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
上巳节
三月初三,上巳佳节。
洛水河畔,云鬓衣香,彩衣纷飞,尽是肌骨妍丽丰盈的女郎,引得年轻气盛的儿郎们频频相望。
上巳节源于先秦,本是祓禊求子的活动,并带有一定的巫术与宗教色彩,比如祭祀水神这类,祈求水神保佑丰收和平安。
后来渐渐有了娱乐性质,增加了宴饮、踏春、曲水流觞等活动。
上巳节那一日,人们常到水边嬉戏,用洛水洒在身上,驱除身上的邪祟污秽。
尤其是在祭祀洛水之神前,还要用兰汤沐浴,兰草被视为灵净之物,深受文人喜爱。
上巳节除却这些热闹的活动外,还有一桩隐藏的作用,便是洛阳未婚儿女相看的好时候。
这可谓是洛阳人心照不宣的规矩,历经好几个王朝,传承了数百年,早就在心中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这是凉州所没有的风俗,原本就对上巳节这等全民游春的热闹感兴趣,又听到上巳节还有这等作用,别说三位公主了,一帮大老爷们也被勾起了兴趣。
尤其是本就对上巳节期待已久的燕钰,眸中好似都在放绿光。
作为刚入主都城的新帝,今年的上巳节,元宁帝是万万不会错过的。
不仅如此,他还得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去,与君臣同乐,与百姓同欢。
于崔氏而言,若是往昔,上巳节这等踏春赏景的放松活动,他们自然也是乐于去得的。
然一家子又卡在这等含糊不清的境地,崔砚都下意识便想低调些,不大想去洛水边惹眼。
可陛下发话了,还在御书房召见他商讨完政务后又状似不经意地提醒了他一句。
如此直白的意思,崔砚再推脱不了了。
三月初二的晚间,崔砚吩咐家中准备了明日去洛水需要用的一应物品,又听长子说了些今日齐王驾临的细节,崔砚回到内室,同妻子说起了自己的猜测。
“夫人,齐王应当是对咱们阿鸾有意,我们崔氏此番被留下,应当也是齐王的手笔。”
趁着妻子给他脱外袍的功夫,崔砚说出了自己这几日下来推测出来的结果。
荀夫人看着倒是没有太过惊讶,笑吟吟地将外袍搭在衣架上,气定神闲地叹息道:“其实妾也看出来了些眉目,尽管阿鸾不肯多说,但妾猜想当初定不是简单被搭个话那样简单。”
“只是妾没想到,那齐王竟能为阿鸾做到这一步,但想想好似再正常不过,我们阿鸾这样的女郎,洛阳城哪家不想求娶,折了齐王的腰,也不足为其。”
提到自己的宝贝女儿,荀夫人又开始沾沾自喜,满口夸耀起来。
荀夫人觉得自己当真是个好命的女郎,虽家族落败些,但承蒙未婚夫不弃,敬爱珍视她二十余载,生得子女又个个出色懂事,虽经历改换天地的大事也不曾落入绝境,如今眼看着崔氏大有回春之兆,荀夫人心中感慨万千。
她本就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走到这一步,已经不求什么了。
见妻子欢喜,崔砚则想起另一桩事,那便是长女的心意。
“这事祸福相依,咱们跟阿鸾承诺过,日后要为她寻一位合心意的郎婿,若是阿鸾实在不愿,齐王那边又……”
话未尽,荀夫人也明白了过来,面上也没了欣喜,满目忧虑道:“阿鸾素来懂事,若是知道其中厉害,定然会舍弃自己的心意委屈自己,保全家族。”
夫妻两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过崔砚为了不让妻子犯愁,出言安慰道:“无碍,且看着未来如何变化,阿鸾未必瞧不上齐王,虽说齐王性情不够谦和,但身家容貌倒是上乘,也不算辱没,再者,有我这个阿父在,定然不会让阿鸾委屈自己,定为其争一争。”
荀夫人听着这番话,忧愁去了大半,再度眉开眼笑起来。
……
众所周知,凡是有盛大活动,最后出场的那一撮人都是引人注目的。
崔家从不是什么高调的性子,更何况是处境微妙的如今,为了不那么引人注目,一家人早早便出发了。
在洛水边选了一处相对僻静的空地,家仆扎起了行帐,忙得热火朝天。
阿父那边来了些攀谈的官场同僚,兄长和义兄都被带过去寒暄交涉了。
家仆在一处干净没有碎石的草地上铺上了竹席,怕席子太硬硌着主子,又在上面铺了一层绵软的绒毯,摆放好了一应吃食和酪浆和米酒。
对着眼前闪着粼粼碎光的洛水,令仪心情都跟着豁然开朗起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美景怡情养性,这大概也是往昔那些由于官场黑暗,而遭受磋磨的高尚名士总爱寄情山水的缘故。
熟透了的枇杷甜软芳香,被冰镇过的樱桃蘸着糖浆更是甜蜜可口,令仪不时嘬一口酪浆,神思有些醺醺然了。
洛水岸边,越来越多的人家抵达,纷纷占据好地势扎起了行帐。
许多轻衣薄衫的儿郎说笑着下马,一眼便瞧见了崔家行帐前温婉灵秀的女郎,顿时收起了自己的大嗓门,端起了些温文尔雅的君子姿态。
崔氏还有长辈在,这些儿郎面皮也不是多厚,最多只敢凑近些,然后卖弄些吹笛吟诗的本事,意在吸引佳人的注意。
若是活泼些的女郎还好,他们自然好上去攀谈,但这位崔氏贵女性情内敛疏淡,从不爱往人堆里扎,也不大喜欢和不熟络的人主动攀谈,他们便是知晓崔家大娘子的性子,怕冒犯了人家,因而从不敢过于热情。
那日伊水边上的事,整个洛阳都传遍了。
他们都出身仕宦,家中都有长辈在朝为官,对于这些风吹草动最是灵敏。
陛下此番行径,大有留人的意思,既如此,崔氏便不再是弃子,他们也不必克制着自己为家族避嫌,又变作了以前的模样。
然就是不知陛下全部的心思,是原封不动地将尚书令这一职位还给崔氏,还是会降职敲打一番。
毕竟眼下陛下的说辞是崔公暂领尚书台,后续如何,谁也不知晓。
然长辈都说,陛下的心思,上巳日便可窥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