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孔融的抉择
第128章孔融的抉择
为了尽快赶回驿馆,孔融可谓是拼上了老命。
从袁绍府上出来后,就一路策马狂奔。
哪怕一把老骨头都快要被颠散架了也不敢停下。
“子义——!”
“子义——”
赶至驿馆,孔融大声呼喊。
然而,田丰却泼了他一盆冷水,“主公莫要开心的太早,一切还得等孔北海亲口说出来,才算是尘埃落定。或许他只是暂时无法分辨。”
最终,太史慈还是说出了他不想见到,但却是孔融想要的答案。
因为他心中分不清真龙,担心决断错了,大汉正统便要旁落他人。
“既如此,国相又何必如此忧心劳神?”
袁绍心中依然充满疑问,可见孔融虚弱苍白的脸色,生怕对方出什么事,也不敢继续逼迫。
“慈以为,真假天子难辨,国相不如对外宣称邺城的天子是真龙。”太史慈犹豫了片刻说道。
居然……正常说话了?
不——!
汉室还有希望!
此人当真是对汉室忠心耿耿,宁死也不会受胁迫。
“善……”
结果反而难辨真假?
见孔融满脸疲倦,却眉头紧锁,深陷真假天子的决断当中,太史慈赶紧说道:
“国相,莫要多想了。且好好休息,明日再入宫观察观察。”
“何至于此?国相莫非当真遭那袁绍胁迫?”太史慈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好个孔文举,居然还有这么一手准备,难怪他这么急要赶回驿馆!”袁绍的心中也一阵后怕,同时也对孔融心生佩服。
孔融摇了摇头,道:“子义可知……邺城的天子,与许县的那位长相一般无二。”
经过沮授和审配这么一说,袁绍也回过味来了。
“子义觉得老夫该怎么做?”
方才孔融和袁绍的对话他虽然都听得一清二楚,可心中还是藏有不解。
许县那位天子,无论真假,都担不起三兴大汉的责任。
想来已经看出了一些东西,否则不会说出方才那番话。
“非也,非也。”孔融赶紧拉住太史慈,生怕他直接杀到袁绍府上去。
“会不会是易容之术?”太史慈还是觉得太巧了,猜测道:“我听闻有一些精通易容术的高人,能模仿一个人的相貌和体态。”
“大汉日渐衰微,九州大地诸侯割据。国相纵然辨出真龙,于汉室而言又能如何?如今的天子,无论真假,都只是袁绍和曹操手中的傀儡罢了。”
倘若邺城这位是真正的天子,倘若他今日所言的谋划能够施展开,汉室还有幽而复明的希望。
因而他不敢谈论和刘协复兴汉室有关的话题,否则一旦被外人听去,那就是一场灾难。
良久之后,才缓缓说道:“虽然邺城这位更像天子,可像并不意味着真。两位天子,真假难辨。我不敢轻易决断。”
不管孔融今天是假装昏迷也好,真昏迷也罢,袁绍都不想继续提心吊胆了。
“甚至……”
“国相!”
这时郭图皱着眉,疑惑的说道:“可他如此匆忙跑回驿馆又是何故?他若是不肯承认天子身份,主公难不成还能吃了他?”
“大争之世,谁能不争,谁敢不争?”
逢纪闻言,觉得袁绍说的有理,又骂骂咧咧几句:“这匹夫,枉为孔子二十世孙。”
突然,一道充满惊喜的声音传来。
“这老匹夫,当真是莫名其妙!”
也不看看自己一把年纪!
如此折腾,要是死在邺城怎么办?
一旁的沮授似乎看出了些许端倪,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说道:“主公,若是不出所料,孔融昏迷十分蹊跷。”
但还是不放心的交代了两句:“既如此,那国相便好好歇息,万万不可做出方才那般夺马狂奔之举。国相的安危关系到陛下的声名,万不可大意。你若是出了点差错,将会使陛下蒙受不白之冤。”
孔融看向太史慈。
“甚至什么?”太史慈追问道。
“并非易容,也并非模仿。若是易容模仿,两位天子言行举止定然一致。”孔融回想起与两位天子相见时的画面,道:“虽然两位天子给我的感觉都分外真实。可许县那位懦弱,而邺城这位胸有雷霆引而不发,帝王威仪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