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公孙度,你不乖喔
第174章公孙度,你不乖喔
两名暗卫沉默肃立,铁铸的面具遮住了他们的脸,让人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和表情。但露出的一双眼睛里,轻蔑的目光却深深刺痛着陈宫的自尊。
随后他们转身就走,也不搭理陈宫。
“竟然真的不杀我?”
见自己没被灭口,陈宫心中错愕不已,他不肯相信王景是一个愿意遵守诺言的人,毕竟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明知道自己的本事,还放自己回去,世上真有这种傻子吗?
还是说,在王景的眼中,自己不过是无名小卒一个,不足为虑?
“祁侯,今日不杀我,将是你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
陈宫有种受到轻视的感觉,自己堂堂兖州第一谋士,在王景的眼中,竟然是这般的无足轻重,他绝不接受。
离开虎牢关没多远,单骑独行的陈宫遇到了一支商队。
其中一人笑道:“公台,你活着回来了。”
“孟德?”
看清来人样貌,陈宫露出惊喜的表情,随即责怪道:“你竟然亲自前来接应,就不怕被人认出,命丧此地。”
“我也猜不透王景此举的用意。”
几人四处奔波,成效显著,基本上每一个县,都设立了一处军府,多则数千人,少则几百人,很快就帮王景征召到了五万兵力。
“唉,平安……”
“……”
管家嘴角抽动,想笑又不敢笑,只能装作没听见的样子,然后悄咪咪地退下,给叔侄二人留下独处的空间。
卫将军府,一只浑身红褐色羽毛的信鸽轻轻落下。
洛阳之行,凶险万分,当初陈宫自告奋勇要去,曹操就曾反对过。
…………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人是荀攸最不想看见,却又不得不见的,那就只有荀彧了。
陈宫表情阴沉,最后只能长叹一声:“看来只能见机行事了,希望是我太多心了吧。”
而按照辈分,荀彧是叔,荀攸是侄,还真就只有挨训的份儿。
“谁?”
“连孟德你也猜不透吗?”
如今有了五万半耕半农的府兵,王景对京师四郡的统治总算是彻底稳固下来,借着安插在各地的军府,实际控制力甚至得以抵达县乡一级。
而另外一边,荀攸正在家中读书,忽然管家来报:“老爷,有客登门。”
某种程度上,王景此举可谓是初步打破了世家和豪族对地方权力的垄断。
“是……”
智者总是考量太多,尤其是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兖州紧挨着京师,而王景又不是什么“好邻居”,对上此等生死大敌,无论陈宫还是曹操,都不敢有丝毫的轻忽大意。
很快,管家便将荀彧带到了后堂。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有话就说啊。”
王景抓住信鸽,将其爪子上的密信从竹筒中取出,很快便看完上面的内容,原来是周泰、蒋钦、阎行他们在各地设立军府成功的消息传了回来。
而更妙的是,平定叛乱之后,王景从战败的世家和豪族那里,夺取到了大量的人口、土地和财富。
“贤侄,许久不见了,看到我,就算不行大礼,也要行小礼吧,否则那便是无礼了。”
“唉~,麻烦啊,将人带进来吧。”
“岁数归岁数,辈分不能乱啊。”
曹操苦思良久,最后还是只能把手一摊,表示猜不出。
看着窗外开始飘落的雪花,王景目光变得深邃而悠扬:“是时候,推动下一步的计划了。”
“但你是我的贤侄啊。”
从小到大,喊一個比自己小六岁的小屁孩当叔叔是一种什么感觉?
荀攸表示自己深有体会。
荀彧一脸吃定荀攸的表情,脸上始终挂着淡定从容的微笑,长辈的气质这一块,他拿捏得死死的。
虽然这些人大多都是乡勇,组织度低,战力拉胯,但用来本土防守和维持治安却是够用了,让王景无需将主力部队分兵各处镇压地方,而是可以集中起来,随时策应各地。
陈宫目光复杂,和曹操说了自己被荀攸擒获,又与王景见面的事情。
当着管家的面,荀彧一本正经的训斥说道。
待管家走后,荀攸这才没好气地别了荀彧一眼:“我不是说了,别叫我贤侄的吗?”
“是河内太守。”
如此一来,推动产业升级的资本就有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