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找到地方了
南门正街是锦官城较为繁华的街道,这里不光是青楼艺馆的聚集之所,还有一个专供外地商贾推销货物的南市场院,中秋节那晚的桂月仙韵盛典便是在这举行的。
南门正街最大的三家青楼之一的翠香楼对面的桂柳巷口,一家临街的二层小楼正在装修,一群工匠围着小楼忙碌着。小楼一层的大厅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有说有笑聊着天,而不远处,一个十四五岁的穿着绿色碎花锦袍的少女,正围着大厅里各种新奇的布置,满脸好奇的观瞧着……
这座小楼大厅内的布置,与所有的酒家食肆都不一样。大厅被上半部分是玻璃的木质隔墙隔成大小两个部分。大的一边有造型奇特的大柜台置于墙边的楼梯下,柜台后面是一个两人高的货架。
大厅内摆放着十几张形态各异的案几,每一个案几的大小形状均不相同,有单人的、双人、多人的!每个案几上都有一盆或花或草的盆栽。整个大厅显得清雅别致,落落大方。
这里便是萧松准备新开业的“糕点屋”!
前段时间,萧松四处寻找门面房,但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后来去见宋老的时候,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聊了出来后。宋老沉吟片刻说道:“老夫有一处房产,先后换了四家租客,均是开食肆的,但都经营不善最后关门了。不知萧松对这座小楼有没有想法?”
萧松一听大喜,连连声称自己对这栋小楼很感兴趣。宋老笑着说,这栋小楼怕是不吉利,风水有问题,不然为什么前面四家都倒闭了?萧松笑而不语,只是催促宋老带他去看看地点。
结果到了地方之后,萧松发现这里居然在最为繁华的南门正街,而且是在翠香楼对面,不由心中大喜,也明白了那四家酒楼倒闭的原因。
在青楼对面开饭馆?这不是傻子行为吗?古代的青楼里面有吃有喝,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谁会不顾面子不在青楼吃饭,跑到青楼对面吃饭?但自己的蛋糕屋就不一样了,这里可全是莺莺燕燕的女人,甜品和包包是女人永远无法拒绝的诱惑……
萧松毫不犹豫的要下了这间小楼,而宋老也为了照顾他的新店,免了他第一年的房租!
随后的几天里,萧松变成了锦官城最忙碌的人,他不停的四处奔走。先是找鲁艺寿帮忙打造了全套他设计的室内桌椅等物。然后又找制砖的作坊按照他提出的要求,做了一批耐火砖。空闲时回到家,立即教习梓萱做糕点。在他的引导下,现在梓萱已经可以做出味道非常不错的绿豆糕了!
今天萧松来这里是准备用烧制好的耐火砖在糕点屋的厨房里制作一个烤炉!跟他一起来的是宋老和秀儿。
自从那天他把糕点屋的商业计划书给廖秀儿,再由廖秀儿拿给父亲廖锦贤看过之后,廖锦贤心中很受震撼。居然世上还有这样做买卖的方式?他心中自是不信的,但好奇心驱使他很想试试。于是,他便拿了50两银子让廖秀儿去入股,看看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
因此,廖秀儿便成了蛋糕屋的第三大股东,今天是特地受萧松的邀请来糕点屋看看的。
“小松啊!不知你说的烤炉为何物呢?老夫今天倒要见识一下!”宋老捻着胡须呵呵笑着。今天和萧松前来店里,一进门就被这独特的装修风格震住了。他从没见过如此装修的店铺,不知道一个糕点屋为何要装修成这样?
萧松笑着给他进行了逐一的解释,萧松说,这里是女人和外地商人汇集之所,如果在这喝着茶,吃着糕点待客谈生意,一定会别有情趣,而周围的青楼姑娘也可以这里吃糕点。既然这是一个糕点屋,那么装饰一定要和那些酒肆茶楼有区别,重在一个清致典雅!
而且他还准备开拓一种服务叫做“送外卖”。也就是如果青楼的姑娘想吃糕点,不用亲自过来,知会人来说一声,店里做好后便由专人给他们送过去!
这些新奇的想法和思路令宋老连连点头,而廖秀儿更是惊为天人,原来做生意还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啊!
此刻听到宋老发问,萧松笑着解释道:“宋老!其实呢,这个烤炉就是用火将糕点烤熟的一种特殊的炉体,因为蛋糕需要四面受热均匀,这样烤出来的蛋糕才会美味无比,而普通的炉灶只能烤下面,因此我想到了上下左右都能同时烤的烤炉!”
“上下左右都能烤?还同时烤?此物确实新奇,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制作呢?不过,小松口中的蛋糕又是何物呢?”宋老低头想了想笑着说道。
萧松看了看同样用一双渴望的大眼睛望着他的廖秀儿,笑着回答:“应该快了,一早就让大壮去了。至于蛋糕嘛!烤炉做好之后,我做出来,你们一尝便知!”
由于糕点屋这边这段时间需要人手,再加上现在家里也不缺钱了,萧松前几天去北门附近的牙行又买了两个十岁的女孩回来做丫鬟,两个十岁的男孩子回来做仆役。
这个时代的牙行就是官府许可的人口买卖场所,那些生活无法保障的人家,将家里的小孩,尤其是女孩子在买到牙行,再由牙行出售给各大富户人家做丫鬟仆役。
这几个月下来,萧松发现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空子,丫鬟仆役的月钱比雇店伙计少的多,只不过前期要投入一笔买人的费用。但一旦买回来有卖身契的话,这些人也就和家族捆绑起来了,忠诚度远远超过雇佣来的人。再加上便利店的工作很轻松,于是,这四个丫鬟仆役的加入,让萧松可以在便利店和糕点铺子之间进行灵活的人员调整。
这两个新买来的丫鬟,萧松根据母亲的喜好,分别起名叫春花和夏兰,而夏兰就分配给梓萱做了贴身婢女,这一下让陈管家又感动的老泪纵横!连道萧家对他们的恩情这辈子是报答不完了,下辈子结草衔环以作报答。
三人正说着话,门外的大街上,随着一阵“辘辘”声,两辆马车驶到了小楼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