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写词
南市场院的南边那个舞台是燕聚楼搭建的,正对面的是仙月楼,而北边则是翠香楼的舞台!此时,前期的暖场歌舞已经开始了,三个舞台上数名舞女已经开始翩翩起舞,争奇斗艳!
萧松来到临窗的一张桌子前,和家里一群人围着桌子坐下,他们家的人连他一共八人,刚好坐满一张八仙桌!随着楼下的乐曲声和喝彩声传来,几个小丫头全都挤到了窗前,叽叽喳喳的开始议论歌舞。
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和糕点,萧松见母亲不去动那些东西,便笑着说道:“娘,饿了就吃,大不了咱们把这桌饭钱付了便是!”
话音未落,身后就传来宋老的声音:“区区一桌饭,老夫还是请得起的,夫人,尽管用饭,不够让店家取来便是!”萧松回头躬身施礼道:“多谢宋老了!”李氏也起身蹲身一福,正欲说两句感谢的话,只见宋老一拱手说道:“夫人,我带小松去那边认识几个朋友,不知可否?”
“宋公请便,妾身多谢宋公美意!”李氏连忙又是一福说道。
萧松见母亲应允,于是朝母亲拱了拱手说道:“母亲,儿去去就来,请母亲大人安坐!”又转头嘱咐了陈福和大壮几句,皆是些不可随意造次之类的话语,便转身和宋老朝旁边的一群人走去。
宋老的这个包房很大,几乎一个房间就占了一半的二层,包厢内很多人或是凭窗赏舞,或是喝酒高论,也是热闹非常。此时,萧松跟着宋老来到四个年轻人身边。那四个年轻人皆做书生打扮,二十三四岁的模样,一个个温文尔雅,意气风发!正端着酒杯,手握折扇在窗前对场中的歌舞指点议论。
众人见宋老过来,便全都转身施礼,宋老笑着指了指身旁的萧松说道:“诸位,老夫与你们介绍我新交的小友,萧松!”说完,宋老便给萧松注意引荐面前各人。
“此乃我的次子,宋进,宋子谦;这位是姜枫,姜振山;这是曹承,曹书衍;这位是我们锦官城最著名的才子,苏衡,苏伯平!”宋老一口气介绍完之后又说道:“小松,你先在此和他们说说话,那边有一重要的客人,老夫需去应酬一下,一会儿过来再带你认识其他人!”
说完,转身便走,忽又想起什么,回头对宋进说道:“子谦,好好招待这位小友,勿要欺他年少,否则你等可能下不来台哟!”说完嘿嘿一笑就自离去了。
萧松听宋老这样说,不由心中一阵苦笑,这个宋老显然是想知道他的才学如何,故意让这群士子来刁难他的。
果然,宋进等人听到这话,不由全都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萧松,片刻后,宋进拱手问道:“这位小兄弟,敢问尊师何人?”
“我没有师父,就是在家父亲教我认字读书罢了!”萧松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说道。正说话间,忽然听的楼下广场一片欢呼声,于是大家的眼睛不自觉的离开萧松,望向窗外的舞台。
“是风铃儿姑娘!她居然这么早就出来舞蹈了!”其中那个叫姜枫的才子说道。
“不知今晚风铃儿会不会弹一首瑶琴呢?”曹承说道。
“应该会,现在只是在舞蹈,届时伯平兄写首词递过去,指名由风铃儿姑娘演唱,不就可以听到她的瑶琴了吗?”宋进笑呵呵的对着苏衡说道。
“在下的词作怕登不得大雅之堂,还是振山兄的词作兴许可以博得风铃儿姑娘的青睐吧!”苏衡脸一红,腼腆的说道。
“不如我们四人此刻每人作一首,待一会儿送过去,都指明风铃儿演唱,看她挑哪一首呢?”曹承忽然笑着说道。
“好!没被选中的要请被选中的人喝酒!”宋进笑哈哈的说道。
“君子一言!”曹承说完举起手,四个人一起击了掌,算是定下了赌约。
待众人一回身,忽然发现身后伸着头往窗外看的萧松,于是曹承言道:“小兄弟,既然宋老让你来我们这里,想必你也颇有才学,何不一起作一首词,一起打这个赌?”
“我就算了吧!我哪有什么才学,就读过两本书而已,还是你们来吧!我看表演!”萧松赶紧笑着摆手道。
“莫不是看不起我等?不愿与我们一起作词?”宋进听到萧松这样说,心中颇有些不快。他爹刚才把这个小子好一顿夸,他却不信,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也能和他们站在一起?俨然是他爹觉得他们的才学也就和十六七岁的孩子一般了,于是出言讥讽道。
“我真不会写词!你们都是大才子,我看看就好!”萧松继续不急不缓的拒绝着。
“如你不会写词,为何我爹要你和我等在一起,难道是讥笑我等才学与你这黄口孺子一般?”宋进见萧松一再推辞,更加不快的说道。
“看来宋公还是看我们不起,哎……也罢,我们这就离去好了!”曹承听宋进这样说,便拱了拱手便要告辞,其它两人也拱手准备离开。
萧松见此情景,心中暗道,这个宋进真不会说话,说我却得罪了旁人。转念一想,如果因为自己,害的宋老的朋友都生气离开了,以后怕是没法和宋老继续再有交往了!
想到这里,萧松一拱手说道:“既然各位才子如此重看小子,我便试着写一首,行不行的不要笑话我便是!”
宋进见萧松点头答应,心中暗乐,看你这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又能写出什么样的词作。而表面上却说道:“好了!我刚才说错话,请各位海涵!既然这位叫萧松的小朋友也愿意加入,我们不如继续吧!至于小朋友请吃饭的事情就算了,毕竟他还小,怕是没那么多银钱!”
闻言大家哈哈一笑,尴尬的气氛又回归如初,各人开始拿起桌上的笔墨,紧锁眉头各自酝酿词句。
萧松此时心道:要说中秋词,苏老爷子的水调歌头堪称绝品,世上绝无仅有。这个可不敢写出来,我现在只有十六岁,这样意境的东西拿出来怕是要惊吓到所有人,自己就不好脱身了,干脆随便写一首就行了。
好在他前世因为练字,写了不少诗词,目前搜肠刮肚的在脑海里检索着除了水调歌头以外的中秋词。
忽然!萧松脑海中里灵光一现,对呀,就写这一首吧!很符合目前的意境,也不是什么名家大作。于是,便抬起手,举起蘸了墨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