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一睹昭姬芳容
第7章一睹昭姬芳容
陈留,飞白经馆。
此地原为蔡氏故居,在蔡邕避祸江东之时便已变卖易主,如今之屋主是陈留本地的一位富商,他在得知蔡邕归来后,当即将蔡家旧宅物归原主,而且分文不取。
烈日当空,可经馆门前依旧门庭若市,排起了长龙。
人头攒动,一眼竟望不见尽头,可见蔡邕的受欢迎程度。
汉代承袭春秋战国时的旧俗,民间私学之风极盛,许多志向远大的学生都会在官学外选择师从名师受业。
因此有名师坐镇的经馆、精舍和精庐,其私学的教学水平往往不亚于官学中的太学,让求学的士子趋之若鹜。
例如尚书卢植开课授学,公孙瓒和刘备都曾是他名下弟子。
而如蔡邕这般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名气和影响更在卢植之上,可以这么说吧,欲拜他为师的儒生多如牛毛,难以胜数。
以至于许多家世不够的普通儒生,只能勉强在蔡邕门下著录其名,成为著录弟子,其实就相当于记个名,虽然同样具有弟子的身分,性质上却和旁听生差不多,基本上没有机会接受蔡邕的单独教导。
两晋时代的皇族外戚?
得,又是一个得罪不起的名门望族。
羊瑄却误以为遇上了同好之人,便拉着王景聊了不少古文经学。
“二哥,什么围城?”
王盖没好气地瞪了王景一眼:“你想要?我还想要呢!你可知宝马名驹价值几何?”
“你是何人,竟敢闹市纵马!”
“父亲不喜奢华,有牛车坐就不错了,你给我安分一些,别总是想东想西。”
“关伱屁事?”
“大哥此言差矣,正所谓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我想要一匹好马,是因为我心中怀有宏图壮志和远大抱负啊。”
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深谙苟道的王景立马换上一副笑脸上前去套近乎,嘴里客气道:“璧,大六寸谓之瑄,好名字,好寓意啊。”
因此骑得起马,尤其是骑得起骏马的人,绝对非富即贵,来头不小。
“你!粗鄙无礼之徒,也配拜入伯喈先生门下?”
泰山羊氏?
王景甚至有些羡慕,转头便问王盖:“大哥,我想要一匹好马。”
王景回头一看,见对方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颜值竟比自己还要帅气三分,顿时就很是不爽:“你谁啊?”
训诂学算是古代版的考古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而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尔雅》,则被认为是最早的训诂学著作。
王凌一脸无语地看向王景,心中腹诽不已。
下车后,王盖吩咐车夫把车停好,别挡了道路,随后就手持名帖,唱名而入。
三人的出现,很快就引发关注,尤其是许多出身寒门之人,羡慕的目光纷纷落在了王景和王凌身上。
只有及门弟子,才有资格让蔡邕亲自授课。
“你!你!你!”
牛车停在门外,王景掀开车帘,顿时被眼前热闹的场景惊得目瞪口呆:“看来好学上进之人不少嘛。”
“咳咳,大哥你总是对我存有偏见,这样好吗?这样不好。”
噗呲~
一名路过的年轻士子听到兄弟二人的争吵,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王景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热闹,丝毫没有要站出去主持公道的意思。
王景面露得意之色,嘴上却是不忘自谦说道:“哪里哪里,闲来无事多读了几本古书,略懂而已。”
唏律律~
来人马术精湛,在撞进人堆前一勒缰绳,随后便是马嘶长鸣,马蹄高高扬起,把周围不少儒生吓得当场腿软。
其实他懂个屁,无非是斩出的法身让他有了过目不忘之能,闲来没事就把家中藏书都一一收录进去,然后等到需要用到的时候,便立刻拿出来装逼一波,来个人前显圣。
毕竟东汉的马可不便宜,稍微上点档次的,一匹就要十几二十万钱,堪称古代版的兰博基尼。
因为学这个没办法做官,亦不能增益炼神修为,因此属于颇为冷门的学科,少有人涉足。
“都给我让开!”
而王景和王盖还有王凌,三人都得到了成为蔡邕及门弟子的资格,得以列席期间,毕竟太原王氏的招牌还是很响亮的,面子不能不给。
对方倒是拱手行礼,语气谦卑:“在下出自泰山羊氏,单名一个瑄字。”
“呵,关你屁事?”
“呵呵,我看你分明就是想人前显贵,摆阔气,耍威风。”
王盖没好气地看向王景:“哼哼,你以为天底下的人都如你这般惫懒怠惰吗?”
“我们太原王氏还缺这点钱?”
王景低声感慨,发了一句中年老男人才听得懂的牢骚:“唉,这蔡家的大门,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却想出来,当真是围城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