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子嗣 - 周朝侯爵家族史书实录 - 花非花月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61章子嗣

第961章子嗣

当洛国公这个词语从武曌口中道出后,几乎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就像是见到历史长河轰鸣着冲进殿中。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字因为历史而带上了不凡的意味。

秦晋齐楚。

一等王公。

对于洛氏而言,周,亦是一个不凡的字眼,世人将洛氏称之为,周族。

所以当初李渊封洛玄夜为周国公,太宗皇帝李世民封洛玄夜为周郡王,群臣从爵位上,就知道了洛玄夜的受重视程度。

在秦晋齐楚之上,还有两个很特别的爵位,那便是洛和昭。

果然这番话说出口后,洛君薇便直接躬身拜道:“微臣叩谢陛下恩典,陛下千年万岁,万安万福。”

寝宫之中,李恪面色苍白的看完圣旨,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叹了口气。

他每日每夜的等着洛阳突然传来国师去世的消息,但是没有,这位国师还活着,简直就像是洛氏那位昭圣王一样长寿,从战国时代活到了孝武皇帝的时代。

“父王,那位国师真的有那么神吗?”

你也不看看那位国师还坐在洛阳,他是知道这件事的,但他却允许太平当皇太女,这说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高门大族为什么看不上骤然崛起的权贵,就是因为这种依托于皇权的富贵,太容易失去了。

今日朝堂上的事这么重大,对天下的影响不言而喻,谁还有心思在这里处理什么事务,无人出声,于是便退朝。

当然,朝廷的使者不可能钻到深山老林中,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通知,这些内附的部落,平时自己生活,到了朝贡的时候,就通过朝贡大道,赶到一个地方集合,然后由人率领集合进京。

武曌却意兴阑珊的摆摆手,“什么千年万年的,人怎么可能不死呢,你们二人退下吧,朕和薇薇说会话。”

他认为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我们这些外藩之国。

我们可不是曾经的草原游牧,我们大燕能自己铸就盔甲武器和箭矢弓弩,天下雄兵,唯我大燕。”

武曌和洛君薇给太平和洛千秋大致分析了一番如今大唐周围的局势,听的二人频频点头,洛千秋更是握紧了拳头,他预感到,日后可能会需要他出征。

实际上中央朝廷的君臣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选择这么做,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对了,就是这个道理,天后就是能祭祀皇天的太后。”    底层百姓用自己朴素的知识去理解朝廷的政令,对于这些讨论,通常朝廷都是一笑而过,在大唐,政治氛围本就宽松,老百姓则拥有比普通官员还要宽松的言论自由。

武曌虽然对官吏很严苛,但她治下的普通百姓,生活的还是很不错的,她只是对有能力威胁她的喜欢赶尽杀绝,普通百姓这种完全不会威胁她的,她还是很宽容的。

洛千秋和太平没有出宫,而是跟着武曌和洛君薇来到了后殿中。

燕王李恪郑重说道:“没有亲眼见过他的人,从那些传言中听到,只感觉像是看传说故事,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但等你真正的见到他,见到不凡,听他言语,看那如同云散云聚的光,就知道什么叫做井中望明月,蜉蝣见青天!”

洛千秋字长生,这名字和字可以说是相当的别致了,听到武曌唤自己,他连忙抱拳道:“母后,儿臣在。”

你也不看看她给太平选的丈夫是谁,是未来的洛氏家主,从头至尾,这就是一场大联姻,辽东的辽国公,就等着我们燕国造反,然后出兵平定。”

这句话在依靠军功和皇恩的勋贵之中,真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武曌和洛君薇现在做的就是,给国库里面留下足够的钱粮,再维持一支听从天子指挥的强悍的北衙禁军,至于现在掀起一场大变法,那还是算了,现在贵族的势力庞大,诸侯王公之国,朝廷还是很忌惮的。

“那怎么管事的是天后呢?”

武曌这才收起略焦急的心绪,“日后生下来的第一个儿子,纳入李氏的宗谱,之后的孩子,是李氏还是洛氏,你们夫妻二人商议吧,那个时候,朕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上。”

聊罢国事,开始聊家事,武曌望着太平公主的肚子,微微皱了皱眉头,“朕当初和先帝不过几个月就有了孩子,你的几个活着的兄长都子嗣昌盛,你的身体这么健康,怎么现在还没有孩子,要抓紧一些,君王可不能没有子嗣,朕让你继承君位,除了看重你之外,也是为了让日后的大唐天子,都有素王血脉,太平,你要努力才是。”

所以李恪的诉求已经从静观其变,变成了安守漠北,就让燕国顺顺利利的传承下去,太平公主被立为皇太女,洛氏和李氏的合作将到达一个新的时代。

“要不要换掉世子?”

原来太平竟然会是未来的天子,怀着复杂的心绪,他拜道:“请母后放心,儿臣一定会好好辅佐皇太女,绝不让您的一番功业心血,付之东流。”

而现在这位国师,在隋文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世间,结果现在隋朝都灭亡了,大唐都崩殂三个天子了,他还老神自在的待在洛阳城呢。

这不仅仅是要培养太平,也是要培养洛千秋,洛千秋是从洛氏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文武双全。

李恪身体不适,便由王世子接旨,燕王世子听后,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自己那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堂妹竟然会成为皇太女,他连忙带着圣旨去见自己的父亲。

但他还是不敢动。

一人之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可不想让自己以及整个燕王一脉,落到那种下场。

……

王世子越说越觉得有底气,面上满是自豪,经过李恪这么多年的发展,草原上的确是兵精粮足,而且一直都在参与战事,论战事素养那绝对是比中原高很多的。

洛千秋轻轻吐出一口气,“会的,以后你会是天子,天下最尊贵的那个人。”

洛君薇笑着说道:“陛下,不怪太平,我洛氏得天之幸,有得必有失,子嗣一向不昌盛,不过生个一儿半女还是没问题的,倒是不用着急。”

武曌望着面前的一对璧人,心中不禁有些羡慕,当初她和李治也算是有真感情,但比起洛千秋和太平来说,自然是不如的,但她又望了洛君薇一眼,心中又暗自欣喜,也就不再想这些。

两年前李恪的身体变差之后,他就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快要到了,说来他活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了,他不得不承认,燕国失去了南下的机会。

这两个爵位对于洛氏来说,更是代表着无尽的荣耀,或许每一个人都想过,这两个爵位会在什么时候被重启。

在古代王朝中,天朝上国物产丰饶,周围实际上物产也不错,但对于那些相当原始的部落来说,比如辽东深山老林中的那些部落,以及那些生活在山脉中的部落,那些物产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