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贾文和,懂得都懂
第78章贾文和,懂得都懂
按照原本的历史上记载,贾诩根本没有投过袁绍,而是在曹老板二度带兵攻打宛城的时候就和张绣一起投降了,此后便一直为曹老板效力,直到去世。
但是现在贾诩却突然跑到了邺城。
这一操作给刘协整不会了,不清楚贾诩这一举动里藏着什么样的谋划。
“回头得找郭嘉商量一下。”
“唉,受限制真麻烦。”
刘协心里有些郁闷,虽然在皇宫里很自由,没什么人管他。
但这个自由是有限度的,比如不能随时随地去喊郭嘉入宫,不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袁府。
审配这个问题是替袁绍问的。
但曹操当初去讨伐张绣的理由,是张绣不尊天子号令,这才出兵讨伐。
因为他听说过贾诩此人的事迹。
一般来说,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谋士是很少会离开效力对象的。
曹操在宛城的这次大败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尽管张绣是因为曹操辱了他婶娘,方才怀恨在心,对曹操动手。
这不太能说得过去。
都默契地没有提贾诩以前为董卓部将,又曾为李傕、郭汜献计的经历。
众人纷纷推杯换盏一番后,袁绍给席间的审配使了个眼色,后者顿时会意,然后主动开口了。
说是投天子,实则就是来投他!
只不过场面上需要这么说而已。
贾诩闻言也叹道:“张将军虽待我不薄,但我乃汉臣,食汉禄,实不能委身逆贼。”
“这个蠢货!” 袁绍听完后,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张绣一句。
袁绍放下酒杯,目光投向贾诩,问道:“您此番前来邺城,是打算为陛下效力,匡扶汉室吗?”
言语可态度都给足了贾诩面子。
懂得都懂。
……
现在去投靠袁术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真真是愚不可及!
也难怪贾诩会弃张绣而去,跟这样的蠢货待在一起,迟早要丢掉性命。
贾诩淡淡举杯回了一礼。
袁绍听完大喜,当即便道:“若得先生相助,如添一臂助耳!先生大义!”
众人觥筹交错,一时间宾主尽欢。
搞清楚缘由后,袁绍摇头叹道:“本以为张绣乃是豪杰,但现在一看,也不过是目光短浅之辈。”
“张将军因为反抗曹操、杀害了曹操长子,所以担心遭到报复,才前去扬州;但是他去扬州却并非是逃亡,而是想投靠伪帝。”
袁绍当然能理解,所以他才感到大喜过望,因为贾诩这等人才简直可遇而不可求,才干比之沮授、田丰、审配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提到此事,贾诩忍不住叹息一声,脸上流露出无奈的神色,“足下有所不知,我也是迫于无奈。”
直觉告诉他,对方来邺城的目的绝不可能是这么简单,肯定是别有他求。
他和郭嘉,都只能隔一段时间见一面,以免引人怀疑。
贾诩这一席话说得义正词严,完全符合当下的政治正确,还有匡扶汉室的中心思想。
在右席末尾的一处位置上,郭嘉品着美酒,冷眼旁观,目光看似在欣赏舞姬的舞姿,实则在注视贾诩。
袁绍爽朗笑道,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之意,“宛城一战当真是精彩,令奸贼曹操大挫而归、损失惨重,令人心神激荡。”
现在愿意加入他麾下,他怎能不为之高兴?
宴席间气氛变得热烈了许多,美酒佳肴流水般奉上,美人伴舞、乐师奏乐。
在他看来,此人极其擅长明哲保身,而且智谋眼光绝顶,堪称一流,绝不可能是那种会效忠汉室之人。
“袁术伪帝大逆不道,天下英雄当共伐之,张绣欲与叛贼为伍,先生弃他而去乃是正确之举,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便是此理。”
郭嘉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在郭嘉凝视贾诩的同时,后者似乎也察觉到了,忽然扭过头来,两人的目光刚好在空中交错。
他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让他施展己身抱负的明主,但这个人是谁无所谓;而贾诩则是想保全自身的同时享受荣华富贵,效忠于谁也无所谓。
贾诩在张绣那里一直受到厚待,张绣与他是同乡,对他也不可谓不尊敬;所以张绣去扬州,贾诩应该一并跟过去才对,为何独来了邺城?
贾诩亦举杯回礼道:“诩德才浅薄,大将军如此礼遇,真是令诩愧不敢当。”
“那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