。运抵目的地,取出鱼卵,调节鱼卵和当地水温接近时,将卵倒出,加水搅拌,附着在附卵片上入箱孵化。这样经2-3昼夜运输的受精卵,成活率可达80%以上,孵化率可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