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下场
因为要故意引人注目、注意到她的行踪,时隔多日,越浮玉终于坐上公主府的马车。
还是那辆她最喜欢的马车,车厢宽敞,里面茶水糕点一应俱全,座位下还有暗格,放着话本软垫。
越浮玉站在马车前,目光感慨。
天知道,这几天为了躲避京城的狂热子弟,她整天躲躲藏藏,出门只能坐越辞楼的简易马车。小太子年纪轻轻,走的路线却是君子冷淡风,座椅都是硬的,除了对腰背好,没有半点优点。
越浮玉还只是感慨,一旁的郑大将军显然更激动,两人刚到公主府大门,他就蹭一下就跳上马车,一刻都没有多留。
越浮玉只感觉一道黑影从眼前飘过,伞柄也撞进她手里。她挑了挑眉,握紧伞,真心觉得该叫母后和舅舅切磋一下了。
对,比起武力,郑沈弦打不过郑皇后,每次都被姐姐按着揍。
她慢悠悠收起伞,刚要提裙上车,忽然看见旁边的车夫赵亭。
赵亭没有直接坐在车上,而是站在一旁等她,身上也换成了曾经的衣服,脚下是包裹。他微微笑着,憨厚老实的脸上显出几分不好意思,“公主,我要辞行了。”
赵亭明明身高八尺,身体也强壮,但身上一直有种憨直劲儿。这也是为何,当初越浮玉敢留下他当车夫,哪怕他是李北安的朋友。
当初赵亭来公主府,越浮玉就和他说好,无论他什么时候想走,只要说一声即可。
她撑起半边伞举到他头顶,轻声嘱咐,“去吧,记得让管家给你结月钱。过去的事就过去吧,本宫已经原谅你,以后好好习武,为大申效力。”
伞面落在头顶,遮住细雨缠绵,眼前是永照公主抬高的手腕,两人身高差距不少,她必须举得很高,才能挡住他。
赵亭下意识拱起身体,片刻后,才意识到这样有点傻,他慌慌张张接过伞,上前一步遮住她头顶。因为这一步,两人距离拉进,只有半臂宽,赵亭更慌了,又猛地后退一步。
越浮玉看他这样来来回回,无奈笑了,“你是有话和本宫说么?”
一句话,成功让赵亭停下并且僵住,本来就低垂的脑袋压得更低,几乎只能看见一个头顶,他沉默许久,久到车厢里的郑沈弦开始狂敲车门,赵亭终于开口。
“……公主,”他紧紧握住伞柄,几乎要将伞骨折断,声音好像从肺里挤出来,带着沉重的气息,“您需要驸马么。我……我、我行不行。”
一个“我”字说了三遍,仿佛他自己都不信任自己,越浮玉微微笑了,却不是嘲讽的笑,而是包容与温和。
她其实早就察觉到赵亭的情感,毕竟赵老将军的意图太明显,几乎是明晃晃表示,要把自己孙子塞给她。而且,赵亭的表现过于赤诚。
他的目光总是紧紧追随着她,又在她望过去的时候,脸颊通红,急急避开,就差把我心悦你写在脸上。
但他从不说什么,越浮玉明白,赵亭始终介意他自己做过的事,他似乎一直困在李北安那件事的阴影中,从未原谅过自己。
而他现在说出口,代表他终于放下过去,敢于直接面对她。
所以越浮玉笑,她喜欢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无论男女。
“赵亭,”越浮玉第一次认真唤他的名字,“本宫很谢谢你的喜爱,也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人。可是,现阶段,本宫可能不太需要一个驸马。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直白与坦诚,“而且,本宫也算不上良人。”
很多人和她说过类似的话,但越浮玉真正意识到这点,是那夜绮梦枝发作,而她选择不去解药。
她当时已经知道,若是不解绮梦枝的毒,就会折损寿数。她不怕死,甚至没想到父皇母后会不会难过,但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问题是——她若是死了,女塾怎么办?
女塾交给谁?谁来扶持女官?律法还没改,给女子提供工作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那么多事还没做,她怎么可以死。
后来,也是她意识到,这些事姑姑会替她完成时,越浮玉才真正下定决心,她可以放心大胆不解毒。
现阶段,她心中有很重要的事,连亲情血缘都排在后面,留给情爱的地方似乎更小。
她不排斥找驸马,但总觉得,这样对那个人不公平。
越浮玉自认为坦诚,赵亭却急了,他连脖子都红了,瞪着眼睛慌慌开口,“不,您是良人,您怎么不会良人呢!”
毕竟是武将,嘴笨,翻来覆去就是那两句话,但赵亭说的很认真,眼神也赤诚。越浮玉仰头看着他,又笑了。
说来有趣,若是在三、四年前,她也许真的会喜欢赵亭。
他是那种很忠诚坦然的人,认定一个就不回头,这向来是越浮玉最喜欢的性格,赤.裸地忠诚。可不知为何,现在说起喜欢,她脑中却会映出其他影子。
思绪微偏,又很快被拉回,越浮玉示意对方别急,轻轻开口,“这句话,还是李北安最先对本宫说的。”
最近她不方便出门,还中了绮梦枝的毒,有很多时间思考。她偶尔会想起李北安离开时说的话——我们都不被你所爱。
越浮玉当时听见这句话,只觉得他在甩锅,她怎么不爱他呢,她给他花了多少钱!
她一直以为,成年人最能直接表达爱意的程度,就是花钱。
就像她喜欢山水画。愿意花钱买下来的,就是真喜欢;不愿意花钱买的,哪怕喜欢,程度也很浅,所以她拒不承认自己不喜欢李北安。
可最近无聊,她翻出曾经爱不释手的山水画,突然发现自己也没那么喜欢。
那时候,她才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她最不缺的就是钱。
因为不缺钱,所以钱根本代表不了任何事,越浮玉又想,那她缺什么呢?
思来想去,她觉得自己最缺的是心思。
她对李北安并不上心。
发现李北安出轨那天,她只有一点点愤怒,甚至没有丝毫伤心,反而松了口气,因为她要去岭南,她太忙了,和李北安分手,就有时间用在别处身上。
那时候,她满脑子都是去岭南该怎么办,那边山匪的情况,她的功夫还要再学学。以及,她若是能封王,会给天下女子甚至整个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她当时太兴奋了,兴奋到顾不得其他。
难怪分手时,李北安问她——您有没有一丝对我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