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空像节目组
38.空像节目组
在何思为为爱情伤春悲秋的第五天,她收到一条私信,来自她唯一关注的视频账号。
“我们是空像节目组,想邀请您合作。请给我们您的联系方式。”
何思为点进账号确认了几遍,才敢打出自己的联系方式。
电话很快拨了过来,“喂?何思为吗?”
“是的。”
“我是空像这边的。”
何思为不得不再次确认一遍,“是杨西宁老师的空像吗?”
那边笑了一下。
“对,就是杨西宁的空像。”
电话里的人接着说:“我正在策划有关古镇的纪录片,想找你合作,你看最近有时间吗?”
“有,什么时候都可以。”
此刻的何思为被巨大的喜悦冲击着。
“下周二吧,我刚好能到你那儿。”
秦沁看见何思为从沙发上坐起来,脸上散发着好久不见的光彩,“怎么啦?”
“空像节目组找我。”
“节目组?拍什么的?”秦沁问。
“拍纪录片的,点击量过千万的纪录片。”
当何思为见到电话里的女人是在快过年的前三天,他们约定好在秦沁的咖啡厅里见面。
何思为一直盯着门口,她渴望见到杨西宁,她曾在网络上搜寻他的信息,却未得半分有用的信息。
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一位背着背包,散着头发的女人出现了。
她径直走向何思为,没有一点犹豫。
“你好,我是杨西宁。”
何思为没反应过来,“你好。”
“很惊讶?”
杨西宁是北方口音。
“我以为杨西宁是个男人。”何思为笑着说道。
“大多数人都这么以为。”
在午后的阳光中,何思为坐在咖啡馆的角落,目光专注地端详着面前这位女士。
杨西宁皮肤偏黑,像是经过夏日阳光长时间洗礼的深褐色,透出一种健康而坚韧的气质。
头发随意地散在肩上,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自有一番不羁与洒脱。
脸上不染一丝脂粉气,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雕琢,让人感到清新而自然。
这与何思为想象中的那个人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仔细观察,又能发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你们这儿过年气氛挺浓。”杨西宁主动找了话题。
“嗯,我们这里本地居民多。”
“那还挺好,我来之前还怕又是个商业古镇。”
“你从哪里来?”何思为问。
“且末县,在那儿看新疆汉子烤了半个月馕。”
杨西宁朝前台招手,“您好?我要一杯蜂蜜柠檬水。”
秦沁在前台笑着答:“好的。”
“太干了那边,习惯了喝蜂蜜水。”
“你怎么一眼认出我?”何思为觉得好奇。
“我看过你划竹筏的视频。”杨西宁说。
“我还看过你拍的视频,镜头语言运用得很和谐,就像在给观看者讲述平淡生活中的一缕炊烟是如何升起又消失。”杨西宁突然谈到对于视频的见解。
“可没有人觉得炊烟重要。”何思为笑着说。
“你只需要让人看到这缕炊烟,至于它重不重要,和拍摄者无关。”杨西宁说。
“这就是拍摄的意义,呈现的是生活本身。观众能从里面理解什么,并不取决于拍摄者在表达什么。这是个开放命题。”
杨西宁继续说,“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你拍的修鞋那篇,有几个镜头让我看到了大头针如何在皮面上穿梭,连修鞋匠人手上的茧都看得见,有一种沉浸感。不过最妙的是他孙子一直在旁边找他要零花钱,一下又把这种沉浸感给打破了。”
“你真的看过?”
何思为这下彻底相信著名纪录片导演完整观看过自己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