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大唐两百七十年
第979章大唐两百七十年
元祐皇帝登基,一上任,老天爷就送给了他一份大礼,淮河以北,连年大旱。
这一大旱,就是十年。
前两年还能通过前些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度过,但后来大旱严重到就连河中的水都干涸了,到处都是黄干泥地,道道裂痕,宛如地龙翻身后的场景。
干瘦憔悴的百姓,就这样望着天,期盼着下点雨,但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又怎么可能这么快而出现呢。
在大旱的这些年中,马六甲海峡中穿行的船只络绎不绝,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被征用,全部用来征收粮食。
幸好大唐早就有备案,这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开拓中南,现在基本上就连各个岛屿上,都插上了大唐的旗帜,天竺那边更是一路打穿。
天子听罢,“如果他们不从关中走的话,那就是要从云中、雁门等地直接进攻了,这里穿过太行山后,就可以到达洛阳,不过这一路上关隘众多,朕倒是不太担心。
毕竟朝廷加在中南和天竺身上的天灾税,已经是以前的五倍,现在两地的贵族,已经出现了抵抗心思。
但。
如果不是天灾等,这个数字还会继续飞速膨胀,再过一百年,按照之前的速度,人口就会膨胀到六亿以上,甚至七亿,仅仅是想一想,就感觉头皮发麻,这么多的人口,就算是太宗皇帝再世也不可能养活的了。
他们认为燕王属于投降派,在用整个燕国作为筹码去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单纯和燕国打仗还不怕,但就怕燕国一动,就给了另外几個国家可乘之机。
朕真的想给,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今之计只能是苦一苦燕国百姓,等今年丰收之后,再给燕国百姓赈灾送粮。”
有大臣痛声骂道。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大唐还在不在呢?谁又能说得准呢?”
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但粮食这种问题,没有就是没有,就算是洛氏钱行能把钱玩出花来,能让国库里面充斥着钱。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只不过现在没有那种明确的各门各派而已,但从科举已经把大部分儒家经典废弃掉可以看出来,传统的儒家已经在渐渐被抛弃。
洛星云一看,更是五雷轰顶,那封战报很简单。
神都,皇宫天授殿。
中原便是从牙缝中抠出一点来,也足够我燕国吃了,燕国不多要,只要有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五十万套棉衣,二十万石各类的药物,就能让燕国子民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没错,至于辽东的那一支燕军则不用担心,他们可能只是单纯的防止安东节度使和他们开战,所以先下手为强罢了。
如今的大唐是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从中原到藩属国,都仿佛是坐在火山口,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爆炸,然后把中原炸的粉身碎骨。
但朝廷也是没办法,总不能放任中原百姓就这么成为流民,或者饿死吧。
虽然在连续十年的灾难面前,什么储备也有些可笑,但总之游牧好一些。
这样或许还能回到之前的模式中,继续运转,静静等待气候变化结束,十年大旱,应该也差不多了。
很快帝国的大臣就都进了皇宫,在天子将当前的情况以及他和洛星云商议的事情告知之后,众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封建王朝”和“脆弱的封建王朝”,这两者同时冠在唐帝国身上,在帝国两百七十年时,帝国虽然已经出现了种种弊病,但相比于往前的国家王朝,唐帝国依旧保持着颇为流畅的运行。
“攻下漠南后,直接南下关中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北方而来的敌人来说,通往关中的路途算是最好走的,而且关中距离中原比较偏远,运转粮食比较困难,在这里他们可谓是占尽便宜。”
建国两百多年的大唐,还能维持现在这样的和平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几乎在各个大的方位都有洛氏子弟坐镇,洛氏是真的把大唐当成自己的王朝来对待。
洛星云心里都在滴血,但还是坚决的说道:“可以去谈一谈,但不要报什么希望,还是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臣会派遣家族中的子弟,在一些关键的城池守好,陛下放心,大唐的国祚不会倒在这里。”
燕国贵族造反,燕王已经被杀!
如果秩序一旦打破,那人的本性立刻就会让一切都毁于一旦,人会倾向于存储足够往后生活的物资,在囤积物资的时候,一个人活着,可能就有五六个人活不了。
说完之后,李慎猛然愤怒起来,“等朕打败这些乱臣贼子,一定把他们全都杀了,以告慰因他们而死的在天之灵。”
李慎猛然坐正了身子,将自己刚刚想到的告诉洛星云,洛星云点点头,“陛下刚才没想到吗?臣之所以说要严厉打击,就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啊。”
燕国这种纯粹的游牧国家,想要集权是很难的,就算是统一听从王庭的命令,但手底下注定会有大贵族的存在,因为牛羊总是要分散在不同人手中的。
大唐天子李慎高坐御座之上,望着下首的宰相,“洛王,如今我大唐有多少存粮。”
但代价可能是大唐内就会有很多很多人死去。
这些年中洛氏也不是没有努力,有关于气候方面的神器也用过,但对于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草原上的婴儿不能生存,来自中原的棉衣大多数都买不起,就连炭火也不好取材,还请陛下垂帘。”
尤其是现在有朝廷强力镇压,实行军管,按需分配粮食,等到秩序一被破坏,那些高门富户,就会立刻将小民的生存权利剥夺殆尽。
如果天竺和中南出事的话,那整个中原就全完了,会掀起前所未有的血腥风暴,至少中原的人口死到可以存活的地步,死到粮食够吃的地步。
离开皇宫之后,洛星云就回到了洛王府,深深的叹息着,完全不知道该要怎么度过现在的危机,这不是人力所能够违逆的。
燕王被直接砍死,然后他们宣布接管哈拉和林,又将大唐派来的官吏斩杀殆尽,洛氏留在这里的钱行等分支,见势不妙赶紧溜走,虽然就算是不溜走,应该也不会死,毕竟钱行还是要合作的,但没有得到主家命令,是不可能合作的。
在各个城池的府库中,都有送来的赈灾的粮食,只要夺取这些府库,就能够得到粮食和物资,对于体量比较小的燕国来说,只要能将帝国北境的那些城池都掠夺一遍,可能燕国就有活路。
在任何一个政治势力中,总是会分为鸽派和鹰派,从情感上,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强硬的鹰派,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划分的,在鸽派中也分为投降派和主和派,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诸卿爱卿觉得燕国攻下漠南后,最可能攻击哪里?”
还请陛下可怜百姓。
当初汉末的那个燕国,就是因为整个国家都想要南下,于是就连皇帝都不敢说个不字,现在的燕国同样如此,燕国的自然环境太过于恶劣了,恶劣到他们祈求自己来生能够生在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