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36.
一时半会儿没有等到陆辞的回复。
她在商贸中心的一家奶茶店坐下等。
然而平时陆辞基本上没多久就会回消息,就算有事暂时没看手机,也不会太久没回,那天她在奶茶店坐到过了晚饭时间,仍然没有等到陆辞的回复。
天色渐晚,玻璃窗上蒙上一层厚厚的雾。
无数次划开手机的锁屏,但是消息列表里陆陆续续的信息,没有一条是来自陆辞。
大概不会等到陆辞的回复了吧。
夜色越来越晚,她只好先回了宿舍。
换衣服洗澡,回到床上坐下,翻开手机,仍然空空荡荡。
到了十二点。
日期跳到二月二十日。
看着从下午到现在,一直没有回复的聊天框。
她给陆辞发了一句生日快乐。
等待了几分钟,感觉应该也不会得到他的回复了,她关了灯睡觉,第二天还要继续去家教兼职。
得到陆辞的回复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很简短的两个字,“找我?”
她是在下午的家教结束后才看到的回复,从小姑娘的家里出来,拿出手机,看到陆辞在下午回过她的信息。
她几乎是本能的反应,立即回了一个嗯字。
这次,陆辞的回复及时很多,显然手机就在他的手边:“什么事?”
很短的两句对话。
虽然,和陆辞的聊天也不能算多,翻遍了聊天记录也基本上都是几句就结束,有事说事,没有多余的闲聊和纠缠。
但是认识他很多年了。
即使是听不见语气的手机屏幕,也能感觉到他这时候好像心情并不好,连正常的对话都没有多余的耐心应付。
昨天是他生日。
她忽然觉得,擅作主张的找他祝他生日快乐,会不会其实并不是他需要的。
这样想的时候,她慢慢打着字,回复他:“给你买了个生日礼物,想提前给你的。”
这次,冷却的时间久了一点儿。
好几分钟后,陆辞才回她:“你现在在哪。”
她立即发了个定位,“商贸中心这儿。”
猜测着陆辞可能是要过来拿,她立即又道:“但是我不知道你今天会回我,我没有带在身上。”
对方正在输入中。
不过几秒而已,时间却仿佛过了很久。
“那就下次吧。”他回。
下次,应该就是开学以后了吧。能见他的时候并不多,和他的关系再亲近,也远远没到想见就能见他的程度。
回了陆辞一句好以后,她放下手机。
见到陆辞,已经是开学很久以后。
那个学期她也很忙,令人头晕脑胀的专业课,还有这学期的校赛,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一个数据实验无数次。
每天的放学时间,还要去舞蹈社学习跳舞。
她已经跳得比上学期好太多,社长选了她排练五四青年节的节目,那会是她的第一个大舞台,而且她会有一段很长的独舞,因此每天都会在舞蹈室里练很久。
周末算是为数不多能够喘息的空隙,但周末充满了社交和人际关系。
聚餐,唱歌,演出。
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多的被叫着一起出去玩。
很多次都是舞蹈社里的老师或者学姐邀请大家出去看演出。
会在这时候认识很多来自不同艺术学院的人,优雅的小提琴手,弹钢琴的白马王子,还有漂亮的混血儿,高挺的鼻梁和大海般深邃的眼。
朋友看到她聚餐时一起拍的大合照后,疯狂摇晃着她,“这么绝美的货色!你居然一个也不心动!”
有时候是其他关系好的社团有演出,来找他们帮忙,有时候是其他院系的演出,因为有人也是社里的人,凭着关系请大家帮帮忙。
这些演出,社里都会同意。
因为舞台经验很重要。
五四青年节的演出会有许多高校领导都会来看,也会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社里老师也怕她们这些才加入的新人上了台紧张,所以这些小演出就当拿给她们历练。
她的第一次登台演出,整个人都很紧张,从演出前一天的排练,到演出当天正式演出前的彩排,都非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