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袭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一七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敌袭

敌袭

大楚建立之初,所辖不过中原腹地而已,后经几代君王励精图治,才终于扩大了版图。但是譬如西北西南等靠近周边部族的边境之地,朝廷的管理渗透得并不全面,以至这一带常有骚乱。

别说当地的百姓了,就连父母官不能保证十分安全,早些年还有不少朝廷派过来的知县知州都被劫匪给杀害了。曲州裴元珩关注不多,只知道当地也乱得很,不想这群土匪竟然如此豪横,连官道上带兵的队伍都敢劫。

祝卿安一马当先地领着人冲出去了。

谭镇从她身上看到了将军的影子,兴奋地拿着长刀跟在后面,祝卿安将人挑飞,他在上去补上一刀,配合得天衣无缝。纵使土匪人数众多,依旧还是被打退到山中。

裴元珩正想着是否要放火烧山,正好又碰上班师回朝的谢忠跟秦王,二人听说有土匪闹事,还伤了人,即刻带着军队直接抄了土匪的老底。

谢忠手头上领着二十万的兵,并不是裴元珩那区区两万的人手可以比的。他们一出手,再大的土匪窝也都被一锅端了。

闲下来后,裴元珩才得空打量两个人。

谢忠与秦王如今回城也是因为将西南的几个部族都给打回去了,还收了对方不少土地,甚至歼灭了好几个部族的首领。这回大获全胜,西南也没必要久留了,于是十日前便准备启程回京。

裴元珩跟秦王关系一般,跟谢忠就更没有打过交道了,不过这两人对他似乎都格外感兴趣,而且这两人只对他感兴趣,彼此之间相处却有些争锋相对的味道。谢忠瞧不上秦王,秦王也对谢忠在军中的独断专行很是不满,二人默契地不看彼此,只跟裴元珩说话。

秦王甚至连说话都带着刺:“早知皇兄要来昆州,我多派一对人马前去接应就好了,也省的皇兄途中遇险。这回只是山匪,来日可就不知道是什么了。某些人丧心病狂,为了权势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谢忠冷笑:“如今山匪已剿,外敌已退,敢问秦王殿下还有何人敢以下犯上?”

提到外敌,秦王又是一阵不满,他一直觉得谢忠太狠了,若是按着他的意思,将人击退给点教训再谈些赔款就够了。他们大楚一向打着仁义之师的名头,行事向来留有余地,可谢忠偏要赶尽杀绝,纵容军队杀害无辜百姓,连带着原本没有参战争的部族都被牵连,最后连吐蕃一带的苏毗都被搅进去了,而且苏毗王族是被抄家灭族一般的打击,王族数百人口只留下了寥寥数人,未免太惨烈了些。

其实一开始,谢忠也没这么疯,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打而已,后来等到裴元珩去修河出了成绩又失踪之后,他不知为何开始发疯,下手还越来越狠。

大楚跟周围的部族是有些恩怨,但并不是什么死仇,如今被他这么一搅合,得不死不休了。别看这些部族现在是被打回去了,但是秦王知道这还不算完,保不齐他们什么时候又卷土重来,到时候来的报复只会更恶劣。

秦王不由得看向裴元珩:“说起外敌,皇兄还是多注意些好,我总觉得他们不太安分。”

老实说来,他们返程的时候秦王便觉得那些异族似乎已在蠢蠢欲动,他希望裴元珩保持警惕,别着了这些人的道。

谢忠平静地反驳:“被打成这样还不安分,那要如何才能安分?”

秦王忍着怒火:“谢尚书是否太自大了?”

“秦王殿下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谢忠淡淡地道。

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最后都闭了嘴,裴元珩平白看了一场笑话。老四跟谢家不睦他是乐见其成的,他们若真的联手自己才更凶险。

裴元珩也知道自己这一路只怕会越来越难熬,所谓的山匪不过只是个开始罢了。这个一心为国为民的谢忠,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东西。他给二人各自倒了茶:“消消气,都是为国效力,何必起争执呢?老四,你如今在战场立了功,正是得父皇器重的时候,来日回了京城可得收着点性子好生孝顺父皇。皇兄外出就藩,就只有你们能替我照顾体恤父皇了。”

秦王笑得含蓄,他自然是会抓住机会的。

谢忠接过茶,心中耻笑秦王不自量力。有他在,必不会让齐王跟秦王抢了太子的风头。

裴元珩在接见谢忠跟秦王时,祝卿安也“偶遇”了曾经跟她父亲一道上阵杀敌的段将军。段将军一度没认出祝卿安,知道看到陈徊水等人之后,才恍然明白了祝卿安的身份,一时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一晃眼,你都已经这般大了,你父亲在天有灵,必然欣慰。”

今日剿匪时,段将军看到晋王那边有个威风凛凛的女将还觉得匪夷所思,但见她身手敏捷,下手果断,便也没提出什么异议。如今得知祝卿安是故人女儿,更是激动异常,觉得好友后继有人了。

“你父亲在世时好友众多,待会儿我便带你前去问声好。”

祝卿安跟陈徊水对视一眼,自是求之不得,她父亲留下来的人脉,如今有机会自该早日继承。

这两人靠着祝将军的好人缘,在军中混得如鱼得水,不过两日功夫,祝卿安便将父亲在世的好友都给认了齐全,又凭着一身的好武艺叫他们赞不绝口,都夸她没有堕了父亲威名。若不是祝将军如今还背负着没有洗刷掉的罪名,诸位将军恨不得直接向朝廷引荐祝卿安。

只可惜情势不允,祝卿安也没多提父亲,只有陈徊水叹着气模糊地提了两句当年的事,引得几位将军默默无声。

当年的事,大家心知肚明,都知道是谢家那小子自己有勇无谋坏了事,害得大楚这边损失了九千精兵,并直接导致后面的战败。事后,谢家小子攀咬谢将军,联合谢家在朝中的势力给祝将军定罪,那样一位将才却死于阴谋诡计,怎不叫人唏嘘?

更可恶的是那祝家也跟着落井下石,将自家人给赶了出去以表对谢家的衷心。这样的人,真叫人不齿。

他们对谢家、对祝家其实都心存不满,但是谁让谢家势大呢,即便他们知道些内情也是不敢说的。可如此以来,便对不住祝将军一家了。

段将军对此愧疚不已,临行前还同祝卿安道:“好孩子,世叔等来日都会在京城定居,不必驻守关外了,日后你在昆州若有什么难出只管跟世叔说,世叔一定尽力。”

祝卿安干脆应下:“多谢世叔!”

段将军笑了笑,这爽利的性子,也像极了她父亲。他虽不知道侄女儿为何跟着晋王前来就藩,但是只要人平安就好,至于祝兄弟身上背负的案子,日后总有洗清的时候。

谢忠还不知道军中的变化,两日后他与秦王带兵回京,裴元珩则继续朝着西南前行。

他们走得并不顺当,也不知道哪个王八羔子泄露了消息,说是晋王一行身负财宝无数,惹得不少土匪动了心,冒险想要占为己有。

这边即便是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过得日子也不富裕,难得遇上个财主,哪怕是皇家的皇子他们也敢抢。至于抢了之后朝廷会不会追责,管他呢,大不了他们再换一个山头躲着就是了。

一路走,一路杀匪。到最后谢忠等人都已经抵达京城述职了,裴元珩这边却还没有到达昆州。

裴元珩路上隔些日子就会写信送去京城,他人走了,但是跟皇帝的交流却还没断。一路上歼灭了多少贼寇,皇上心里都有数。他固然恼怒这些人不长眼,但是见裴元珩一直平平安安还是放了不少心。这种小打小闹多来些也无妨,只要不伤及性命,权当是给当地的百姓除害了。

西南距京城甚远,若无紧要的事,朝廷也不会刻意派兵前去剿匪,这次裴元珩前去就藩,倒是误打误撞给朝廷解了匪徒之祸,还得了当地百姓的感激。

皇上一时高兴,又在朝会上夸了裴元珩一番。

底下人心思各异,秦王看着一头雾水。他也不过才回来两日罢了,竟觉得自己已经看不懂京城局势了。太子势力锐减,不少人对二哥仍恨得牙痒痒却不是为了太子,而是为了隐田。但就在这么不得人心的前提下,他二哥还是笼络了不少人,甚至工部跟户部都整个倒戈了,二哥真乃高人。

太子还在阴晴不定,老三已在奋力争宠,兄弟俩没有一个在意自己。大胜归来本来觉得自己会受万众瞩目的秦王反而有些不适应。

真没有人忌惮他吗?

秦王还是想不通,朝会过后故意在裴元玺身边转了两圈。裴元玺烦不胜烦,他已经叫人去路上伏击裴元珩了,但可惜手上的人损了大半,裴元珩却还是毫发无伤。也不不知裴元珩打哪儿弄来那么多能打的,不拘男女都棘手得很。裴元玺格外不耐,见老四还好意思凑上来,不客气地道:“你若是闲着没事儿就去找老三,少在孤面前晃悠!”

秦王:“……”

他可是立了功的,太子当真这么瞧不上他?

虽然知道这是好事,但是真被人这么轻视,秦王还是有些生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