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让我出卖兄弟?得加钱!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两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3章让我出卖兄弟?得加钱!

如今北军已占下兖州绝大部分地盘,不可能半途而废,停下统一全境的脚步。

张邈和张超二人心怀侥幸,明明没有正面对抗的实力,却又不肯望风而降妄图举兵割据一方,此乃取死之道。

稍加思索,王景便做出了决断,对郭嘉和荀攸下令:“先礼后兵,一边整军备战,一边派出使者,告知张超、张邈兄弟,不降则死。”

“是。”

兖州东部,泰山奉高。

绵绵汶水,三川交汇之地。

大量断裂的巨岩,隆出地表,形成联绵不绝的雄浑山势。气象之盛,为五岳之首,万山至尊。

奉高城为泰山郡治所,此地山川环绕之地,易守难攻。

然则再如何固若金汤的防御,也难以解除张邈的忧心忡忡,自从北军的使者来访之后,他便寝食难安。

纵使巍峨群山,涛涛大河,也不能给他一丝一毫的安全感。

弟弟张超赶了过来,见面就问道:“大哥,听说祁侯派来了使者,人呢?”

张邈情绪不振:“我已经安排他在城内驿站住下。”

看到兄长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张超心中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不安地问道:“大哥,发生何事了?”

张邈叹气:“王元旭已给我兄弟二人下了最后通牒,不降则死。”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是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霸气,不可违逆的意志中,更是带着无边的杀机。

只因为王景做得到。

“王元旭,当真是欺人太甚!”

张超何曾受过如此屈辱,当即大声怒骂:“你我兄弟二人都被从陈留城驱赶到泰山和济北了,他为何还要咄咄相逼?”

但是这愤怒,不过是无能狂怒。

弱者的不忿,喊得再大声又有什么用?

有谁会听见?

又有谁会在意?

而如王景这般的强者,根本不必动怒,哪怕再轻飘飘地一句话,甚至一个字,整个天下,都要认真倾听,用心铭记,否则就叫你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言语的分量,从来不是由声量决定的,而是力量的强弱。

张邈心中惶恐万分,可让他就这样交出手中的权力,家族的利益,无论哪一样,他都无法接受。

京师之地的世家豪族,经过王景的连番折腾,现在已经完全被边缘化了。

虽说王景也给予了很多新的利益,但那些商业利益,赚到的不过是钱罢了,世家和豪族失去的却是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力。

张邈和张超此刻负隅顽抗,就是因为不想沦为这样的鱼肉。

钱算个屁,他们想要的,是让自己的家族,永远能够凌驾于百姓之上,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

因此兄弟二人与陈宫一样,都是世家内部坚定的保守派势力。

世家内部,拥有大量在仕官员的名门望族也大多是属于保守派,这个派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改革,认为改革只会越改越坏,唯有维持原状,“不扰民”才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百姓不算“民”。

他们口中的不扰民,指的是朝廷中枢,不要干扰他们这些地方世家对权势、资源和晋升渠道的管控,让自己永远处于上层阶级,堵死阶级上升的渠道。

这样的稳固,便是他们口中的“祖宗之法不可变”。

在陈宫和张邈等人的心中,皇帝只会瞎胡闹,只有像他们这些心怀天下的儒门名士,才是真正心系百姓,能够治理国家的贤能之人。

说白了,还是不想放弃世家的垄断特权。

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仅过去三百多年,就诞生出了儒门这么一个怪物,反过来威胁到了皇权。

灵帝刘宏当初不惜掀起党锢之祸,还有卖官鬻爵种种行为,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和豪族对地方的垄断。

可惜他最后还是失败了,甚至贵为皇帝,都遭遇到了兵变和刺杀,可见世家豪族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何等可怕的地步。

儒学,更是已成毒瘤。

一群所谓读圣贤书的名士,率领各自的家族趴在炎汉帝朝的身上吸食着百姓的血肉,不断膨胀,直到自我崩解和毁灭的到来,最终迎来了五胡乱华这样的文明劫难。

然而对于这些,张邈看不到,张超看不到,他们仍然固执的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而错的人,永远是别人。

以前是皇帝刘宏,所以对他口诛笔伐,连谥号都给他弄了一个“灵”这样的恶谥,可见群臣对他的憎恶和厌恨。

如今,“祸乱天下”的人成了王景,推动新政,推行度田和遗产法,损害世家和豪族的根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大哥,现在我们该当如何?”

“单凭我东平张氏,定然挡不住北军之兵锋,那王元旭为人暴虐,视天下世家豪族如猪狗,为今之计,必须寻求外援才可度过危机了。”

张邈对局势的判断,倒还有些眼光。

张超虽然对王景很不服气,但是却也知道,北军军的实力强横无匹,绝非他们兄弟二人所能力敌。

哪怕他们背后有孔融和陶谦的支持,正面较量也是死路一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